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47)
2023(19594)
2022(16811)
2021(15682)
2020(12820)
2019(29282)
2018(28957)
2017(54804)
2016(30012)
2015(33219)
2014(33496)
2013(33157)
2012(30953)
2011(28073)
2010(28531)
2009(26410)
2008(25932)
2007(23296)
2006(20735)
2005(18672)
作者
(88112)
(73494)
(72932)
(69293)
(46825)
(35290)
(33155)
(28489)
(27789)
(26335)
(25171)
(24964)
(23518)
(23337)
(22871)
(22403)
(21651)
(21522)
(21010)
(20953)
(18402)
(18243)
(17748)
(16894)
(16468)
(16398)
(16333)
(16270)
(14879)
(14699)
学科
(122516)
经济(122344)
(83256)
管理(82906)
(64101)
企业(64101)
方法(47142)
(42836)
数学(39609)
数学方法(39163)
中国(36698)
地方(31993)
(31577)
业经(30211)
农业(29056)
(27650)
(26958)
(21732)
银行(21678)
(21372)
金融(21368)
(20874)
(20242)
贸易(20225)
环境(19848)
(19551)
理论(19433)
(18800)
技术(18637)
(18373)
机构
大学(426684)
学院(426233)
(168928)
经济(164965)
管理(162503)
研究(151842)
理学(138882)
理学院(137154)
管理学(134842)
管理学院(134042)
中国(114255)
科学(93996)
(92626)
(81120)
(77394)
(76333)
研究所(70062)
中心(68825)
(66234)
业大(64037)
财经(62810)
(60649)
师范(60078)
北京(58945)
农业(58570)
(56939)
(55010)
(53157)
经济学(50594)
(48900)
基金
项目(285848)
科学(224530)
研究(210852)
基金(205594)
(179947)
国家(178138)
科学基金(151489)
社会(132877)
社会科(125616)
社会科学(125583)
(113316)
基金项目(108884)
自然(96773)
教育(95844)
(94544)
自然科(94408)
自然科学(94385)
自然科学基金(92659)
编号(86260)
资助(83675)
成果(71584)
重点(64381)
(64340)
(62635)
课题(60443)
(58934)
创新(55030)
国家社会(54538)
科研(53975)
(53715)
期刊
(198757)
经济(198757)
研究(130221)
中国(93064)
(73952)
学报(69581)
科学(64941)
(60957)
管理(60290)
大学(52942)
教育(52204)
农业(49812)
学学(49676)
(43064)
金融(43064)
技术(35574)
业经(34180)
财经(30393)
经济研究(29652)
(26013)
问题(25682)
(24524)
图书(22279)
(21665)
科技(21061)
理论(19704)
资源(19504)
技术经济(19333)
现代(19017)
世界(18203)
共检索到655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虹  王彩彩  
包容性发展强调经济持续、机会均等、公平参与、成果共享,以此为视角对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进行探究,有助于实现人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包容性乡村旅游扶贫愈发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脱贫致富方式,本文以袁家村为例,全面把握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动态过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构建包容性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结果表明:(1)包容性发展由经济包容、制度包容、环境包容和文化包容四个维度构成。(2)在脱贫致富的不同阶段,包容性发展呈现动态的演变过程,由初期、成长期经济发展和机会参与的经济包容性,丰富为快速发展期、稳定增长期公平分配的经济包容性;由成长期制度管理、权利行使的制度包容性,丰富为快速发展期、稳定增长期权力约束的制度包容性;由快速发展期自然环境保护的环境包容性,丰富为稳定增长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维护的环境包容性;在稳定增长期表现为重视思想教育和知识学习的文化包容性。(3)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形成了政府引导下的村民自治共享的包容性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具体包括领导执行机制、公平参与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引导服务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推上战略高度,陕西省袁家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其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实地调查,文章分析了陕西省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静  李树民  
农家乐和当地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农家乐经营者同时具有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其旅游影响感知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袁家村为案例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经营者的旅游影响感知。结果显示:1.通过因子分析可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社会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2.经营者身份对经济影响感知具有显著差异,即本地居民餐饮经营状况略好于外来经营者,后者的住宿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前者;3.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经济、管理影响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三个变量对社会影响感知的作用均不明显;4.经营时间长的经营者相对于经营时间短的经营者拥有更高的正面经济影响和管理影响感知,本地居民经营者相对于外来经营者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更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祖德,徐长乐,徐冲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历史。从人类产生至今,我们虽未能完全摆脱贫困,但世界上有许多成功的脱贫实践,下面三例作为“他山之石”,会对我国的脱贫工作有所启发。 1、尼日尔实现粮食自给 尼日尔是整个非洲大陆仅有的七个粮食自给有余的国家之一。尼日尔境内2/3以上面积覆盖着漫漫黄沙,可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佳   王海凤  
