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5)
- 2023(10668)
- 2022(9613)
- 2021(9276)
- 2020(7773)
- 2019(18419)
- 2018(18512)
- 2017(35965)
- 2016(19581)
- 2015(22165)
- 2014(22259)
- 2013(21858)
- 2012(19633)
- 2011(17520)
- 2010(17573)
- 2009(15973)
- 2008(15334)
- 2007(13040)
- 2006(11206)
- 2005(9549)
- 学科
- 济(76679)
- 经济(76598)
- 管理(55894)
- 业(52732)
- 企(45014)
- 企业(45014)
- 方法(40310)
- 数学(35516)
- 数学方法(34844)
- 农(19047)
- 中国(18504)
- 财(17122)
- 学(16862)
- 业经(16391)
- 地方(14853)
- 理论(14726)
- 贸(12928)
- 贸易(12921)
- 农业(12691)
- 和(12619)
- 易(12531)
- 技术(12168)
- 制(11716)
- 环境(11523)
- 务(11283)
- 财务(11210)
- 财务管理(11191)
- 划(10688)
- 企业财务(10553)
- 教育(10504)
- 机构
- 大学(271711)
- 学院(271146)
- 管理(112659)
- 济(101774)
- 经济(99447)
- 理学(99000)
- 理学院(97941)
- 管理学(95841)
- 管理学院(95365)
- 研究(85264)
- 中国(61544)
- 京(57593)
- 科学(55367)
- 财(44423)
- 所(42289)
- 业大(41848)
- 农(41354)
- 研究所(38917)
- 中心(38603)
- 江(37500)
- 财经(36546)
- 北京(36303)
- 范(36099)
- 师范(35781)
- 经(33251)
- 农业(32446)
- 院(31209)
- 州(31178)
- 技术(29677)
- 经济学(29093)
- 基金
- 项目(192694)
- 科学(151315)
- 研究(140103)
- 基金(139035)
- 家(120946)
- 国家(119949)
- 科学基金(103742)
- 社会(85526)
- 社会科(80965)
- 社会科学(80940)
- 省(76135)
- 基金项目(74085)
- 自然(69791)
- 自然科(68218)
- 自然科学(68206)
- 自然科学基金(66934)
- 教育(65723)
- 划(64117)
- 资助(58611)
- 编号(58230)
- 成果(46323)
- 重点(42709)
- 部(41824)
- 创(40214)
- 发(40000)
- 课题(39783)
- 创新(37279)
- 科研(36938)
- 大学(36048)
- 项目编号(36017)
- 期刊
- 济(105384)
- 经济(105384)
- 研究(75394)
- 中国(47446)
- 学报(42571)
- 管理(40623)
- 科学(39572)
- 农(36888)
- 教育(33507)
- 大学(32049)
- 财(31934)
- 学学(30045)
- 农业(26303)
- 技术(25607)
- 融(18453)
- 金融(18453)
- 业经(18058)
- 经济研究(16794)
- 财经(16471)
- 图书(15418)
- 经(13844)
- 科技(13820)
- 业(13638)
- 理论(13613)
- 技术经济(13510)
- 问题(13408)
- 统计(12875)
- 实践(12748)
- 践(12748)
- 版(12082)
共检索到376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梅枝 张向前
包容型氛围是包容型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和关注。包容型氛围是一种关于"差异整合、决策兼容、雇佣公平"等组织特征的共享感知。目前,研究发现,包容型氛围能够积极影响个体工作态度、行为和绩效。基于研究回顾,本研究提出中国情境下包容型氛围"求和"与"存异"二维结构的独特内涵并尝试建构一个中国情境下的包容型氛围研究模型。本研究认为中国情境下包容型氛围可能通过知识共享和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绩效和个体绩效,又可能通过社会堕化降低团队绩效和个体绩效。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上述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东峰 何敏红
组织创新氛围是组织成员感受到的来自组织层面的对创新的支持程度。文章从组织鼓励、资源供给、领导支持、团队运作和员工发展五个维度构建了组织创新氛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组织创新氛围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组织创新氛围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娟 陈国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日益成为组织竞争的焦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动态能力之一。在链式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创造是个人、团队在公司与公司间分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多层次动态过程,涉及因素众多,结构复杂,组织和成员的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不仅会受到自身特征的影响,而且会受到所处链式产业集群网络的影响。如何准确把握这些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提高组织知识创造活动管理水平,进而获得较高绩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只有采用跨层次分析方法,才能更为科学地揭示出各层面因素与多层次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构建跨层次概念模型探讨个体层面、团队层面、组织层面和集群层面对多层次知识创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理论...
