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7)
2023(5756)
2022(4692)
2021(4345)
2020(3423)
2019(7826)
2018(7617)
2017(14650)
2016(8010)
2015(8650)
2014(8879)
2013(8637)
2012(7931)
2011(7374)
2010(7489)
2009(6820)
2008(6922)
2007(6244)
2006(5382)
2005(4825)
作者
(23675)
(19808)
(19491)
(18677)
(12795)
(9469)
(8834)
(7547)
(7416)
(7004)
(6747)
(6583)
(6333)
(6265)
(6153)
(6006)
(5784)
(5734)
(5650)
(5580)
(4803)
(4772)
(4766)
(4545)
(4472)
(4353)
(4268)
(4210)
(4082)
(3839)
学科
(34281)
经济(34234)
管理(22561)
(19692)
(16931)
企业(16931)
方法(14473)
中国(12196)
数学(11611)
数学方法(11468)
(9184)
(8350)
理论(8087)
地方(7370)
业经(6910)
(6391)
城市(6360)
(6085)
(5652)
银行(5646)
(5584)
金融(5583)
(5407)
(5268)
财务(5261)
财务管理(5247)
(5207)
环境(5129)
企业财务(5087)
城市经济(4618)
机构
大学(118550)
学院(117492)
(46082)
经济(44857)
管理(43181)
研究(40869)
理学(37453)
理学院(36930)
管理学(36285)
管理学院(36049)
中国(29208)
科学(25878)
(25417)
(22725)
(20134)
财经(18492)
研究所(18487)
中心(18139)
(17733)
(16868)
(16758)
业大(16608)
(16608)
师范(16453)
北京(15467)
经济学(15256)
(15203)
(14192)
农业(14051)
财经大学(14009)
基金
项目(81218)
科学(64798)
基金(60051)
研究(57474)
(53066)
国家(52638)
科学基金(45451)
社会(37975)
社会科(36045)
社会科学(36033)
基金项目(31915)
(30935)
自然(29401)
自然科(28776)
自然科学(28767)
自然科学基金(28252)
(26838)
教育(26717)
资助(23722)
编号(22226)
重点(18545)
成果(18425)
(17886)
(16849)
(16692)
国家社会(16320)
课题(15909)
(15853)
创新(15589)
教育部(15407)
期刊
(48628)
经济(48628)
研究(35373)
中国(21056)
学报(19229)
(17950)
科学(17753)
(15172)
管理(14976)
大学(14230)
学学(13579)
教育(13000)
农业(9976)
(9536)
金融(9536)
财经(9448)
技术(8630)
(8229)
问题(8222)
经济研究(8074)
城市(6961)
业经(6779)
(6574)
现代(5698)
(5581)
(5274)
统计(5180)
科技(5144)
商业(5048)
(4967)
共检索到167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向鹏成  吴柏廷  
明确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基于社会解决方案两大理念的内涵,确立包括自然包容与社会包容在内的包容性城市更新目标体系。随后从自然和社会两大维度阐述包容性城市更新实践体系,并探讨相应的协同机制。最后,构建技术、经济、制度三位一体的包容性城市更新保障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惠小明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旧城空间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整体质量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侧重于将资本积累、阶级等引入到城市问题的研究,以英国城市更新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市更新历程中资本循环积累的轨迹,探究了英国城市更新历程的各个阶段资本积累方式、参与主体关系与更新价值观念的转变。通过研究指出我国旧城更新应转型调整城市更新的价值观、参与主体的约束机制、城市规划的角色,等等,以走向整体协调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维和  向伟林  
囿于资源限制和效率导向,传统市场营销战略过于关注特定目标市场的选择,从而忽视部分细分市场,产生先天性被市场或社会排斥的群体,缺乏甚至放弃对这些群体的包容。本研究基于文献及逻辑推演提出包容性营销的观点,激发受排斥人群主动积极地参与市场、融入市场甚至管理市场,进而促进其社会包容感知,强调“授人以渔”的方式替代传统“授人以鱼” 式的直接捐赠或简单的社会公益。基于营销创造价值的要求和核心,包容性营销策略聚焦企业价值输出、价值汲取和价值共创三个方面,以解释受排斥人群逐步融入市场的过程,正契合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包容内涵。本文提出包容性营销的驱动因素及相关策略对社会包容及企业声誉的正向预测,这对于营销范式创新和企业实践具有明显的参照价值和指导意义。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包容性营销无疑将是驱动包容性增长并最终社会福利的关键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刚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增长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以及现代人们对传统经济增长观的认识与反思,都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源基础。而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及增长价值观的紊乱等构成了"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现实背景。"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多元的,其理论框架除了注重通过"共同参与"消除或缓解贫困外,还应包括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重构经济增长价值观等内容。倡导"包容性增长"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发展、代际间公平发展以及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等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雨  
"让生活更美好"是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共同旨趣。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在动力上面临三重机制: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机制;城区资源配置再平衡机制;以及国家级远景规划加速机制。在路径上应形成二元范畴下的五维框架:一是政府主责与市场主体相结合框架;二是结构合理与功能畅通相适配框架;三是现代文明与历史遗存相辉映框架;四是社区繁荣与产业兴旺相促进框架;五是"大改造"与"微更新"相衔续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廷魁  邓兢兢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城市进入大范围的城市更新阶段。基于城市更新本身的特点,城市更新方案确定及规划工作难度极大。专家系统是集多领域、多专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是解决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在城市更新决策中引入专家系统作为工具,可对此领域的问题提供正确的推论、合理的解释、可行的建议及解决方法。通过对城市更新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从总体上阐述城市更新项目方案决策专家系统的概念框架,该系统通过用户的信息输入,进行相似案例匹配,最终为目标案例提供近似案例及建议,为目标案例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祖云  严燕  
