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1)
2023(16074)
2022(13302)
2021(12377)
2020(9766)
2019(21626)
2018(20972)
2017(40053)
2016(21314)
2015(23318)
2014(22730)
2013(22186)
2012(20577)
2011(18642)
2010(18875)
2009(17752)
2008(16664)
2007(15141)
2006(13480)
2005(12486)
作者
(58820)
(49310)
(48874)
(46398)
(30927)
(23753)
(21996)
(18965)
(18751)
(17507)
(16863)
(16355)
(15585)
(15423)
(15297)
(14936)
(14342)
(14256)
(14253)
(14036)
(12300)
(12129)
(11809)
(11475)
(11289)
(10985)
(10962)
(10954)
(10022)
(9745)
学科
(88081)
经济(87898)
(65570)
管理(54220)
(48671)
(43413)
企业(43413)
中国(33486)
农业(32799)
方法(27702)
(27614)
金融(27612)
(26361)
银行(26345)
业经(26290)
地方(25725)
(25601)
(22236)
数学(22163)
数学方法(21929)
(21590)
(16129)
(15984)
贸易(15967)
(15596)
(15490)
理论(14934)
(14417)
技术(14410)
(13320)
机构
学院(293724)
大学(284935)
(123539)
经济(120957)
管理(107887)
研究(103771)
理学(92063)
理学院(91052)
管理学(89582)
管理学院(89054)
中国(84981)
(64604)
科学(61031)
(59357)
(57956)
(52070)
中心(49854)
农业(49330)
研究所(46663)
业大(46229)
(45986)
财经(44886)
(40826)
(39782)
师范(39400)
(37479)
经济学(37394)
北京(36947)
(36558)
经济学院(33626)
基金
项目(192671)
科学(152501)
研究(147589)
基金(137836)
(119225)
国家(118041)
科学基金(101106)
社会(96503)
社会科(90344)
社会科学(90319)
(78405)
基金项目(72280)
教育(66246)
(64055)
编号(61801)
自然(61005)
自然科(59571)
自然科学(59558)
自然科学基金(58506)
资助(53978)
成果(50098)
(47642)
重点(43507)
课题(42983)
(42206)
(41517)
国家社会(39684)
(39499)
发展(38838)
创新(38555)
期刊
(149196)
经济(149196)
研究(89953)
中国(68442)
(67834)
农业(45298)
(44994)
金融(44994)
学报(44471)
(43358)
科学(41905)
管理(38239)
教育(35588)
大学(34929)
学学(33231)
业经(30270)
技术(24229)
经济研究(22500)
财经(21985)
(21832)
问题(19935)
(18978)
农村(15838)
(15838)
(15482)
世界(15318)
农业经济(15137)
经济问题(13910)
商业(13580)
科技(13492)
共检索到462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红岩  
包容性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参与和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面对农民工在城市遭遇排斥的非包容性发展局面,根据包容性发展理念设计反排斥的融入路径十分必要。要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参与和共享是可能的较好的切入维度。据此,要让农民工参与经济发展活动、参与公共决策等公共治理活动、参与并建设社会关系网络;在参与的基础上,共享经济成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多元文化,逐步达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新市民和推进城镇化的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萍  张卫国  
本文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宗旨,构建了城镇化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包容性分析维度:为农民工提供均等机会、提升其人力资本、提供生产性就业岗位及加强社会保障。笔者依据全国15个省市区问卷调研数据建立相应的融入感知度分析模型,经验分析得出城市对农民工的包容性不强:越是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民工的包容性越低;农民工务工技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城市提供生产性就业岗位较少,农民工城市收入来自个体从业劳作的居多。并提出加速农民工城市"管理"工作;加强城市社区与农民工的融合;设置专门机构对农民工职业资质进行认证;拓宽城市产业多元发展,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生产性就业岗位;加大农民工输出地"推出机制"建设,确保农民耕地能得到补偿、权益能得到保护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正杰  
农业转移人口能否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新时代作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科学探究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困境与对策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目前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面临的制度保障不足、融入基础较差、参与能力较弱、参与渠道狭窄、共享机制缺失、融入水平较低等困境,本文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提出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的制度保障、夯实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基础、拓宽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渠道、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能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共享机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水平等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宪浩  
农民工作为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特社会阶层,与城市户籍居民一起构成了城市新二元社会结构。新二元社会结构增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阻滞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加大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本。破解新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途径是通过尽快淡化农民工身份特征,尽快"分化瓦解"农民工群体,积极推动农民工融入其他社会阶层。这一进程分为融入障碍消除阶段、融入机制完善阶段和融入文化培育阶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佳鹏  
深入分析农民工具体务工与生活实践,发现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依托多重组织整合,其组织整合深嵌于产业形态、关系结构、精英连接及有效治理需求,因而具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关系基础、人力资本及制度基础。不同于传统主流的"权利—冲突"视角,基于"功能—融合"角度,探讨在多重组织体系下农民工群体与当地村民及基层政府的主体互动样态,揭示农民工内部互助、社会交往扩展及其社区归属感培育的实践机制。从流入地基层治理而言,多重组织体系的形塑成为地方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降低与分散了农民工个体的协调成本,最终实现"以外管外"的治理秩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莉  邓佳斌  黄英  
