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7)
- 2023(10227)
- 2022(8516)
- 2021(7983)
- 2020(6500)
- 2019(14900)
- 2018(14734)
- 2017(27922)
- 2016(14853)
- 2015(16625)
- 2014(16588)
- 2013(16407)
- 2012(15571)
- 2011(14302)
- 2010(14350)
- 2009(13427)
- 2008(13132)
- 2007(11548)
- 2006(10770)
- 2005(9944)
- 学科
- 济(85179)
- 经济(85011)
- 管理(37450)
- 业(34043)
- 方法(30562)
- 企(27285)
- 企业(27285)
- 数学(25920)
- 数学方法(25742)
- 中国(23074)
- 地方(18217)
- 农(17765)
- 业经(16663)
- 财(16404)
- 制(15740)
- 学(15505)
- 贸(13640)
- 贸易(13632)
- 易(13291)
- 地方经济(12872)
- 融(12354)
- 金融(12353)
- 体(12117)
- 银(12043)
- 银行(12032)
- 行(11712)
- 农业(11629)
- 和(11596)
- 理论(10676)
- 环境(10434)
- 机构
- 大学(220805)
- 学院(216664)
- 济(109544)
- 经济(107850)
- 研究(86879)
- 管理(77249)
- 中国(66361)
- 理学(65662)
- 理学院(64844)
- 管理学(63949)
- 管理学院(63503)
- 财(50239)
- 科学(47631)
- 京(46970)
- 所(44035)
- 研究所(39700)
- 财经(39233)
- 经济学(36992)
- 中心(36775)
- 经(35933)
- 农(33550)
- 经济学院(32998)
- 江(31421)
- 北京(30649)
- 院(30437)
- 财经大学(29278)
- 范(28665)
- 师范(28430)
- 业大(27069)
- 科学院(26042)
- 基金
- 项目(137919)
- 科学(110277)
- 基金(104427)
- 研究(101448)
- 家(91554)
- 国家(90868)
- 科学基金(77041)
- 社会(71446)
- 社会科(66935)
- 社会科学(66915)
- 基金项目(53402)
- 省(48970)
- 自然(46087)
- 教育(45974)
- 自然科(45077)
- 自然科学(45065)
- 自然科学基金(44349)
- 资助(43197)
- 划(42258)
- 编号(37156)
- 部(33030)
- 成果(31968)
- 国家社会(31676)
- 重点(31653)
- 发(30778)
- 中国(29055)
- 教育部(28992)
- 性(28159)
- 创(27832)
- 人文(27241)
- 期刊
- 济(126716)
- 经济(126716)
- 研究(76944)
- 中国(47162)
- 财(38468)
- 学报(32923)
- 科学(31692)
- 管理(31223)
- 农(31189)
- 大学(25838)
- 学学(24364)
- 融(23245)
- 金融(23245)
- 经济研究(22816)
- 教育(22194)
- 财经(21909)
- 农业(20834)
- 经(19171)
- 技术(17042)
- 问题(16776)
- 业经(15783)
- 贸(15336)
- 世界(14645)
- 国际(13743)
- 技术经济(11973)
- 业(11647)
- 统计(11555)
- 经济问题(10336)
- 策(9772)
- 经济管理(9628)
共检索到348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就是倡导机会均等与公平正义,提倡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包容性增长的思想和我国近些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脉相承的,都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让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社会改革 新思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敏 王小林
本文首先对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由4个维度、7个领域、13个指标组成的包容性增长指数;然后对评价指标赋权重,形成了一套包容性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该指标体系对1990-2009年中国的包容性增长进行了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提出了建议。评价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包容性趋势,经济增长迅速并且带来了就业增长,提高了人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社会保障水平,但是中国包容性增长整体水平比较低,并且发展缓慢,收入不平等越来越显著,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巨大障碍。因此,应该从实现机会平等角度设计政策,追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社会经济分化日益严重,冲突凸显,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成为当下中国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包容性增长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现状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成为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包容性增长相关概念的界定,选择基于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进行考察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不容乐观,仅是"基本包容",要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惠及民众 模糊综合评价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对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质量的定量分析,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一次重要突破。文章在透析"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基础上,从数量、效益、稳定性和民生福利等方面构建了四维三层综合评价体系,使用"逐层"纵向拉开档次法,从动态时序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依次呈现波动平稳、波动上升和稳步提升三种状态,相继出现四次较大波动。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逐层”拉开档次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红蕾 覃伟芳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Hicks-Moorsteen指数对1980-2011年中国省际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估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包容性TFP比传统TFP小得多,效率变化、技术进步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不考虑收入差距大大高估了中国的TFP。东部地区包容性TFP增长率比中西部高,表明中国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失衡,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仍比较低下,而且东部比中部、西部的经济增长更具包容性。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中国包容性TFP增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资利用、要素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化、地区经济的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投资都与包容性TF...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浦文昌
荣敬本教授于2017年12月24日突然逝世,使我痛失一位良师益友。我与荣敬本先生交往近30年,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锐于理论创新和热忱促进经济社会改革的著名经济学家。锐于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荣敬本教授始终锐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与同事合作从事把有关社会主义模式的文献资料汇编成《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论著选辑》一书,供我国经济学界客
关键词:
经济学家 经济社会改革 民间商会 荣敬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雅茹 罗良文
