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8)
2023(7833)
2022(6545)
2021(6206)
2020(4985)
2019(11619)
2018(11277)
2017(22680)
2016(12074)
2015(13089)
2014(13273)
2013(12881)
2012(12103)
2011(10967)
2010(11171)
2009(10330)
2008(10361)
2007(9362)
2006(8449)
2005(7753)
作者
(34016)
(28586)
(28391)
(27272)
(18474)
(13746)
(12817)
(10945)
(10839)
(10459)
(9827)
(9356)
(9324)
(9137)
(9098)
(8903)
(8489)
(8359)
(8304)
(8216)
(7159)
(7012)
(6815)
(6604)
(6509)
(6446)
(6386)
(6252)
(5861)
(5659)
学科
(50725)
经济(50668)
管理(35469)
(35140)
(28838)
企业(28838)
方法(22221)
数学(18796)
数学方法(18525)
(14322)
(13724)
中国(13448)
(11721)
业经(11000)
(10317)
贸易(10313)
(10195)
地方(10158)
(10082)
(10061)
理论(9873)
农业(9213)
(8954)
银行(8943)
(8579)
(8428)
金融(8427)
(8346)
财务(8324)
财务管理(8310)
机构
大学(174543)
学院(174399)
(75533)
经济(73959)
管理(67343)
研究(59776)
理学(57893)
理学院(57271)
管理学(56335)
管理学院(55986)
中国(45000)
(37735)
(35961)
科学(34914)
(29682)
财经(29349)
中心(27134)
研究所(26805)
(26740)
(26676)
(26368)
经济学(24067)
(23103)
业大(23015)
师范(22911)
北京(22508)
财经大学(21902)
经济学院(21613)
(21558)
(21219)
基金
项目(112686)
科学(90465)
基金(83814)
研究(83182)
(72867)
国家(72282)
科学基金(62466)
社会(54330)
社会科(51525)
社会科学(51517)
(42848)
基金项目(42810)
自然(39963)
自然科(39094)
自然科学(39084)
教育(38875)
自然科学基金(38462)
(36383)
资助(35045)
编号(33168)
成果(28388)
(25773)
重点(25521)
(24236)
(23433)
课题(23320)
(22993)
国家社会(22813)
教育部(22498)
创新(21839)
期刊
(83696)
经济(83696)
研究(54490)
中国(33172)
(28747)
管理(25719)
学报(25502)
科学(24006)
(23701)
教育(20378)
大学(19522)
(18591)
金融(18591)
学学(18414)
农业(15934)
财经(14927)
经济研究(14536)
技术(14151)
(12923)
业经(12878)
问题(10679)
(9514)
技术经济(8487)
统计(8159)
理论(8057)
(7926)
图书(7926)
现代(7854)
商业(7794)
(7768)
共检索到263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肖卫东  詹琳  
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使增长成果能广泛惠及所有民众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有机地把增长过程和增长结果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包容性增长理论有着四个层面的基本要义:经济增长、权利获得、机会平等、福利普惠;同时,也蕴涵着三个层面的宏观政策: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使民众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公平;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使民众获得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建立公平的防护性保障体系使民众获得社会保障价值公平。为推行和实践包容性增长战略,还要求聚焦于累积型、创新型、分配型、稳定型和就业型五类政策的实施。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李杰  
贫益式增长与包容性增长是人的发展经济学领域最新提出的两个概念,旨在重铸第三世界国家新世纪以来的发展目标。消除贫困,促进穷人的全面发展和倡导全社会机会平等、成果共享分别是贫益式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本质要求。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可通过实施一揽子益贫式和包容性政策工具改变原有发展路径,彻底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和两极分化的发展格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臻  赵忠璇  
包容性增长本质上是协调和共享的增长,其逻辑起点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以此推进社会的进步。包容性增长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社会和谐,降低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不稳定性,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协调处理好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和谐性,政策指向应围绕这个目标加以展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荣鑫  
贫困的持续存在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威胁和挑战,因而理所当然成为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共同面对和致力解决的问题。贫困减除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对贫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近年来包容性增长理念在国内外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本文分析了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以旅游系统为框架的包容性旅游增长实现机制,并对该机制进行了系统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的详细解析。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加强产业融合、扩大旅游需求、加强旅游扶贫、优化旅游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是包容性旅游增长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结合我国实际,本文提出应通过拓宽产业融合广度和提高其深度之政策来推动实现我国旅游业外部包容性增长。针对旅游业内部包容性增长,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出台全国性的"国民休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刚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增长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以及现代人们对传统经济增长观的认识与反思,都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源基础。而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及增长价值观的紊乱等构成了"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现实背景。"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多元的,其理论框架除了注重通过"共同参与"消除或缓解贫困外,还应包括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重构经济增长价值观等内容。倡导"包容性增长"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发展、代际间公平发展以及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等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志刚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税收政策的主题是结构性减税,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税收政策导向应适当调整。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一理念为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符合包容性增长的要求,税收政策应该注重扩大内需,注重公平收入分配,注重促进就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春城  黄志刚  
结构性减税是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中的重要一环,该政策的目的不应局限于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采用应更加注重税制的完善,符合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是人们对贫困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减税是世界税制改革的大趋势,今后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采取应在减税的同时更加注三个方面:一是公平收入分配,二是促进就业,三是有利于环保,这才符合包容性增长的要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彩平   罗丞志  
本文利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2007—2020年间284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且政策具有推广与累积效应;城市技术创新和居民就业规模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效应,在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非资源依赖型的城市更为显著。此外,低碳试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彩平   罗丞志  
本文利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2007—2020年间284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且政策具有推广与累积效应;城市技术创新和居民就业规模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效应,在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非资源依赖型的城市更为显著。此外,低碳试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文辉   龚灵枝  
在金融科技创新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限制,帮助广大群体实现金融包容和经济普惠性。中国区域间的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增长效应、包容效应和减贫效应,对构建更加公平的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数字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测度,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数字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的挑战与对策三个方面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梳理与述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华  张梅玲  
经济增长虽对贫困减少是必须的,但并非充分的;基于动态的结构性经济变革的可持续和平等增长,对于实质性的削减贫困是必需的;它能更快地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动态的结构性的一种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在我国应当受到重视。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脉相承。本文阐述了包容性增长的演进及科学内涵,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其实现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阳敏  宋利真  
本文提出了农业"包容性增长环"概念,分别构建了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函数并从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了两者的经济传递渠道,建立了6组线性回归方程定量研究了工业与农业的计量经济关系,选取了代表性省份并对其工农业产值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发达省份、中等收入省份还是欠发达省份,都是工业增长带动了农业发展,这正是农业包容性增长环的最核心内容,也是本文的创新性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雪冬  
包容性增长理论是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探索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和减贫路径的理论成果。国内外理论界近十年的研究在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内涵、价值指向、政策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共识,而其评价测度及其持续的跟踪研究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中国化发展。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嫦娥  李允尧  易华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梳理了包容性增长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包容性增长的测度、包容性增长的策略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外文献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评述。这些研究对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