中国式现代化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题中之义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是社会主义终极目标与马克思语境使然、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使然。然而唯有在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张力中,才呈现出不断超越的可能——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社会的真正进步均需要物质与精神兼备双修、平衡发展。旅游,作为人类“诗意栖居”的幸福产业,其人本价值与精神成果有待进一步诠释。文章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结合旅游驱动下乡村振兴现状,利用扎根理论构建乡村旅游地居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居民物质富裕主要从生产生活基础、社会资源分配与生存发展保障3个维度体现;精神生活富裕主要从自觉精神追求、自我精神生产与自由精神享受3个维度体现;乡村旅游地居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物质与精神二元良性互动的结果,经由旅游属性、功能与价值的驱动进而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研究结论检验了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与旅游的人本价值,为促进乡村居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共生、解决既要“富口袋”亦要“富脑袋”的现实问题提供实践参考,也为推动马克思哲学语境与旅游情境下乡村居民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方案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述云  
贵州县域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研究陈述云改革15年来,贵州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迈向小康目标.贵州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7%以上的农业省,实现小康的重点和关键在县域农村.分析评价县域农村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   王永香   任思琪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型村庄越来越多,但其如何才能自治有效尚未得到充分讨论。构建了制度赋能-社会资本激活-自治有效的递进式分析框架,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对所构建的框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旅游型村庄自治有效的实现离不开制度对社会资本的激活,被激活的社会资本能提高村民自治主体的积极性、自治过程的效率以及自治结果的效能:党建引领、协商决策和监督保障的政治制度能加强村庄内部主体间的信任;有序竞争、科学分配和共享互助的市场体系能打造村庄利益共同体,从而赋能规范;强化个体培训、培育社会组织和实施村规民约的社会治理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村庄人际网络的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五"以来,新疆各级财政部门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贫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创新机制,整合扶贫资源,强化管理,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各项财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海涛  
政策工具作为政府治理社会的有效手段,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乡村旅游资源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为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各级政府应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引导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有效的政策依据。本文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政策工具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卓  刘天军  郭占锋  霍学喜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协同推进,以此为组织、动员和挖掘村庄发展资源提供制度保障。本文通过回顾袁家村从贫困村走向富裕村的变迁过程,揭示政府、市场与社会在促进乡村走向振兴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并基于制度逻辑理论揭示其背后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1)政府机制在村庄集体工业阶段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制度和政策发挥着支持与制衡的双重作用,市场机制在传统农业阶段和集体工业阶段发挥着有限的资源配置作用,而在乡村旅游阶段,市场逐渐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而社会机制存在于袁家村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发挥着催化与粘合作用,与另外两种机制协同并进,促进乡村走向全面振兴;(2)在袁家村走向振兴的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面临的发展困境、制度环境和发展情境不同,导致其采取的发展逻辑有所差异,政府逻辑、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分别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主导作用,但无论哪种逻辑发挥主导作用,都需要与其他两种发展逻辑实现动态匹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杰  
不发达地区脱贫致富是农村金融工作的历史性任务王杰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我国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早日脱贫致富是农村经济中一项长期的中心任务。在这方面,农村金融工作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性任务河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一)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云超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进一步普及,贫困地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宣传和推广当地的特色资源、产品和风土人情,从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破解贫困地区的"区位和资源限制",通过旅游开发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让旅游产生的效益反哺当地经济,惠及贫困户,从而开辟一条脱贫攻坚的"新通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聪  王军  
一些传统村落依靠自身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论文运用村落空间纵横向、行为与环境关系比较方法,对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聚落空间及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聚落空间进行比较研究。在分析两村发展历程及村落空间的基础上,归纳了两者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旅游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根据两村各自特点,总结出“物化传承”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精神传承”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