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廉洁度、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廉洁度和基础设施投资均对包容性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但现阶段廉洁度水平削弱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提升作用,且上述结论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廉洁度门槛,不同廉洁度水平下,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廉洁度时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促进了包容性增长的提升,而低廉洁度时基础设施投资显著阻碍了包容性增长的提升,且相对于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而言,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廉洁度的要求更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凌红蕾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包容性增长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迫切需要践行包容性增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现阶段,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方面,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要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同步增长、经济增长成果惠及全体劳动者等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观念、经济增长制度等路径转型。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基本原则 路径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洪仙
9亿农民的消费状况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存在着内在的、强劲的互动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提振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民消费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客观要求。以往已实施多年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及措施的边际效应已明显衰减。若要实现以消费为主的内需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就必须进行以确认农民各项基本权利为前提、以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目的的制度性创新。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农民 消费力 财产性收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刚 许跃辉
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现象,既不符合"华盛顿共识"标准,也无法使用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被称为"中国增长之谜"。这里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市场、制度和利益集团等组织在内的分析框架,并引入准中性政府的概念,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增长之谜。准中性政府是一个在短期内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有偏向的政策,但是利益集团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导致政府无法在长期内偏向某一固定集团。也就是说,准中性政府具有短期内有偏、长期内无偏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机制,而准中性政府通过制度变迁的方式使中国经济增长获得强大
关键词:
准中性政府 制度变迁 包容性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中国从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却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解决增长中的"公平"问题是关键。然而,实现"公平"并非一定要牺牲"效率"。我们认为,"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蕴含着将"公平"与"效率"持续相互促进的逻辑:提高"弱者"的能力和权利,使其参与增长并共享成果,在增进效率中实现公平,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此视角观察中国改革,我们认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现实逻辑在于提升农民的能力和权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韩永辉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动政府层级改革,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的积极尝试,是基层政府扩权改革的重要措施。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关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中国县域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2)"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弱市下辖县、非省会城市管辖县和强县,且相较于经济"省直管县"改革,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3)"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地级市邻近及其内部的县域。(4)"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效应受到财政支出责任和激励性政策的影响,在改革制度中财政支出责任的明确和激励性奖惩政策的设定有助于强化"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5)机制检验发现,"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强化基层财政保障、提升公共偏向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韩永辉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动政府层级改革,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的积极尝试,是基层政府扩权改革的重要措施。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关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中国县域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2)"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弱市下辖县、非省会城市管辖县和强县,且相较于经济"省直管县"改革,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3)"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地级市邻近及其内部的县域。(4)"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效应受到财政支出责任和激励性政策的影响,在改革制度中财政支出责任的明确和激励性奖惩政策的设定有助于强化"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5)机制检验发现,"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强化基层财政保障、提升公共偏向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紫云 郑红腾
当前我国社保费用收缴困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保基金筹集过程中“国家出资部分”渠道模糊不清,没有形成激励机制。改革应从明晰国家出资部分入手。
关键词:
社保基金,筹资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利蕊
基于我国1994~2011年房地产投资额与GDP的数据,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考察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包容性增长,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另外,在相关数据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