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5)
- 2023(8566)
- 2022(7182)
- 2021(6457)
- 2020(5592)
- 2019(12594)
- 2018(12122)
- 2017(22935)
- 2016(12605)
- 2015(13775)
- 2014(13416)
- 2013(12809)
- 2012(11550)
- 2011(10445)
- 2010(10313)
- 2009(9491)
- 2008(9246)
- 2007(7966)
- 2006(6879)
- 2005(5850)
- 学科
- 济(52857)
- 经济(52803)
- 管理(38911)
- 业(36679)
- 企(30397)
- 企业(30397)
- 方法(29762)
- 数学(27038)
- 数学方法(26587)
- 财(13337)
- 农(12172)
- 学(11840)
- 业经(11423)
- 中国(10901)
- 贸(9874)
- 贸易(9871)
- 易(9616)
- 务(9469)
- 财务(9442)
- 财务管理(9429)
- 企业财务(9071)
- 技术(8682)
- 农业(8569)
- 理论(8376)
- 环境(7944)
- 地方(7392)
- 信息(7202)
- 划(7133)
- 产业(7061)
- 制(6978)
- 机构
- 大学(184251)
- 学院(181559)
- 管理(73677)
- 济(71554)
- 经济(70387)
- 理学(65825)
- 理学院(65111)
- 管理学(63554)
- 管理学院(63244)
- 研究(59088)
- 中国(41939)
- 科学(40307)
- 农(38615)
- 京(37341)
- 业大(34116)
- 农业(31092)
- 所(30543)
- 财(29684)
- 研究所(28601)
- 中心(27435)
- 财经(25167)
- 江(24871)
- 经(23073)
- 北京(22282)
- 范(21675)
- 经济学(21629)
- 农业大学(21438)
- 师范(21270)
- 院(20881)
- 经济管理(19998)
- 基金
- 项目(135311)
- 科学(107143)
- 基金(101685)
- 家(92588)
- 国家(91911)
- 研究(87966)
- 科学基金(78777)
- 社会(57973)
- 自然(55264)
- 社会科(55193)
- 社会科学(55177)
- 基金项目(54333)
- 自然科(54188)
- 自然科学(54173)
- 自然科学基金(53243)
- 省(52739)
- 划(45208)
- 资助(41672)
- 教育(41116)
- 编号(33354)
- 重点(30441)
- 部(29148)
- 创(28276)
- 计划(27686)
- 发(27126)
- 科研(27093)
- 创新(26469)
- 成果(25221)
- 国家社会(24873)
- 教育部(24716)
共检索到244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春先 石旺鹏 史和平
散居型是东亚飞蝗的一个重要生态型。对散居型蝗虫行为的深入研究为飞蝗的防治和预报提供重要依据。采用行为生物测定和触角电位测定(EAG)的方法对来自于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的化学信息素对散居型东亚飞蝗聚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群居型蝗蝻粪便释放出的化学信息素对散居型蝗蝻有明显的聚集作用;散居型蝗蝻对所测试的不同龄期群居型蝗蝻信息素均表现出明显的电生理反应,其中粪便抽提物的电生理活性较强,散居型蝗蝻对来自于相同龄期或较高龄期的群居型蝗蝻的化学信息素的电生理反应较强,其中,雄性比雌性敏感;群居型成蝗粪便信息素抽提物对散居蝗蝻有明显的电生理活性,雄性成蝗释放出的化学信息素电生理活性较高;散...
关键词:
东亚飞蝗 化学信息素 聚集行为 散居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旺鹏 严毓骅 张龙 王旭东
初步研究了东亚飞蝗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不同龄期蝗虫粪便挥发物对蝗蝻的聚集作用。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行为生测仪及其配套装置 ,在 (30± 2 )℃温度下 (均匀光照 ,湿度为 6 0 %左右 ) ,就蝗虫粪便挥发物对各龄蝗蝻的引诱及滞留活性进行了生测研究。结果表明 :蝗虫粪便挥发物对各龄蝗蝻都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和滞留作用。其中高龄蝗蝻粪便挥发物对同龄和低龄蝗蝻的聚集作用较好 ;群体测试时 ,可能由于虫体间视觉、触觉等的影响 ,蝗蝻对挥发物的敏感性下降 ,反应浓度阈值增加 ,但仍有较明显的聚集效果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粪便 行为 聚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博光
据我们对能查阅到的外文资料的整理和不完全统计,截止80年代末,国外已对6个目,12个科的66种昆虫的聚集信息素及相关的寄主利它素进行了化学鉴定,其中大部分为森林害虫,特别是棘胫小蠹科(Scolytidae)的害虫。下表列出了国外已鉴定过聚集信息素的昆虫,已鉴定的聚集信息素和利它素的来源、生物活性及参考文献等资料,以供大家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先庆
都市型商圈作为商品流通领域中一个普遍而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已经成为现代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广州市天河路商圈为例,结合商圈生命周期理论,对商圈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阶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个商圈聚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赢利因素、环境因素和发展因素。而这三种因素又在商圈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效应。因此,在引导一个商圈发展时,首先要判定该商圈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找出其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然后再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规划与指导。
关键词:
都市型商圈 聚集 影响因素 天河路商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晨琛 牛冲槐
文章从复杂网络的角度研究了人才聚集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人才聚集网络下知识转移的随机阈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揭示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得出两个结论:人才聚集网络中信息网、关系网的相互作用影响知识转移的速度;人才聚集网络的网络结构影响知识转移的质量。这对深入研究人才聚集下知识转移的最佳路径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人才聚集网络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仿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安兰芝 卢祥 刘祖广
为研究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采用表面张力仪、紫外分光光度仪、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吸光度、粒径和Zeta电位,探讨了无机盐及pH值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胺溶液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C)为0.10 g·L(-1)。当质量浓度低于CAC时,木质素胺主要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当质量浓度大于CAC时,木质素胺主要以多分子聚集体的状态存在。木质素胺的Zeta电位随质量浓度升高先快速增加到最大值37.6 m V,随后略有降低。木质素胺呈现出一定的表面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双林 闫祺 高宇 邢光南
