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
2023(1096)
2022(990)
2021(896)
2020(779)
2019(1683)
2018(1555)
2017(2653)
2016(1701)
2015(1738)
2014(1685)
2013(1724)
2012(1667)
2011(1457)
2010(1459)
2009(1235)
2008(1391)
2007(1178)
2006(876)
2005(829)
作者
(7158)
(6051)
(5944)
(5541)
(3807)
(2985)
(2644)
(2363)
(2359)
(2268)
(2098)
(2082)
(2078)
(2002)
(1987)
(1986)
(1854)
(1809)
(1798)
(1752)
(1749)
(1684)
(1535)
(1511)
(1430)
(1383)
(1353)
(1338)
(1324)
(1316)
学科
管理(4314)
(4063)
(2814)
(2789)
企业(2789)
(2616)
经济(2616)
(2243)
(2200)
环境(1803)
(1782)
财务(1782)
财务管理(1782)
(1710)
企业财务(1705)
生物(1470)
(1417)
虫害(1294)
(1288)
及其(1267)
病虫(1220)
病虫害(1220)
防治(1218)
(1216)
方法(1187)
(1141)
农业(1136)
(1124)
税收(1087)
(1081)
机构
学院(24143)
大学(23444)
(12535)
研究(10660)
农业(10349)
科学(9903)
业大(8585)
(7081)
农业大学(7074)
中国(6948)
研究所(6528)
(5999)
经济(5838)
(5574)
管理(5546)
(5432)
(5421)
(5406)
实验(5380)
实验室(5180)
理学(4895)
重点(4844)
理学院(4747)
技术(4598)
中心(4558)
管理学(4503)
管理学院(4478)
科学院(4071)
(4021)
科技(3648)
基金
项目(18817)
(13089)
国家(12986)
科学(12739)
基金(12561)
科学基金(9732)
研究(8614)
(8411)
自然(8172)
自然科(7965)
自然科学(7954)
自然科学基金(7814)
(7063)
基金项目(6559)
科技(6242)
计划(5856)
资助(5515)
(5202)
重点(4719)
专项(4546)
(4486)
社会(4153)
(4100)
科研(4039)
(3936)
教育(3921)
社会科(3898)
社会科学(3898)
农业(3891)
创新(3826)
期刊
(11808)
学报(11804)
农业(8370)
大学(8186)
学学(8118)
科学(7473)
中国(5740)
(5274)
经济(5274)
业大(4737)
农业大学(4355)
(4048)
研究(3769)
(3524)
(3197)
自然(2683)
自然科(2548)
自然科学(2548)
中国农业(2533)
林业(2051)
农林(2022)
(2022)
科技(1949)
科技大(1717)
科技大学(1717)
管理(1665)
财会(1598)
(1497)
农业科学(1436)
西南(1419)
共检索到3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虹敏  徐幸莲  朱志远  孟勇  吴光红  周光宏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保鲜剂对鸡胸肉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水平和生物胺生成量的影响,评价其减菌效果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减菌液(磷酸钠、酸化亚氯酸钠、柠檬酸、乳酸)对分割后鸡胸肉进行浸蘸处理,分别应用固体平板计数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测定其在(4±1)℃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指标及生物胺(酪胺、组胺、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含量,以及其它理化指标的变化,以考察其对冰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结果】在冷藏初期,各组间微生物数量和生物胺含量差异不大。随着冷藏时间增加,各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胺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各组间差异也逐渐增大。到第9天时,处理组微生物污染水平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成  蒋爱民  李红蕊  贺克杰  郭新海  周全  
【目的】研究生物保鲜剂对冰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冰鲜猪肉的保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以山梨酸钾为参比,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评定冰鲜猪肉冷藏过程中色泽、气味的感官变化,测定其pH值、酸价、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等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的变化,研究Nisin、茶多酚、壳聚糖和植酸等生物保鲜剂对冰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单一Nisin、茶多酚、壳聚糖使冰鲜猪肉的色泽评分、气味评分、pH值、酸价、TVB-N含量、细菌总数的变化均优于或显著优于山梨酸钾、植酸和对照。生物保鲜剂Nisin、茶多酚和壳聚糖复合使用时,冰鲜猪肉的感官评分、理化指标和细菌指标值均优于其单一使用的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虎虎  徐幸莲  