"三螺旋"是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协同创新的一种理论框架。在中国的国家理论创新中,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的"三螺旋"力量,即国家理论创新的"三螺旋"模式。通过"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个案考察,这一模式可以清晰地获得表达,即基于社会问题的"政治发动",它是国家理论创新的引擎;处于广度舆论动员地位的"媒体关注";处于深度理论思考地位的"学术研究"。这三者以螺旋状之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国家理论创新的发生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超文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牵引着中国城市建设加快向旧城转移。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历史地段已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关注重点。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诉求,罔顾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导致中国的历史地段保护一开始就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传统的基于建筑与规划学科的解决方法作用有限,保护实践的困局呼唤着新的解决思路。研究在对管治理论的内涵和核心思想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多种权力之间的激烈博弈,提出了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分析框架,并针对各博弈主体提出管治策略,以平衡各方利益,有效保护历史地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春志  张更立  
随着中国各主要城市新城开发渐趋饱和、外延式扩张逐步收紧,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焦点正在回到旧城,因而最近10年城市更新也成为中国城市管理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从管治的角度,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和内涵做了重新审视,指出现代城市更新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重建活动,而是一个在全球化社会经济大变革背景之下地方层面发生的动态的政治过程,须从"过程、价值及体制"三大要素认识其本质特征。同时,亦尝试从宏观管治环境、管治结构、管治理念/议题、管治机制、管治效能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初步的城市更新研究框架,作为深入理解城市更新管治体系或进行跨城市比较研究的分析工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永仕  王健  
目前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构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框架对于今后各地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城市商业网点的发展趋势与商业网点规划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认为核心内容是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商业业态规划及商业网点发展的激励与规制政策,构建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框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景华  叶莉娜  
经济全球化驱动了税收文明的国际化。包容性国际税收合作框架的构建,则是税收文明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在包容性国际税收合作领域,呈现出了四大进展:一是以BEPS为代表的包容性国际税收合作框架构建行动的开展;二是国际税收善治原则的确立;三是国家税务能力构建成为国家能力的标志之一;四是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动员重要性的凸显以及国际税收援助行动的兴起。中国应坚持国际税收善治原则,积极参与包容性国际税收治理框架的构建,拟定参与税收文明国际化的中短期战略架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迪莉娅  
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处于比较前沿的领域,本文以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含义为切入点,分析了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发展阶段和过程,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露  苏敬勤  吕一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惯性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该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后续研究和组织惯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基于国内外组织惯性文献的内容分析,将文献按照组织生态学派、理性适应学派和混合学派进行归类,提炼出不同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随后,从组织惯性概念界定、量化、作用效果等方面对不同流派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归纳;最后,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组织惯性概念框架,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仙芝  刘海军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新业态日益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其起支撑作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则是基础性、系统性、持续性的新动力。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新基建发展,但与此同时,曾在平台经济等新样态遭遇的监管困惑再次复现,鼓励创新与化解风险相互调适,新基建监管必然呈现过渡性特征。从我国监管制度的演进规律看,针对不同对象监管方式不断变革,但监管主体的同一性、监管框架的延续性相对稳定。新基建监管也应秉持开放性态度,继承和创新包容审慎监管,着力构建主体权责明确、对象识别精准、方法敏捷智能、效能评估高效的监管框架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双荣  郗永勤  
文章转引包容性发展含义是指边缘群体能参与并能通过参与从中受益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经济包容、环境包容、社会包容和文化包容四个方面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构架,并对理论构架进行了图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