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7)
2023(9279)
2022(7787)
2021(7113)
2020(5681)
2019(13234)
2018(12968)
2017(25215)
2016(13725)
2015(14917)
2014(15120)
2013(15017)
2012(14360)
2011(13052)
2010(13259)
2009(11996)
2008(11810)
2007(10633)
2006(9576)
2005(8957)
作者
(40591)
(33941)
(33831)
(32091)
(21612)
(16487)
(15266)
(13275)
(12939)
(12291)
(11831)
(11328)
(11118)
(11003)
(10826)
(10455)
(9948)
(9909)
(9817)
(9579)
(8752)
(8511)
(8241)
(7856)
(7738)
(7725)
(7633)
(7552)
(7122)
(6817)
学科
(67227)
经济(67175)
(34991)
管理(33845)
(25509)
企业(25509)
方法(24247)
地方(21821)
数学(21535)
数学方法(21316)
中国(20994)
(17957)
业经(14289)
(13685)
农业(12978)
地方经济(12899)
(12899)
(11570)
银行(11547)
(11470)
金融(11470)
(11263)
(11190)
(10950)
(10738)
贸易(10727)
(10302)
环境(10189)
技术(9765)
(8771)
机构
学院(193099)
大学(191195)
(83318)
经济(81626)
研究(74158)
管理(69599)
理学(58540)
理学院(57794)
管理学(56799)
管理学院(56436)
中国(56208)
科学(45812)
(42198)
(38869)
(38476)
(35921)
研究所(35143)
中心(33087)
(30695)
财经(29434)
业大(28780)
农业(27817)
北京(27098)
(27004)
(26944)
(26696)
师范(26643)
经济学(25990)
(24910)
(24357)
基金
项目(126380)
科学(99090)
研究(91594)
基金(89694)
(79286)
国家(78604)
科学基金(66131)
社会(58629)
社会科(55736)
社会科学(55722)
(51239)
基金项目(46788)
(42685)
自然(41438)
教育(41142)
自然科(40485)
自然科学(40473)
自然科学基金(39733)
资助(37178)
编号(35799)
(33590)
成果(29333)
重点(29321)
(27446)
发展(26863)
课题(26560)
(26419)
(26105)
创新(24548)
国家社会(24531)
期刊
(98644)
经济(98644)
研究(61755)
中国(44957)
(33755)
学报(31767)
(29247)
科学(29225)
管理(27097)
大学(23900)
农业(23242)
教育(22677)
学学(22495)
(21523)
金融(21523)
技术(17557)
业经(16766)
经济研究(16565)
财经(14650)
问题(12973)
(12715)
(12551)
技术经济(10423)
统计(9985)
(9884)
科技(9491)
商业(9361)
资源(9345)
(9227)
世界(9202)
共检索到309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妮  任保平  高鹏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理论界对人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观点,并基于现有包容性增长观的理论基础,根据经济增长对人的包容的评价维度,综合考虑了人的经济发展环境、人的社会发展环境、人的生态环境、人口素质和人的生活质量五大要素来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上述5个方面30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2004-2009年的人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2004-2009年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幅也逐年递增,这表明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加快,人的全面发展状况越来越好。结合主成分分析解析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主因子,分别为外部因子(25个指标)与内部因子(5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燕玲  黄亚冰  罗盛锋  
旅游业包容性增长已成为旅游经济研究的核心。本文在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结合广西各市区的情况,兼顾数据的可得性,构建评价市域旅游业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技术对广西14个市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基础性决定包容性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的质量;弱势群体面临着旅游经济利益的缺失和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各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极不平衡,并逐步呈现"马太效应"的趋势。因此,应通过构建合理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旅游经济增长的包容性,破除旅游业面临的"资源诅咒"困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连春  
一、包容性增长成为共识当下中国迫切地需要包容性、共享式增长,这样的增长,不仅是当下经济、社会情势所必需的,也是共和理念的内在逻辑要求。胡锦涛主席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虹  
包容性增长,是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同志首次强调的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实现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龙朝阳  
"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中国需要积极倡导、不断探索实践的重大命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2011年度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消除贫困与教育差距、增强社会的包容性更是焦点议题之一。虽然理论界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与政策内涵已展开广泛讨论,但对如何践行包容性发展至今缺乏清晰一致的认识。包容性发展的实质是经济增长与民生发展的有机协同,当前践行包容性发展需把民生事业摆在首要位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减少绝对贫困人口,进而导致世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其中中国贡献最大;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他各国呈现较为复杂的情形,中国走上全面包容性增长轨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沈琦  
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构建政府参与背景下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即处于倒"U"型右半部分;随着各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财政支出与包容性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说明现阶段的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在财政支出下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弱化。据此,提出要适时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对政府支出的力度进行调整,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震  
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并且决定着人的发展日益丰富的规定性。"十二五"规划以来,经济增长与民生发展的目标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GDP的增长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生产与投资、生产与消费、生产与分配等方面的一般关系,揭示社会分工、消费投资对GDP的拉动、社会全面性的分配问题。文章认为,要加强教育,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来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扩大内需,调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与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相协调;改革分配结构,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相对较大;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贝多广  张锐  
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这两个概念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特定国情下,如何制定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的内涵进行辨析,认为普惠金融是在包容性增长的范畴之内,是包容性增长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一项具体措施。本文分析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探讨了在包容性增长背景下政府应如何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洋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消费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的旅游产业发展更加迅速。而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倡导平等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乡村旅游将获得极大的发展推力,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和乡村旅游发展内在机理、本质特征上进行理论创新,阐述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促进乡村旅游减贫目标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慧慧  桑百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