【目的】建立在鸡肉生产一线具有较强操作性,并可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的三重PCR方法。【方法】利用该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invA、HlyA、rfbE设计3对引物,在确定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反应灵敏度进行测定,模拟并检测在鸡肉中常见腐败菌和鸡肉基质对检测方法的干扰影响作用下,在前增菌程序的辅助下该方法的实际样品检测灵敏度。【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强,3种致病菌测序结果的同源性分别达到100%、99%和99%,反应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1℃,灵敏度试验中3种致病菌同时检出的检测线达到103CFU/mL,单重的灵敏度达到101CFU...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名涌  伍勇  于瑞瑞  
以纯水冰作对比,研究了分别含有0.1%山梨酸钾和0.5%低分子壳聚糖(LMWC)的冰对非鲫的保鲜效果。感官评定,以及细菌总数、TVB-N和K值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冰和LMW-C冰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纯水冰,其保鲜期比纯水冰中保鲜的非鲫延长6天以上。但是,采用K值和TVB-N值作鲜度指标所得出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在鲜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以K值为鲜度指标的非鲫的保鲜期比以TVB-N为鲜度指标的非鲫缩短5~6天。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两种鲜度指标在淡水鱼的保鲜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作深入的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婷  熊善柏  陈加平  张海燕  
以草鱼为原料,观察了加工过程和减菌化处理对生鲜草鱼片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鲜鱼片加工过程中,切片及后续的浸泡工序是减少二次污染的关键控制点。在柠檬酸、乳酸、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4种抑菌剂中,采用3%柠檬酸溶液于20℃浸泡鱼片10 min,是鲜鱼片最佳减菌处理方式,处理后鱼片所含菌数比对照减少96.9%。用柠檬酸处理后经普通包装、气调包装鱼片在冰温贮藏时的货架期分别为26 d和40 d,比对照组货架期分别延长16 d和30 d,减菌化处理可显著延长冰温气调草鱼片的货架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晓航  魏超  郭灵安  张富丽  蔡寅川  张知仪  
本实验采用微生物传统检测与现代鉴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1份生鲜鸡肉样品中分离出1株少见条件致病菌:弗格森埃希菌,并对其进行药敏实验和条件致病性危害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极其敏感,对埃希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复方新诺明却不敏感,该结果为该类条件致病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会珍  吴薇  高振江  
选用具有抑菌和非抑菌作用的3种保鲜剂———壳聚糖、聚乙烯醇和液体石蜡对产后12 h内的鲜鸡蛋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贮存6 d,各组间蛋白pH差异极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紫璇  王静文  胡海静  韩敏义  邓绍林  徐幸莲  王虎虎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脉冲光技术对冰鲜鸡的减菌效果,为其在冰鲜鸡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以脉冲电压、脉冲距离和脉冲时间为试验因素,设置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优杀菌条件,并通过细菌数量和理化指标评估脉冲光技术对冰鲜鸡贮藏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脉冲光对冰鲜鸡的杀菌效果在一定条件下随脉冲电压、时间的延长及距离的缩短而显著增强(P < 0.05)。响应面优化出的脉冲光杀菌条件为:电压8 V,距离3 cm,时间12 s;在此条件下冰鲜鸡初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假单胞菌数分别降低了0.91、0.86和1.05 lg(CFU·g~(-1)),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参数可信度高。脉冲光能显著抑制冰鲜鸡表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的增长,有效减缓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和生物胺含量的升高,脉冲光技术可将冰鲜鸡货架期从3 d延长到6 d。[结论]脉冲光技术对冰鲜鸡的微生物控制效果较好,在产业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卫青  马俪珍  南庆贤  