社区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民主意识培育、民主行为形成的重要起点。然而,新生代农民工还面临诸如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素质障碍等多方面的融入障碍,破解融入障碍并构建一条合理的融入路径势在必行。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路径构建,实质是以社区规划、社区参与、社区文化为重要依托,以主体尊重、合作治理、认同的构建为核心目标,旨在让农民工"扎根"社区,共同维护城乡建设成果,共同建设稳定和谐的社区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立玲  宁杰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处于弱势地位,整个市场化的金融体制改革更是加剧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本文认为,我们应该从包容性发展视角来重新思考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深挖出包容性发展理论中所蕴含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创新型发展,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金融服务效率低下、金融配套制度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让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宪浩  
新二元社会结构降低和谐社会构建质量,延缓和谐社会构建速度,加大和谐社会构建成本,应通过积极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才能尽快弱化消除这一新二元结构。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主要障碍有制度障碍经济障碍、公民素质障碍和文化障碍。实现农民工社会融入目标,需分阶段进行,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小君  孟娜  
中国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利用对大连市1 011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比较了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的社会融入状况。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整体偏低,他们的社会融入过程呈现出一定的代际差异。第一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以经济融入为重点,而由于自身定位问题,经济融入未必能带动其他层面的融入;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融入程度要好于第一代农民工,然而相当比例的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身份认同模糊、未来发展不明的边缘化倾向。针对这些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向上流动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进忠  
农民工城市融入面临诸多困境,其实质是农民工权利缺乏。实现农民工赋权是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服务社会建设大局的关键之举。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为农民工赋权建构了一个动态的、立体化的实现路径。借助全方位、多维度的服务体系,以农民工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着力实现人性解放、社会发展,从三个角度建构出一套可行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佳佳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缩影,为农民工提供了具体的生活场域,因此,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城市融入的状况。然而,当前社区分治模式的存在、社区交往圈的封闭以及社区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健全,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农民工群体社区融入的步伐,从而影响了其城市融入的进程。为此,应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完善社区内交往互动机制,健全社区利益表达机制,以尽快消除农民工社区融入的诸多壁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咸星兰  金喜在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指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之后,从身份、职业、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改变与调整,逐渐适应城市社会和市民生活,被城市社会和市民认同接纳,继而平等享有市民待遇的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自身也随之完成市民身份自我认同的心理转变。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经济融入程度低、人力资本层次低与公共服务缺失等城市融入难问题。应从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约因素入手,以提高就业层次、政府财政补贴、分担城市融入的社会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等"渐进式"路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风  
农民工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群体,构成农民工主要要素有:农村户籍、具有土地承包权、从事非土地生产劳动、生活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1]。"农民工"这种特殊群体主要就是游离农村和城市之间,甚至成为农村和城市的"边缘群体",因此可知农民工很好的融入城市中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针对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难与城市融合的根本要素就是缺失文化资本。因此,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为累计文化资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宏如  李群  
本文基于多学科的方法,构建了员工帮助计划(EAP)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模型,发现EAP变量既有通过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进而间接影响他们的城市经济与社会融入,也通过心理资本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心理融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长流  高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增长在导致中国快速减贫的同时,也带来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以及农民工人力资本弱质性等问题。作为经济增长推力之一的农民工,在经济高增长进程中长期处于机会不平等和就业低赋权约束的社会环境中,导致其就业低水平陷阱及其人力资本的相对贬值。基于包容性增长这一视角,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取决于两方面:获取社会资源的平等权利制度建设和机制设计,以及通过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增强其参与经济发展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