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2)
2023(4506)
2022(4025)
2021(3957)
2020(3356)
2019(7875)
2018(7971)
2017(14356)
2016(8400)
2015(9515)
2014(9704)
2013(9382)
2012(9226)
2011(8223)
2010(8603)
2009(8073)
2008(8440)
2007(7761)
2006(6989)
2005(6263)
作者
(27622)
(23359)
(22921)
(21801)
(14767)
(11571)
(10593)
(9107)
(8779)
(8640)
(8089)
(7999)
(7464)
(7450)
(7323)
(7264)
(6919)
(6792)
(6742)
(6603)
(6092)
(5810)
(5792)
(5351)
(5326)
(5229)
(5163)
(5155)
(4981)
(4949)
学科
(34040)
经济(33999)
管理(22182)
(19439)
(15847)
企业(15847)
方法(15026)
数学(12741)
数学方法(12388)
(10337)
地方(9365)
(9301)
中国(7789)
(7679)
业经(6779)
环境(6728)
理论(6491)
农业(6434)
(5754)
(5558)
(5133)
(5098)
贸易(5094)
地方经济(5034)
(4858)
(4711)
财务(4691)
财务管理(4675)
(4588)
金融(4585)
机构
大学(126698)
学院(125193)
研究(47266)
管理(43343)
(43196)
经济(42058)
理学(36783)
理学院(36200)
管理学(35032)
管理学院(34819)
中国(34269)
科学(33694)
(28990)
(26687)
(26584)
研究所(24586)
业大(21741)
中心(21227)
农业(21224)
(20581)
(20099)
(19173)
师范(18944)
北京(18342)
(16961)
(16314)
(16298)
财经(16061)
师范大学(15290)
技术(14815)
基金
项目(83752)
科学(63630)
基金(58478)
研究(57073)
(53326)
国家(52906)
科学基金(43186)
(33478)
社会(33441)
社会科(31459)
社会科学(31443)
基金项目(30864)
自然(29671)
自然科(28969)
自然科学(28956)
(28704)
自然科学基金(28374)
教育(26521)
资助(25082)
编号(22843)
成果(19910)
重点(19678)
(18039)
(17679)
计划(17346)
课题(16748)
科研(16263)
(16178)
科技(16044)
创新(15318)
期刊
(50860)
经济(50860)
研究(34561)
中国(27107)
学报(26737)
(24227)
科学(22949)
大学(19073)
学学(17921)
(16719)
农业(16706)
教育(16178)
管理(15185)
技术(11510)
(9442)
(8897)
金融(8897)
资源(8127)
(8096)
财经(7700)
统计(7533)
业大(7522)
图书(7338)
业经(6810)
问题(6740)
经济研究(6720)
(6664)
(6419)
技术经济(6415)
科技(6308)
共检索到191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晓东  韦朝阳  杨芬  
论文运用地球化学基线原理,以参比元素标准化法和累积频率曲线法分别计算包头市区、白云鄂博矿区土壤As、Cr、Cu、Ni、Pb、ZN的基线值。结果显示,白云鄂博重金属基线值普遍高于包头。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污染程度,以内蒙古背景值为标准时白云鄂博重金属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样品比例分别为包头的1.0、1.5、1.7倍,白云鄂博重金属污染显著高于包头;以基线值为标准时包头和白云鄂博样品重金属均以无污染和轻微污染为主,且样品所占比例相当,表明两区污染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使用厘定的基线值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反映了包头和白云鄂博重金属污染的实际人为输入,而使用内蒙古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则无法反映两地重金属自...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青山  马祥庆  王志勇  
采用全面踏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主要重金属矿区的尤溪铅锌矿、连城铅锌矿和连城锰矿不同片区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重金属矿区重金属污染极其严重,矿区中Mn、Zn、Pb、Cd最高含量分别达92 546、27 454、23 792和248 mg/kg,是对照区的几倍至上百倍。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按照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标准进行的污染评价表明:南方重金属矿区Zn、Pb、Cd均达到重度污染标准,污染程度表现为尤溪铅锌矿区>连城铅锌矿区>连城锰矿区。按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标准,福建连城铅锌矿、连城锰矿和尤溪铅锌矿的综合污染指数也达到重度污染标准,分别是重度污染临界标准的1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梦红  张晓君  卢杰  
从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泰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选取7种重金属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集,计算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并对新泰市农田土壤进行了分级和质量标准划分。通过采用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可对样本进行比较排序,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同时对新泰市农田土壤的污染情况作了具体分析,指出Zn和Cd的污染最为严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友进  韩国辉  余端  李燕  廖敦秀  谢永红  魏朝富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楠  闫秀荣  张立鹏  
近段时间以来,国人对环境的关注重点放在了空气污染上,雾霾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躲不开的存在。事实上,虽然雾霾污染严重,且具有频发性,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危害非常大,但比雾霾更可怕的是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开采、废气排放、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类活动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危及到土壤、水源、空气及人体健康。而且,重金属污染与雾霾相比,更具有隐蔽性与潜伏性,一般不易察觉,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重金属污染及其带来的危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铭  
2011年2月,《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通过,成为我国第一个"十二五"国家规划。《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亮  倪张林  莫润宏  屈明华  汤富彬  刘毅华  
【目的】研究云南、贵州和四川主产区核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食用核桃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云贵川核桃绿色食品生产和健康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贵川核桃主产区采集204批次核桃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样品中Pb、Cd和As进行测定,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核桃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并结合中国居民核桃的消费量和体质量信息,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健康风险模型对核桃中As、Pb和Cd的膳食风险和致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云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彤  刘明月  贾来  沈丹  
