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7)
- 2023(11633)
- 2022(9702)
- 2021(8833)
- 2020(6971)
- 2019(16147)
- 2018(15735)
- 2017(29668)
- 2016(16201)
- 2015(17776)
- 2014(17579)
- 2013(17461)
- 2012(16655)
- 2011(15092)
- 2010(15087)
- 2009(13450)
- 2008(13145)
- 2007(11565)
- 2006(10325)
- 2005(9444)
- 学科
- 济(71122)
- 经济(71065)
- 业(39925)
- 管理(39280)
- 企(28342)
- 企业(28342)
- 地方(24754)
- 方法(23887)
- 农(23056)
- 中国(21952)
- 数学(20826)
- 数学方法(20614)
- 业经(16900)
- 农业(16192)
- 学(15125)
- 环境(13742)
- 财(13151)
- 地方经济(12903)
- 发(12199)
- 融(12085)
- 金融(12083)
- 制(12011)
- 银(11855)
- 银行(11824)
- 贸(11626)
- 贸易(11614)
- 技术(11565)
- 行(11497)
- 易(11124)
- 和(9792)
- 机构
- 学院(226597)
- 大学(223156)
- 济(90441)
- 经济(88296)
- 研究(84955)
- 管理(81515)
- 理学(69575)
- 理学院(68571)
- 管理学(67330)
- 管理学院(66898)
- 中国(62607)
- 科学(54856)
- 京(48799)
- 农(46991)
- 所(44035)
- 研究所(40218)
- 财(39833)
- 中心(38910)
- 业大(37725)
- 农业(36793)
- 江(36647)
- 范(33908)
- 师范(33545)
- 财经(30997)
- 院(30681)
- 北京(30416)
- 省(29754)
- 州(29356)
- 经(28026)
- 师范大学(26967)
- 基金
- 项目(154789)
- 科学(121593)
- 研究(111854)
- 基金(109723)
- 家(97093)
- 国家(96192)
- 科学基金(81605)
- 社会(70542)
- 社会科(66812)
- 社会科学(66793)
- 省(65004)
- 基金项目(59051)
- 划(53218)
- 自然(52739)
- 自然科(51474)
- 自然科学(51461)
- 自然科学基金(50525)
- 教育(50222)
- 编号(44802)
- 资助(43118)
- 发(39627)
- 重点(35594)
- 成果(35497)
- 课题(32697)
- 创(32658)
- 部(32531)
- 发展(31405)
- 展(30896)
- 创新(30586)
- 科研(29364)
- 期刊
- 济(107696)
- 经济(107696)
- 研究(67801)
- 中国(52362)
- 农(43916)
- 学报(39264)
- 科学(36048)
- 农业(30406)
- 财(29318)
- 大学(29020)
- 管理(28987)
- 教育(27653)
- 学学(27253)
- 融(22816)
- 金融(22816)
- 业经(19740)
- 技术(19435)
- 经济研究(16517)
- 业(16365)
- 财经(14538)
- 问题(14359)
- 资源(13589)
- 经(12573)
- 科技(11617)
- 版(11428)
- 发(11323)
- 图书(11138)
- 技术经济(10589)
- 业大(10392)
- 现代(10215)
共检索到350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晓彤 赵林 贾建琦
通过构建包容性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对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类型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地市间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呈由低水平集聚向高水平双核结构演变的格局特征,形成以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为核心的高水平集聚区,呈现出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的空间特征;科技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行政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其中科技创新水平起主导驱动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淇中 秦燕丝 何晓慧
包容性绿色发展倡导包容性与绿色化共存,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协同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手段,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异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空间格局表现为从长江下游地区到长江上游地区逐级递减的阶梯性差异,同时还具有全局空间正自相关性,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集聚地的"多中心"发展格局;2)与均值回归估计结果不同,面板分位数模型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对包容性绿色发展中等水平城市影响较大,人口分布情况、科研投入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较低或较高水平城市影响程度更强,而产业结构仅对包容性绿色发展低水平城市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促进不同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证参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淇中 秦燕丝 何晓慧
包容性绿色发展倡导包容性与绿色化共存,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协同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手段,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异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空间格局表现为从长江下游地区到长江上游地区逐级递减的阶梯性差异,同时还具有全局空间正自相关性,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集聚地的"多中心"发展格局;2)与均值回归估计结果不同,面板分位数模型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对包容性绿色发展中等水平城市影响较大,人口分布情况、科研投入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较低或较高水平城市影响程度更强,而产业结构仅对包容性绿色发展低水平城市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促进不同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证参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利江 李永宁 李前锦 高杉 张晓龙 张殷波 高峰
文章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治理三方面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以及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0年以来,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波动中呈现下降的趋势;从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来看,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波动减小,晋北、晋中和晋南三大区域内各地级市绿色发展均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明显,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其中太原和晋中成为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的核心区,而阳泉、临汾和运城成为绿色发展的边缘区,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均不显著,尚未形成明显的绿色发展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不明显。(3)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是诸多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人口素质、科技创新、外商投资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等因素通过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成为影响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山西省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柳
研究农用地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对推动农业稳定高效发展,提高我国农用地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5年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投入与产出数据,建立对应的DEA模型以测算分析不同城市农用地利用效率的特征及时空演变趋势,并进一步通过地理探测器工具探究其主要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水平较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2011-2015年间,山东省不同地市的农用地利用效率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各地市差距明显,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第三,人均GDP、财政支农、农业机械总动力等驱动因素对农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农用地利用效率的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雷鸣 孙梁平 刘丙泉
