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70)
2023(21466)
2022(18201)
2021(16907)
2020(14032)
2019(32353)
2018(31560)
2017(59996)
2016(32247)
2015(36029)
2014(35738)
2013(35300)
2012(32872)
2011(29698)
2010(29770)
2009(27408)
2008(26161)
2007(22806)
2006(19989)
2005(18053)
作者
(91632)
(76374)
(75691)
(72016)
(48665)
(36563)
(34522)
(29784)
(29142)
(27184)
(26053)
(25902)
(24206)
(24154)
(23747)
(23544)
(22521)
(22247)
(21872)
(21844)
(19065)
(18654)
(18446)
(17462)
(17130)
(17025)
(16937)
(16581)
(15425)
(15188)
学科
(135345)
经济(135198)
管理(89097)
(87889)
(70113)
企业(70113)
方法(58954)
数学(51763)
数学方法(51144)
中国(42993)
(38953)
(36014)
地方(31564)
业经(30832)
(30414)
金融(30412)
(29572)
银行(29525)
(28422)
(26941)
(26904)
农业(26699)
(25812)
贸易(25789)
(25018)
(21544)
财务(21461)
财务管理(21416)
理论(20700)
企业财务(20432)
机构
大学(452740)
学院(450562)
(188238)
经济(184390)
管理(174701)
研究(157388)
理学(150711)
理学院(149041)
管理学(146366)
管理学院(145567)
中国(124102)
(97245)
科学(94888)
(87084)
(78440)
(74045)
中心(72591)
研究所(71329)
财经(69244)
业大(65729)
(65391)
(63190)
北京(62002)
(59564)
师范(58980)
经济学(58273)
农业(57525)
(57309)
(53486)
经济学院(52574)
基金
项目(306914)
科学(242001)
研究(224194)
基金(224060)
(195642)
国家(194013)
科学基金(166615)
社会(143259)
社会科(135913)
社会科学(135879)
(117601)
基金项目(117325)
自然(107164)
自然科(104755)
自然科学(104727)
自然科学基金(102835)
教育(102427)
(99481)
资助(93193)
编号(90394)
成果(73501)
重点(68792)
(68077)
(67497)
(63388)
课题(62338)
国家社会(60057)
创新(59206)
科研(58785)
教育部(58627)
期刊
(203603)
经济(203603)
研究(136466)
中国(90814)
学报(71014)
(68196)
科学(66059)
(65449)
管理(64330)
大学(54811)
(52165)
金融(52165)
学学(51483)
教育(49299)
农业(46831)
技术(38627)
经济研究(33958)
财经(33899)
业经(33120)
(29120)
问题(26453)
(24431)
图书(23305)
(21951)
统计(21432)
理论(21312)
技术经济(21218)
(20761)
科技(20529)
世界(20111)
共检索到679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而互联网金融包容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据此,本文提出,应重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冉光和  汤芳桦  
本文利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政府经济行为和投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并运用1990-2008年的非平稳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面板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一期对当期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负影响;教育水平、政府经济行为以及投资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杨浩昌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偏向等条件下,产业聚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聚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偏向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提高产业聚集水平,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荣才  冯昶章  
本文首先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众多影响因素归为五大类,利用十三个指标变量研究五大类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其次,基于其中可获取数据的九个指标1995-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各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构造Z指标对五大类因素的重要程度作量化比较。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永强  万玉琳  
本文基于1978~200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做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长期内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金融发展的影响大于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显著,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拉大收入差距的影响高于全国水平,对外开放影响不显著;中、西部地区情况与全国相同,但是对外开放的影响大于金融发展。东、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为正,西部地区为负。本文随后对其背后的原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对我国金融发展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政府财政支出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正"U"型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东北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地区依次减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相对较大;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东林  付鹏  
文章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近年来仍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利用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区域范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没有随着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缩小而降低,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失衡、学历层次不同、劳动力市场扭曲及歧视性择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春苗  任常青  
金融地域性排斥会扩大收入水平的地理差异,而金融包容通过降低融资门槛、提升金融减贫效应、改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城乡经济包容性增长等路径有利于弥合地域间收入分配不平衡。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服务渗透性、可得性和使用性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发现:我国当前金融包容度整体偏低,东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西部远低于东部。使用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包容度的提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弥合作用;其作用大小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金融包容度更低的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边际效用更大,金融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更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忠民  朱晓姝  
基于VAR模型,运用重庆市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1)总体上看,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扩大金融规模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从长远来看,金融发展效率、财政支农和固定资本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起促进作用;但在短期内,提高金融发展效率会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梅春  程飞  
本文基于广西198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西金融规模的扩张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都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短期看,金融效率的提高却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广西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经济增长都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是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昱燃  熊德平  
基于中国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金融发展划分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城镇金融发展,实证研究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上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与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进一步探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东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却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中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西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却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东升   孙伟   李平星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协同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与碳排放强度下降,是“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重要内涵。在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碳排放强度机制基础上,基于1998—2019年省级尺度面板数据,定量探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碳排放强度上升,且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影响城镇化、抑制创新发展、强化资源错配等带来碳排放强度增加,且市场化水平、政府行为在二者关系中呈现显著调节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碳排放强度效应呈现显著时空异质性:一方面,表现为1998—2011年显著正效应与2012—2019年不显著负效应差异;另一方面,表现为东部不显著负效应、中西部显著正效应对比。在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调作用,通过优化城镇化模式、提升创新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