测定了长沙市各主要蔬菜基地生产的 13 个蔬菜种类 88 个样品中重金属铅、镉、铬、砷、汞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测蔬菜样品中,铬、砷、汞的含量未超标,尚未构成污染,但铅、镉污染严重,超标率分别为 60%和 51%.不同蔬菜种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不同地点的蔬菜重金属污染情况不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雷梅  郭立新  张山岭  
矿区自然分布的树木从环境中吸收重金属元素,并在形成层发育过程中将重金属元素储存在年轮中,通过分析年轮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可以半定量判定不同污染途径对年轮中重金属元素的贡献率,进而重现矿区环境变迁历史。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年轮化学在环境污染分析中的应用案例,针对影响年轮化学分析精度的各种环境因素,结合矿区污染特征,探讨了如何提高年轮化学在矿区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研究中的分析精度。随着年轮中重金属元素分析手段的不断改进,年轮化学将在矿区污染监测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润  吴晓芙  李芸  冯冲凌  李韵诗  
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超积累、本土和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类。超积累植物具有抗性强、耐受重金属浓度高和转移系数大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大多数超积累植物适生范围窄,生物量小、富集总量小,以至修复周期长。在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治理中,多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已成为新的关注点。为了发挥植物修复技术在重建植被与景观、控制水土流失、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功能,有必要扩大植物种类筛选与应用的范围。利用适生的本土先锋植物生长快的优势,结合用材、工业原料、药用、能源、景观等生态-经济型植物的功能构建复合植被群落,可望成为发展植物修复技术的新趋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青山  马祥庆  王志勇  侯晓龙  
采用全面踏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南平市城市垃圾填埋场重金属Mn、Zn、Pb、Cd、Cr、N i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埋2 a的垃圾填埋场重金属含量较低,填埋10 a的垃圾填埋场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垃圾渗滤液不同浸蚀时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浸蚀10 a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浸蚀2 a土壤的3.24-8.34倍,而浸蚀10a土壤重金属含量则是对照的4.1-9.83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中Zn、Pb、Cd、Cr含量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Zn、Cd含量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院  汪勇  胡洁  韩瑞超  林跃胜  徐仪红  苗雨青  吴立  
通过采集、测定升金湖沉积岩芯重金属含量,基于岩芯AMS~(14)C年代—深度模型,分析了升金湖1000 A.D.以来的重金属污染历史特征和可能来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富集系数法评价了升金湖流域不同历史时期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元素As、Mn、Pb、Cu、Zn、Cr、V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623.7、28.6、42.4、115.7、83.7、153.1和46.5 mg·kg~(-1)。随时间推移,升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RI)逐渐上升;1600 A.D.前元素As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轻微生态危害,1900 A.D.后上升为中等生态危害,元素Cu、Mn、Ni、Pb、Zn、V和Cr均为轻微生态危害;各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由大到小排序为As>Cu>Ni>V>Pb>Cr>Mn>Zn, As、Cu为主要贡献因子。1600 A.D.前元素As为轻度富集,人为污染小,1600 A.D.后呈中等偏强富集,人为来源占比显著增加;1600 A.D.前元素Cu波动变化,1600 A.D.后呈中等富集,人为来源占比增加;其余重金属Mn、Pb、Ni、Cr、Zn、V富集程度较小,1900 A.D.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来源。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600 A.D.前重金属主要为自然状态下沉积,1600~1900 A.D.为人类活动与自然沉积共同作用,1900 A.D.后人类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污染物排放、矿业开采、农业活动是重金属污染来源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以上研究,分析了升金湖流域未来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为长江下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征楷  毕春娟  陈振楼  王晓慧  王薛平  倪玮怡  
分析滴水湖及其周边沉积物中Hg、As、Cu、Cd、Pb、Zn和Cr等7种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As和Pb低于上海市潮滩背景值,Hg、Cd、Zn和Cr均高于潮滩背景值,50%样点的Cu高于潮滩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Cr的平均污染水平为偏中污染,Hg、Cd和Zn为轻度污染,As、Cu和Pb为清洁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重金属为中等生态风险,Hg和Cd是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Hg、Cu、Cd、Pb、Zn...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川  潘杰  牟新利  傅扬武  陈书鸿  周纬生  
对长江万州段沉积物进行采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沉积物中的Pb、Cu、Cr、Cd、Zn等重金属的含量,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结果表明:长江万州段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生态风险影响因子顺序为:Cd>Zn>Pb>Cu>Cr。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大小顺序为:Cd>Pb>Cu>Zn>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52.35,长江万州段大部分断面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彭自然  张饮江  杨杰  张剑雯  
分析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中Hg、Cu、Zn、Cd、Pb、Cr、As、Se等重金属(类金属)含量,结果表明,Hg为(0.35±0.17)mg/kg,Cu为(65.86±11.33)mg/kg,Zn为(190.9±28.9)mg/kg,Cd为(0.3585±0.0611)mg/kg,Pb为(32.50±11.04)mg/kg,Cr为(180.7±68.5)mg/kg,As为(10.8±5.5)mg/kg,S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