关键词:
链式产业集群 知识创造 创造氛围 跨层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志勇 张东娇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学校文化认同、组织文化氛围与教师满意度对学校效能影响效应的假设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学校文化认同、人本导向的组织文化氛围对学校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第二,学校文化认同、人本导向的组织文化氛围对教师的内在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第三,教师满意度在学校文化认同、人本导向的组织文化氛围到学校效能之间未发现起中介作用。这一研究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学校文化对于学校效能的影响效应,对提高学校的文化领导力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柏帅蛟 井润田 陈璐 李贵卿
企业必须持续变革以追求生存和发展,同时又面临变革失败率高的风险。而员工的变革承诺对组织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却少有研究关注变革氛围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变革承诺。本文基于激励理论视角,结合氛围、变革能力和信任的相关文献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于解释变革氛围感知和变革承诺的关系,以及变革能力评价和对领导的信任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6家实施"军民结合"战略的军工企业的47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感知到的变革氛围与其变革承诺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受到对领导的信任和组织变革能力评价的正向调节。文章结尾讨论了研究的意义、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柏帅蛟 井润田 陈璐 李贵卿
企业必须持续变革以追求生存和发展,同时又面临变革失败率高的风险。而员工的变革承诺对组织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却少有研究关注变革氛围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变革承诺。本文基于激励理论视角,结合氛围、变革能力和信任的相关文献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于解释变革氛围感知和变革承诺的关系,以及变革能力评价和对领导的信任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6家实施"军民结合"战略的军工企业的47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感知到的变革氛围与其变革承诺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受到对领导的信任和组织变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江茹 梁俊豪 沈洪洲 潘天瑶
个体创新是企业整体创新的基础,组织创新氛围的好坏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本文以组织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引入知识分享和知识整合,研究组织创新氛围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在中国情境下首创性地构建了以知识分享、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的个体创新行为模型,丰富和发展了创新行为的研究,同时还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指出未来可以实证验证该模型,以及继续深化组织创新氛围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梅枝 张向前
由于管理多样性发展,促使包容型氛围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还缺少包容型氛围与员工创造力的相关研究。基于社会交换视角,构建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的包容型氛围对员工创造力跨层次影响模型,以厘清包容型氛围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路径。通过对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113个团队380名员工进行调查,运用跨层次线性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包容型氛围与员工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共享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①包容型氛围对员工创造力不存在直接效应;②包容型氛围跨层次正向影响知识共享;③知识共享在包容型氛围与员工创造力间起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应搭建建言献策平台,构建人力资源公平系统、决策信息整合机制及知识共享平台等,为企业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包容型氛围 员工创造力 知识共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魏峰 王艺霏 李然
本研究基于"滴漏效应"视角,构建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探讨伦理领导对员工工作结果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上海五家高新技术企业团队的222名员工及74名直接领导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层伦理领导在高层伦理领导和员工公民绩效的正向关系间起着中介作用;关怀型伦理氛围对高层伦理领导与中层伦理领导的关系以及高层伦理领导通过中层伦理领导影响员工公民绩效的间接效应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高层伦理领导提升员工任务绩效的假设未得到支持。研究结论对发挥伦理领导的积极作用、提升员工工作结果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涛 杨慧瀛
基于23家企业及其628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公平和劳动关系氛围对员工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公平通过负向影响员工倦怠感间接对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关系氛围通过负向影响员工倦怠感间接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调节效应的路径分析表明劳动关系氛围通过强化组织公平对员工倦怠感的直接效应进而强化了其对工作绩效的间接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继伟 林强
中国组织情境中的差序氛围会对员工知识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Boostrap、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两个时点的699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中国文化情境下员工差序氛围感知与知识破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存在的被调节的双重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差序氛围感知与知识破坏负相关;内部人身份认知、职场妒忌分别在差序氛围感知与知识破坏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并且恶意归因会增强差序氛围感知对内部人身份认知的负面影响与职场妒忌的正面影响,同时,增强差序氛围感知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职场妒忌的中介作用进而对知识破坏的影响。上述发现有利于了解氛围感知影响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内在机理,启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行为与措施,促进组织内部知识资源流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羽蘅 高怡幸
文章基于自我决定和角色认同理论,通过对43家旅游企业的领导-员工配对调研数据的采集,构建了变革/交易型领导、组织差序氛围对员工亲环境行为影响的跨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对旅游企业员工亲环境行为具有正向作用,而交易型领导则相反;(2)心理授权与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变革/交易型领导与员工亲环境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组织差序氛围显著调节变革/交易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与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章的结论拓展了领导风格、组织氛围影响员工亲环境行为的跨层次理论与实证研究,并为推进旅游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实践提供了切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伊默 诸彦含 周婉茹 张昱城 刘军
在中国社会和组织中,"圈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团队差序氛围的普遍存在,它深刻影响着团队内成员的行为、人际互动规则及绩效表现,并成为当前组织行为领域研究的前沿主题。虽然已有研究开始探讨团队差序氛围的影响模式,然而目前关于团队差序氛围如何影响团队成员工作表现的相关研究却十分缺乏。本研究在权威关系模型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探讨团队差序氛围影响团队成员工作表现(工作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本文认为,团队差序氛围会通过上下级价值观匹配感知的中介作用,对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该间接影响过程会受到团队信任的调节。本文以59名主管和235名员工为对象,通过对两阶段主管—员工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支持了本研究的预期。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我们了解团队差序氛围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和组织公为行为的内在机理,指导管理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有效地管理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表现。
关键词:
团队差序氛围 上下级价值观匹配 团队信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弘钰 寇先柳
当前有关组织因素对越轨创新影响的研究较为薄弱,且既有研究更多基于组织创新氛围展开,而鲜少关注差错管理氛围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目的性工作行为理论,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学习目标取向为调节变量,构建差错管理氛围影响员工越轨创新的有调节中介模型。264名员工的两时点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差错管理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目标取向不仅正向调节差错管理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还正向调节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越轨创新的作用路径。以上研究结果开启了差错管理氛围与员工越轨创新关系的“黑箱”,丰富了越轨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拓展了目的性工作行为理论的应用范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泽县 王岳森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优投资与消费问题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本文以现代金融学的发展为背景,概述了最优投资与消费问题研究各个历史阶段,研究方法、代表人物及其成果,重点对国外最优投资与消费模型的研究动态作了详尽阐述。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的研究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