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山东作为经济大省、能耗大省承担着重要的减排任务。然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诸多因素,给山东省碳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山东省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并同相关地区开展比较研究,分析总结山东省碳排放的演化规律,进而讨论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山东省碳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应用Kaya恒等式采用IPCC的清单计算方法,对山东省及相关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根据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山东省碳排放的演化规律;进而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发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经济 能源消耗 能源战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徐建 姜广省
基于绿色治理的实践背景,本文在梳理绿色治理演进脉络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绿色治理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之后从绿色治理的核心入手,论述了有效践行绿色治理不仅要识别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更要构建协同治理和网络治理等治理机制。最后分析了从实践层面制定全球性绿色治理准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介绍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绿色治理准则课题组"研究完成的绿色治理准则的内容及特点。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徐建 姜广省
基于绿色治理的实践背景,本文在梳理绿色治理演进脉络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绿色治理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之后从绿色治理的核心入手,论述了有效践行绿色治理不仅要识别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更要构建协同治理和网络治理等治理机制。最后分析了从实践层面制定全球性绿色治理准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介绍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绿色治理准则课题组"研究完成的绿色治理准则的内容及特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虹
包容性增长,是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同志首次强调的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实现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静
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和全球经济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课题。追求长期价值增长、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绿色金融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和更多重视。政府制定的国家绿色金融发展路线、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企业寻求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公众观念的转变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而融资缺口的存在,需要更多地借助市场的力量,最终形成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资本合作的模式。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债券 金融科技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松林 张欠 李梦洁
基于2008—2018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间的动态关系。其次,采用SYS-GMM模型探讨了影响两者关系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山东半岛各个城市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变化差异很大。具体而言,在17个城市中,仅个别城市实现了绿色发展水平增速显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优状态,约1/3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近半数城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绿色发展水平出现下降。(2)人口聚集和产业结构水平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抑制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不仅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推动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松林 张欠 李梦洁
基于2008—2018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间的动态关系。其次,采用SYS-GMM模型探讨了影响两者关系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山东半岛各个城市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变化差异很大。具体而言,在17个城市中,仅个别城市实现了绿色发展水平增速显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优状态,约1/3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近半数城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绿色发展水平出现下降。(2)人口聚集和产业结构水平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抑制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不仅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推动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书坚 徐应超 朱贺
文章对共享经济的概念、演变历程进行了归纳,梳理出中国共享经济四大类核心实践模式及其分布领域和特征;认为共享经济产生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效应、社会包容性发展效应和绿色化发展效应能够有效推进和落实包容性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究和剖析了当前数字税征收、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垄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共享经济劳动者就业保障等困境给共享经济驱动包容性绿色发展带来的阻碍,并进一步从优化数字税税收结构体系、引导共享平台企业有序公平竞争、加强数据立法建设和健全具有包容性的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路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包容性绿色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魏巍
文章使用GML指数构建2011—2020年黄河流域86个城市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指数,并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出各城市制造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合作强度,同时辅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法(QAP)对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合作强度逐渐增强,表现出“马太效应”和“高高—低低”集聚现象;同时合作网络的密度逐渐提升,中上游地区制造业的绿色发展依赖于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2)青岛、济南、郑州、西安、鄂尔多斯等城市作为合作网络中的“领导者”和“中心行动者”,影响着制造业合作网络的构建,进而带动其他城市制造业的绿色发展。(3)根据对外依存性将城市划分为外向型、均衡型和内聚型;权力层次上分为核心领导者、次核心领导者、一般合作者和边缘合作者。(4)空间关系、经济效益、政策法规和地区制造业承载力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显著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威震 罗小锋 薛龙飞 李兆亮
为探讨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在测算出各地区2005—2014年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整体较好且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2)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差距不断扩大,东部与西部的区域内差距相对较大,而总体差距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3)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与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以及农户投资能力显著正相关;各区域农村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同中存异,人均GDP对东部和西部、城镇化水平则对中部和东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镇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社会投资对西部农村绿色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