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4)
- 2023(10933)
- 2022(9588)
- 2021(8971)
- 2020(7819)
- 2019(17819)
- 2018(17635)
- 2017(34440)
- 2016(18819)
- 2015(21194)
- 2014(20979)
- 2013(20675)
- 2012(19678)
- 2011(17602)
- 2010(18130)
- 2009(16906)
- 2008(17096)
- 2007(15759)
- 2006(13553)
- 2005(12457)
- 学科
- 济(75062)
- 经济(74979)
- 业(59045)
- 管理(57290)
- 企(49282)
- 企业(49282)
- 方法(34723)
- 数学(29809)
- 数学方法(29451)
- 财(22575)
- 农(21033)
- 中国(20806)
- 技术(18678)
- 制(16722)
- 业经(16478)
- 贸(15908)
- 贸易(15900)
- 学(15817)
- 易(15474)
- 银(14655)
- 银行(14627)
- 融(14476)
- 金融(14474)
- 地方(14386)
- 务(14130)
- 财务(14100)
- 财务管理(14058)
- 行(13931)
- 农业(13828)
- 企业财务(13367)
- 机构
- 大学(269261)
- 学院(268118)
- 济(113054)
- 经济(110670)
- 管理(102862)
- 研究(91793)
- 理学(87715)
- 理学院(86737)
- 管理学(85342)
- 管理学院(84805)
- 中国(71423)
- 京(56483)
- 科学(54795)
- 财(54616)
- 所(47249)
- 农(45548)
- 中心(42832)
- 财经(42606)
- 研究所(42467)
- 江(41698)
- 业大(38715)
- 经(38587)
- 北京(36029)
- 农业(35606)
- 经济学(34853)
- 范(34544)
- 师范(34227)
- 州(33322)
- 院(32504)
- 财经大学(31590)
- 基金
- 项目(172041)
- 科学(135790)
- 研究(126804)
- 基金(124401)
- 家(108306)
- 国家(107383)
- 科学基金(91740)
- 社会(80345)
- 社会科(76198)
- 社会科学(76176)
- 省(68039)
- 基金项目(65726)
- 教育(58972)
- 自然(58653)
- 自然科(57345)
- 自然科学(57326)
- 划(57158)
- 自然科学基金(56347)
- 资助(50746)
- 编号(50719)
- 成果(42743)
- 创(40878)
- 重点(39140)
- 部(38779)
- 创新(37373)
- 发(37226)
- 课题(35959)
- 性(33758)
- 教育部(33322)
- 国家社会(33086)
- 期刊
- 济(125428)
- 经济(125428)
- 研究(82116)
- 中国(54863)
- 财(43707)
- 农(41715)
- 学报(41116)
- 管理(38831)
- 科学(37747)
- 大学(31091)
- 教育(31059)
- 学学(29074)
- 融(29030)
- 金融(29030)
- 农业(27789)
- 技术(23365)
- 财经(21528)
- 经济研究(20179)
- 业经(20084)
- 经(18535)
- 问题(16962)
- 业(15866)
- 贸(15497)
- 技术经济(14609)
- 国际(14185)
- 科技(13832)
- 理论(12855)
- 版(12585)
- 世界(12352)
- 商业(12272)
共检索到409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君超
近年来,包容性创新的全球实践与研究热度不断提升。本文认为,包容性创新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是高成本、高消耗社会运行的替代性方案,也是市场进一步细分的必然产物,同时,教育及技能水平提升激发了全员创新的可能性和潜力。包容性创新的实践面临着一些共性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使包容性创新进入创新的主流价值、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包容性创新模式、构建完整的包容性创新政策链等。围绕这些问题,世界各国主要从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鼓励基于市场机制的包容性创新探索、为草根群体提供资源支持以及促进创新成果商品化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布局。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维和 向伟林
囿于资源限制和效率导向,传统市场营销战略过于关注特定目标市场的选择,从而忽视部分细分市场,产生先天性被市场或社会排斥的群体,缺乏甚至放弃对这些群体的包容。本研究基于文献及逻辑推演提出包容性营销的观点,激发受排斥人群主动积极地参与市场、融入市场甚至管理市场,进而促进其社会包容感知,强调“授人以渔”的方式替代传统“授人以鱼” 式的直接捐赠或简单的社会公益。基于营销创造价值的要求和核心,包容性营销策略聚焦企业价值输出、价值汲取和价值共创三个方面,以解释受排斥人群逐步融入市场的过程,正契合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包容内涵。本文提出包容性营销的驱动因素及相关策略对社会包容及企业声誉的正向预测,这对于营销范式创新和企业实践具有明显的参照价值和指导意义。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包容性营销无疑将是驱动包容性增长并最终社会福利的关键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荣怀
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对本次论坛我谈四点感想:一是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提升。教师们对教学问题的研究,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已经开始由过去单纯的经验总结逐渐向教学理性方向发展,并对教学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岳中刚 周勤
众筹融资的竞争优势源于其形成了社群化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并通过创意筛选和创新孵化机制促进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众筹融资依托互联网技术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渗透性和可及性,为数字化时代推动普惠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拓展了新途径。大众投资者的信息识别、众筹平台的规则设计以及监管机构的科技应用,构筑了新兴金融风险防范的多重协同治理体系。
关键词:
