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
- 2023(3)
- 2022(3)
- 2021(5)
- 2020(5)
- 2019(20)
- 2018(12)
- 2017(20)
- 2016(19)
- 2015(20)
- 2014(8)
- 2013(18)
- 2012(7)
- 2011(7)
- 2010(7)
- 2009(4)
- 2008(3)
- 2007(1)
- 2006(1)
- 学科
- 济(110)
- 经济(110)
- 数学(106)
- 数学方法(104)
- 方法(104)
- 市场(16)
- 融(14)
- 金融(14)
- 产品(10)
- 易(10)
- 贸(10)
- 贸易(10)
- 工业(8)
- 投资(8)
- 期货(8)
- 货(8)
- 工业产品(7)
- 燃料(7)
- 燃料工业(7)
- 统计(6)
- 行(6)
- 金融市场(6)
- 银(6)
- 银行(6)
- 信贷(5)
- 理论(5)
- 贷(5)
- 中国(4)
- 保险(4)
- 券(4)
- 机构
- 学院(158)
- 大学(157)
- 济(87)
- 经济(87)
- 理学(65)
- 理学院(65)
- 管理(65)
- 管理学(57)
- 管理学院(57)
- 融(49)
- 金融(48)
- 经济学(39)
- 经济学院(35)
- 财(35)
- 金融学(32)
- 金融学院(31)
- 财经(30)
- 经(29)
- 中国(27)
- 研究(27)
- 财经大学(26)
- 工商(23)
- 统计(20)
- 中心(19)
- 京(19)
- 科学(19)
- 商学(17)
- 商学院(17)
- 天津(17)
- 津(17)
共检索到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龚金国 罗焱 龚晓岑 史代敏
为研究包商银行这类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对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本文提出Vine Copula SCCA半参数模型,基于2013—2019年我国上市银行数据构建银行业整体及三大类银行机构的联合预期损失分布,并计算联合预期亏损作为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该模型融入R-Vine Copula函数和半参数建模思想,放宽了传统SCCA模型关于风险相依结构和边际分布的假设,提升了国内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度的适应性,从而更加科学地测度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SCCA模型,Vine Copula SCCA半参数模型成功捕捉到包商银行两次延披年报和被接管所预示的潜在风险暴露危机,能更好地刻画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演变轨迹。本文给出更加合理的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为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风险防控以及相关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卓群 张涛
控制跨国风险传染,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是我国金融工作当前阶段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美、英、德、日五国股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参数C-Vine Copula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市场之间的相关结构和相关程度进行了测度研究。研究发现,危机前后五国市场相关结构发生变化,英国取代了德国,与其他国家相关性最强;中国始终处于同其他国家相关关系较弱的地位,并未因金融危机发生变化;欧美市场、亚洲市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割效应;各个市场间的变化对于坏消息的敏感程度高于好消息;危机后各市场的关联性有加强的趋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严防虚实倒挂、改善宏观调控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霞
文章在对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某种特定联合分布函数下变量模拟生成的方法,通过新旧方法在copula函数模型选择中的应用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基于新的变量模拟方法下的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模型的选择更加有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丹 谢民育 徐天群
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t-Copula模型对我国期货和现货的相依关系拟合得相对最好,这与我国期货成立初期不对称的相依关系不同的是,股指期货与股指收益之间存在对称的正相依性,并具有显著的厚尾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铮 王瀛
文章运用FIGARCH模型进行残差波动性的拟合,并将FIGARCH模型与时变Copula模型联合构建时变Copula-FIGARCH模型来计算动态套期保值率,同时运用VaR、ES风险管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长、短记忆Copula模型在不同风险情况下的套保效果各有优劣,但长记忆边缘分布的Copula模型有一定比较优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宋羚娜
在系统阐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关联性基础上,采用GARCH-Copula-Co VaR拓展模型测度我国各类影子银行机构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及其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证券类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其次是信托业,最后是民间借贷类机构。整体而言,各类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处于可控状态,但在2015年的股灾中,其风险溢出效应明显增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宋羚娜
在系统阐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关联性基础上,采用GARCH-Copula-Co VaR拓展模型测度我国各类影子银行机构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及其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证券类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其次是信托业,最后是民间借贷类机构。整体而言,各类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处于可控状态,但在2015年的股灾中,其风险溢出效应明显增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帅 李治章
依据2007-2017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数据,构建动态Copula-CoVaR模型,考量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传统金融市场存在双向净风险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溢出效应在逐渐增大;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存在不对称特征,影子银行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大,且这种冲击具有滞后效应。鉴此,监管部门应夯实金融体系运行基础,创新影子银行监管工具,完善其协调监管模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向飞 陈柳钦
本文首先介绍了投资组合理论与copula,然后给出基于概率的收益率等定义,建立基于概率的收益率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并给出具体解法,接着通过选取上证领先指数与深证领先指数2004年9月1日至2006年5月26日的日收盘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收益率(基于概率的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pápápá
关键词:
PVar VAR Copula 投资组合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尹向飞 陈柳钦
基于概率收益率与概率风险的定义,建立基于风险与收益率的投资组合模型,为了更好拟合联合分布,在具体解法中采用Copula函数来构造多个资产收益率的联合分布。由于不要求收益率服从维纳过程,因此基于Copula的Markowitz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具有更广的适用性。通过对上证领先指数与深证领先指数收盘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在收益率(基于概率ρ0的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
关键词:
PVar VAR Copula 投资组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丛文 闫世军
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持续扩张,其风险溢出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关注。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自身特点出发,基于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测度了各类型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整体以及局部动态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各类型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不尽相同,信托业风险溢出最大,其次为证券业,最后为民间借贷业;虽然整体风险溢出较小可控,但仍需防范;影子银行系统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差别较大,风险溢出由高到低依次为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和国有银行。本文结论对动态监管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稳健经营具有实证支持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丛文 闫世军
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持续扩张,其风险溢出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关注。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自身特点出发,基于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测度了各类型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整体以及局部动态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各类型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不尽相同,信托业风险溢出最大,其次为证券业,最后为民间借贷业;虽然整体风险溢出较小可控,但仍需防范;影子银行系统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差别较大,风险溢出由高到低依次为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和国有银行。本文结论对动态监管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稳健经营具有实证支持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凌遥 蒋晓泉 费紫微
在CoVaR风险度量框架的基础上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计提机制,旨在将风险溢出与资本计提挂钩。运用Copula-CoVaR模型测算商业银行对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考虑到额外的资本对溢出风险吸收作用,在控制每一家银行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一致的基础上确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进而确定对应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的计提比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波 任若恩
系统流动性风险指在短期债务展期或获得新的短期债务时,多个金融机构同时面临困难,造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普遍混乱的风险。它是一类具体的系统性风险,直接源于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不足。本文引入时变Copula模型研究系统流动性风险,刻画不同市场的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相关关系,并且运用边际预期损失比较它们对系统流动性风险的贡献。实证分析2005-2014年的中国货币市场,我们发现时变t Copula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相关结构,并且回购市场对系统流动性风险的贡献高于拆借市场。因此,当系统流动性风险增加时,中央银行应该优先增加在回购市场的资金投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培辉 尹成远 袁薇
本文基于扩展的时变Copula-CoVaR方法,研究2007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并使用前瞻CoVaR模型分析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保险业内部、保险业与其他金融子行业间具有显著的双向系统性风险溢出,且风险溢出呈现非对称性特征;保险业与证券业间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明显高于与其他金融子行业间的系统性风险溢出,银行业并不是金融业中对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大的子行业;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和2014年底至样本期结束,我国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明显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