点蜂缘蝽近年在我国的发生及危害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大豆产业的振兴和发展。该虫具有寄主植物种类多、扩散能力强等特点,影响喷药防治的效果,急需研究开发新的防治技术。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主要由雄成虫产生和释放,但对雌、雄成虫及若虫均有较强吸引能力,有望开发应用于点蜂缘蝽的绿色防治。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在日本和韩国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在我国缺少研究。本文对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的鉴定及功能,合成及释放的影响因素,以及在点蜂缘蝽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开展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的研究及在害虫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庆贺 马建海 赵丰钰 史全顺 王国仓
对危害青海云杉的光臀八齿小蠹、香格里拉齿小蠹及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系统进行研究,并成功鉴定出3种(拟)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光臀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2-甲基-3-丁烯-2-醇,74%-(-)-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3种成分组成;香格里拉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有效组分为2-甲基-3-丁烯-2-醇,99%-(+)-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95%-(-)-小蠹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2种成分组成。3种人工合成的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已在害虫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监测中进行野外试验,并取得预期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里 刘岚 陈军
本文从旅游需求市场的区位特征与旅游产业集聚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用于解释入境旅游产业集聚原因及机制的分析框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宏观角度构建入境客流整体网模型,揭示入境客流空间分布整体情况;从中观视角将整体网划分为四个局域网,分析入境客流境内扩散的区域偏好。最后从微观视角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门槛模型,解释需求区位变化驱动入境旅游产业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入境客流网络结构差异是驱动我国入境旅游产业集聚或扩散的重要力量,即入境旅客流动扩散的区域化差异导致入境客流网络结构发生改变,入境客流网络结构变化反映入境旅游需求市场变化,这种变化将导致入境旅游产业在区域间聚集或扩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金良 张书敏 刘俊祥 李树林 王振庄 李建成 赵文臣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是世界性的一大害虫。它具有散居型、中间型和群居型三种型态,各型之间可随其密度的增减而相互转变。1921年Uvarov就论述过蝗虫因其密度不同可产生群居型,首先创立了蝗虫型变学说。1950年Key也述及型变是由于其它原因所引起的对密度过剩的迁徙。Kennedy(1961)、内田(1972)等亦认为,高密度可促进型变。但何种密度可导致型变,尚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蝗蝻种群与型变间的关系,研究其随密度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生态型变规律,我们于1988~1990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蝗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红 于渤 鞠立新
本文基于中国1998~2014年度各省住房开发投资数据,运用Moran’s I指标测度了各年度住房开发投资的空间聚集指数,测度结果表明中国的住房开发投资呈现出典型的空间聚集特征,且在不同的年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空间聚集的程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动。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住房开发投资空间聚集变动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投资、人口城市化对房地产投资空间聚集水平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剑为 张朔 邹志远 陈应广 马婧思 宋有涛
在淀粉样胱抑素突变体I66Q的毕赤酵母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NaH2PO4,采用SDS-PAGE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考察不同浓度NaH2PO4下胱抑素I66Q突变体聚集情况。结果表明:NaH2PO4对鸡胱抑素I66Q可溶性寡聚体的产生有一定促进作用。在NaH2PO4的浓度为0.1~0.5mol.L-1时,I66Q突变体蛋白多处于可溶性的寡聚体状态,并且这种稳定的寡聚体状态可以阻止多聚体或淀粉样沉淀的形成。但是,当NaH2PO4浓度为0.2mol.L-1时,单体含量已降至对照组单体含量的21%,当NaH2PO4浓度为0.3mol.L-1时,单体完全转化成寡聚体。因此NaH2PO4虽能在一定程度...
关键词:
鸡胱抑素 蛋白聚集 磷酸二氢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连阁
通过对影响小城镇中工业聚集度的实证分析,显示了小城镇中工业聚集受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经济因素和产权制度、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等制度因素的影响。由此说明,制度因素是小城镇不能有效吸引农村工业聚集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工业 聚集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天勇 蒋震
在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无差异化,而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则是指获取公共服务产出的能力,它是由投入和其他影响投入的因素共同决定,本文便是从提供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丽芳 牛冲槐
科技型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群体之一,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并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或产生1+1>2的正效应(经济性效应),或产生1+1<2的负效应(非经济性效应)。区域文化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晋文化是我国区域文化中一颗十分耀眼的明珠,具有鲜明的特点,其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忠信仁义的价值观念、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及黜华尚实的三晋民风等特征对山西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山西省应针对三晋文化的特点,去伪存真,一方面要抑制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要传承三晋文化的优点,努力创建有益于人才聚集的...
关键词:
科技型人才 聚集效应 三晋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