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90)
- 2023(19798)
- 2022(16537)
- 2021(15471)
- 2020(13230)
- 2019(29999)
- 2018(29900)
- 2017(57209)
- 2016(31237)
- 2015(34909)
- 2014(34851)
- 2013(34481)
- 2012(31457)
- 2011(28073)
- 2010(28347)
- 2009(26738)
- 2008(27071)
- 2007(24376)
- 2006(21495)
- 2005(19415)
- 学科
- 济(128645)
- 经济(128472)
- 业(112732)
- 管理(102113)
- 企(93951)
- 企业(93951)
- 方法(57693)
- 农(52417)
- 数学(47992)
- 数学方法(47420)
- 财(44612)
- 业经(37931)
- 农业(34715)
- 中国(32831)
- 制(31794)
- 务(28387)
- 财务(28330)
- 财务管理(28274)
- 企业财务(26925)
- 学(22934)
- 地方(22904)
- 体(22840)
- 贸(22757)
- 贸易(22748)
- 税(22261)
- 技术(22181)
- 易(22131)
- 理论(21329)
- 和(21157)
- 银(20993)
- 机构
- 学院(445404)
- 大学(440903)
- 济(183888)
- 经济(180134)
- 管理(174841)
- 理学(150380)
- 理学院(148817)
- 管理学(146364)
- 管理学院(145521)
- 研究(144083)
- 中国(113301)
- 财(93880)
- 京(91319)
- 科学(86290)
- 农(83192)
- 所(72616)
- 财经(72310)
- 江(69380)
- 中心(67917)
- 业大(66723)
- 经(65563)
- 研究所(64930)
- 农业(64136)
- 北京(56897)
- 经济学(56028)
- 范(54708)
- 州(54343)
- 师范(54157)
- 财经大学(53203)
- 院(51518)
- 基金
- 项目(291606)
- 科学(230953)
- 研究(214141)
- 基金(213553)
- 家(185414)
- 国家(183728)
- 科学基金(158839)
- 社会(137992)
- 社会科(130559)
- 社会科学(130524)
- 省(114535)
- 基金项目(112821)
- 自然(102108)
- 自然科(99766)
- 自然科学(99736)
- 教育(98277)
- 自然科学基金(98026)
- 划(95157)
- 编号(86752)
- 资助(86579)
- 成果(70647)
- 部(65407)
- 重点(65269)
- 创(62360)
- 发(61937)
- 课题(59184)
- 创新(57861)
- 制(57389)
- 国家社会(57349)
- 教育部(56356)
- 期刊
- 济(209789)
- 经济(209789)
- 研究(131786)
- 中国(88571)
- 农(81463)
- 财(77400)
- 学报(67836)
- 管理(66044)
- 科学(63178)
- 农业(54817)
- 大学(52837)
- 学学(50348)
- 融(44481)
- 金融(44481)
- 教育(42841)
- 技术(39127)
- 业经(38372)
- 财经(36236)
- 经济研究(31831)
- 经(31134)
- 业(29161)
- 问题(27913)
- 版(23120)
- 技术经济(22735)
- 财会(21205)
- 统计(20816)
- 世界(20712)
- 贸(20512)
- 现代(20234)
- 理论(19852)
共检索到671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志会 张露 张俊飚
包容性制度变革已成为农村乃至整个国家发展制度的主流趋势与重要构件。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农业农村部固定观察点1995~2017年村庄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估计农业税改革对村庄农田水利投入的影响,考察包容性制度与农村公共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对作用机制开展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以农业税改革为代表的包容性制度变革未能有效激励村庄农田水利投资。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税改革后,农田水利治理缺乏政府权威的组织与协调,导致包容制度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在农业税改革后推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因缺乏政府权威参与,造成农田水利治理陷入集体行动困境;同时农业税改革后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复博弈关系不再,也引致基层政府在农田水利供给上出现卸责等相机决策。本文认为,要破解农村公共治理困境,不仅需要建立包容性制度来激活市场和民间组织,而且需要增强政府及其代理机构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昂 李郁芳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使农村公共品供给陷入了困境。本文界定了农田水利的公共品性质和供给模式,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农田水利投入现状和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从提高农民投入意愿和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性两方面入手来解决农村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农村公共品 供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一夫 易裕元 牛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供给,对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18年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福建、陕西、云南、新疆8省(区)171个行政村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公共品自给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改革的政策效应存在公共品品类异质性,对非生产性公共品自给率的促进作用强于生产性公共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一夫 易裕元 牛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供给,对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18年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福建、陕西、云南、新疆8省(区)171个行政村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公共品自给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改革的政策效应存在公共品品类异质性,对非生产性公共品自给率的促进作用强于生产性公共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兴佐
税费改革前,农田水利供给依托乡村组织统筹共同生产费的制度,在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的同时也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后,共同生产费制度被"一事一议"和农户用水协会制度所代替,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基础,这两项制度在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需要通过增加国家对农村社会的转移支付,并以此来激活农村社会的自主组织资源,从而构造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农田水利供给体制。
关键词:
税费改革 农田水利制度 比较 评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辉
本文以湖南省三县192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调查样本,通过建立二阶段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制度规则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越趋于平原湖区、治理主体产权界定越清晰,按顺序取水的分配规则越强化、农水使用者越按比例投入和政府投入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越好;小型农田水利的排他程度、管水员的管理和政府的监督也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制度规则 农田水利 治理绩效 湖南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关键词:
异质性 集体行动 农户参与 影响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朱玉春
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一直是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领域探讨的焦点话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下如何克服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所面临的集体行动困难将成为实现农村公共事务善治的重要方面。采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在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困难展开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应用两点分布对博弈模型进行了转换,并使用调研的1600户农户数据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村民的思想意识、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对村民的社会理性程度有重要影响,是决定村民是否选择参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村庄集体行动 农田水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贵华
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合力,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规范与保障作用、政府治水组织体系的整合作用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利益交换作用,这些制度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并集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表明,继续发挥既有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运营机制,将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农民 农业 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有正影响,但不显著。进一步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提升的边际效应都比较显著,在农户参与意愿提升方面,强连接网络边际效应略大于弱连接网络,而在农户参与程度提升方面,弱连接网络边际效应远大于强连接网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琰超 杨龙见 尹恒
本文利用CHIPS2002村庄调查数据,使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和双重差分结合匹配倾向得分(DID+PSM)方法,估计了农村税费改革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得到了稳健的结论:农村税费改革导致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显著下降,其中,教育开支和行政成本的下降尤为突出。导致上述结果的核心原因是,农村税费改革减少了基层政府的财力。在结构上,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税费的征收机制,削弱了县乡政府干预村庄治理民主化的动机,从而加强了村民对村干部的监督,节约了行政开支;另一方面,在农村教育支出责任上收到县级政府,村庄集体收入减少的条件下,削减教育经费便成为村级组织的理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