众筹融资 包容性创新 普惠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旭红 揭筱纹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4年中国区域包容性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并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包容性创新主体投入、环境投入、支撑条件投入、科技产出和社会产出五大综合评价指标,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包容性创新效率整体呈小幅增长状态,技术进步发挥主要作用;各地区包容性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布,且规模效率差异是造成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爱萍 常丹砚 蒯鹏
包容性创新因其对BOP群体的包容性而具有减贫效益。文章基于社会排斥理论和包容性理论分析包容性创新减贫效应的产生机理,运用中国30个省2006—2016年的数据,采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和工具变量法,对包容性创新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有显著的直接减贫效应,并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间接减贫;相较于城镇地区,包容性创新对农村地区的减贫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减贫效应 BOP群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纲 程洋洋 寇广增
情感分析关注具有情感倾向的评价性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情感分析按照粒度的不同分为三种:词汇情感分析、句子情感分析和文档情感分析。文中对句子情感分析及其关键问题进行介绍,首先简要描述句子情感分析的任务,然后介绍句子情感分析中主客观句分类方法及两种主观句情感分类方法——基于情感词的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最后对情感分析中的三个关键问题——词汇上下文极性判定、评价主题识别、意见持有者识别进行总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桂黄宝 张君 张媛媛
本文梳理了现有包容性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了包容性创新内涵,提炼了包容性创新特征,探索了国内外包容性创新的最新研究趋势,以期理清思路,为未来包容性创新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王胜宏 余云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赋能作用,提升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在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在生态旅游的资源功能、游客行为、环境承载力、空间管控、价值认知这5个方面有如下的工作需要开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庆红 李朋波
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更受瞩目。在新形势下,本文聚焦于我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回顾了国内外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当前得到重视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在理论的指导下归纳出我国企业进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时面临的关键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现实驱动 关键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华 艾洁 黄前峰
包容性创新本质上属于探索性创新,对生态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包容性创新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够显著降低生态文明,绿色创新在包容性创新与生态文明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即控制绿色创新后,包容性创新对生态文明的负向影响将显著增大。因此,政府应在促进包容性创新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加强绿色创新,推动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华 艾洁 黄前峰
包容性创新本质上属于探索性创新,对生态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包容性创新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够显著降低生态文明,绿色创新在包容性创新与生态文明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即控制绿色创新后,包容性创新对生态文明的负向影响将显著增大。因此,政府应在促进包容性创新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加强绿色创新,推动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刘明月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属于较不协调水平,且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梯式分布特点,依次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且在空间上总体呈逐步优化态势;经济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逐步缩小,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逐步扩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聪 申明浩
本文构建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的评价指标,并且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外贸包容性增长进程滞后于外贸规模的扩张速度,而且存在总体包容度偏低、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同时,地区外贸的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包括技术溢出效应、协同创新效应、竞争引致创新效应、知识积累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等。因此,我国应推动地区外贸发展由粗放的数量扩张型路径向包容的质量提升型路径转变,并且建立完善的地区外贸与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增强外贸包容性增长服务于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外贸包容性增长 创新能力 空间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