【目的】寻求对实际生产有效的天然保鲜液,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提高其安全品质,推动中国冷却猪肉的发展。【方法】利用前面筛选研究所得的天然保鲜液,分别是1#保鲜液(壳聚糖0.5%、混合香辛料浸提液2.5%、蜂胶0.1%、Nisin-溶菌酶0.15%和茶多酚0.5%)、2#保鲜液(丁香0.66%、桂皮0.97%、乳酸菌发酵液17.65%、生姜9.16%和大蒜6.15%)和3#保鲜液(乳酸菌发酵液)浸泡冷却猪肉1min,真空包装,冷藏,通过定期测定其在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以及贮存末期生物胺含量来考察各组的保鲜效果。【结果】1#保鲜液的贮存稳定性好,对各种菌的抑制力均较强,可使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红  申亮  毕诗杰  张晓梅  郭芮  刘红英  
为了延长红鳍东方鲀鱼块的货架期,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原理设计柠檬酸、百里酚和海藻酸钠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实验,建立以菌落总数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通过pH、汁液流失率、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菌落总数及优势腐败菌假单胞菌等指标测定,对最佳配比的复合生物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冰温下,柠檬酸、百里酚、海藻酸钠的最优配比分别为0.68%、1.45%、1.94%,贮藏30 d时菌落总数为最低值5.50 lg (CFU/g),并且3种保鲜剂两两间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经验证,该复合生物保鲜剂可以显著抑制微生物的增长,有效降低贮藏过程中的TVB-N含量、TBA含量,显著减缓了鱼块的腐败变质发生,货架期较对照组的15 d延长至30 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宪超  陈琳  徐幸莲  戚军  闫振国  周光宏  
将风冷和水冷处理后的鸡胴体放入冷却间中,比较肉鸡宰后24 h胴体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水冷胴体的冷却速率高,而风冷的冷却速率较低;水冷过程胴体会吸收水分引起质量增加,风冷过程会造成胴体质量的减少;水冷生鲜鸡的胸肉、背部和胸部皮肤的L*值,以及剪切力值和蒸煮损失都较风冷的高。水冷生鲜鸡的胸肉、背部和胸部皮肤的b*值,以及胸肉的TBARS值较风冷的低。pH24h、滴水损失以及a*值在这两种冷却方式的生鲜鸡胴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水冷生鲜鸡肉的质构和外观优于风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岳琪琪  刘文  韩千慧  龚恒  侯温甫  周敏  王宏勋  
为明晰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冷藏期间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经微酸性氧化电解水和ε-聚赖氨酸两步法保鲜处理的冷鲜鲟鱼肉在冷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能够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贮藏后期保鲜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鲟鱼挥发性气味的数据集无重叠区域,差异明显。利用SPME-GC-MS定性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烃类和醇类等物质,其中己醛、庚醛、苯甲醛、辛醛、壬醛、癸醛和2,5-辛二酮、苯乙酮、3,5-辛二烯-2-酮为保鲜处理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保鲜处理延缓了冷鲜鲟鱼肉腥味的产生以及鱼肉香味的下降。电子舌检测冷藏过程中鲟鱼肉的滋味物质发现,保鲜处理组苦味、涩味、咸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样品贮藏6 d后在苦味、涩味、咸味、鲜味均呈显著差异。保鲜处理起到了减缓冷藏期间冷鲜鲟鱼肉风味物质下降的作用,为保鲜处理在冷鲜鲟鱼肉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兴煌  郑明锋  陈慧斌  王则金  
在3 mg.kg-1臭氧中处理20 m in后贮藏于13℃的冷库中,并采用气调包装(MAP)(气体组成:5%O2+95%N2),可以使柚子果肉贮藏期延长到30 d;当包装容器中O2含量下降到5%以下时,O2含量对菌落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采用5%O2+95%N2的气体组成进行MAP,可较好地贮藏鲜切柚子果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志华  吴谋成  
研究了植酸对柑桔、苹果等果品的保鲜效果。结果证明 ,植酸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和调节果品新陈代谢的双重功能。单独使用植酸在失重、抑制果品的呼吸、保持果品中的营养成份及果实光洁度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与被膜剂合用时效果更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婧  李刚  夏磊  眭顺照  陈晓林  
通过对瓶插植株瓶鲜重变化、瓶插寿命、开花率和萎蔫脱落率等综合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预处理液对蜡梅采后衰老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7mg/L6-BA+200mg/L8-HQS+200mg/LSUC处理具有最佳的处理效果,对延缓蜡梅采后的衰老有明显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