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3)
- 2023(11818)
- 2022(10342)
- 2021(9793)
- 2020(8195)
- 2019(19093)
- 2018(19032)
- 2017(36127)
- 2016(19634)
- 2015(22115)
- 2014(22150)
- 2013(21919)
- 2012(20074)
- 2011(18170)
- 2010(18027)
- 2009(16414)
- 2008(15965)
- 2007(13964)
- 2006(12191)
- 2005(10731)
- 学科
- 济(76513)
- 经济(76414)
- 管理(57377)
- 业(52966)
- 企(45889)
- 企业(45889)
- 方法(37164)
- 数学(31389)
- 数学方法(30962)
- 学(20469)
- 财(19422)
- 中国(19198)
- 农(18914)
- 业经(17267)
- 理论(15579)
- 地方(14658)
- 和(13284)
- 制(13155)
- 贸(12828)
- 贸易(12821)
- 农业(12723)
- 易(12314)
- 务(12267)
- 财务(12204)
- 财务管理(12181)
- 技术(12123)
- 环境(11798)
- 企业财务(11612)
- 教育(11410)
- 划(11207)
- 机构
- 大学(285730)
- 学院(280375)
- 管理(111379)
- 济(105587)
- 经济(103153)
- 理学(97155)
- 理学院(96057)
- 研究(95431)
- 管理学(94071)
- 管理学院(93601)
- 中国(68678)
- 科学(63229)
- 京(61897)
- 农(49151)
- 所(48864)
- 财(47915)
- 业大(45821)
- 研究所(45021)
- 中心(42234)
- 江(39960)
- 北京(39154)
- 农业(39031)
- 财经(38754)
- 范(37373)
- 师范(36800)
- 经(35342)
- 院(34953)
- 州(32743)
- 经济学(31111)
- 技术(30342)
- 基金
- 项目(198280)
- 科学(154081)
- 基金(143329)
- 研究(140369)
- 家(126911)
- 国家(125875)
- 科学基金(107126)
- 社会(85373)
- 社会科(80670)
- 社会科学(80646)
- 省(77532)
- 基金项目(76402)
- 自然(73111)
- 自然科(71388)
- 自然科学(71367)
- 自然科学基金(70084)
- 划(65864)
- 教育(65059)
- 资助(59862)
- 编号(56272)
- 成果(45858)
- 重点(44575)
- 部(43114)
- 发(41211)
- 创(40977)
- 课题(39298)
- 科研(38518)
- 创新(38177)
- 计划(37277)
- 大学(37275)
- 期刊
- 济(113125)
- 经济(113125)
- 研究(81324)
- 中国(51990)
- 学报(51193)
- 科学(45423)
- 农(43814)
- 管理(43145)
- 大学(37753)
- 学学(35457)
- 财(35332)
- 教育(32945)
- 农业(30840)
- 技术(25156)
- 融(20202)
- 金融(20202)
- 财经(18767)
- 经济研究(17773)
- 业经(17543)
- 图书(16050)
- 经(15927)
- 业(15891)
- 科技(14524)
- 问题(14426)
- 理论(14034)
- 版(13694)
- 业大(13606)
- 技术经济(13053)
- 实践(13002)
- 践(13002)
共检索到402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闽
本文梳理了基于互惠公平和不公平厌恶公平偏好在委托多代理和团队激励契约方面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互惠公平对多代理人激励实验和收入对比效应实验的激励不足问题,对管理会计控制机制和组织行为学团队激励公平感的相关实验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此得出,在多代理人激励中存在纵向互惠偏好下的激励机制和横向不公平厌恶偏好下的激励机制,可以建立一个包含薪酬划分、绩效分配、业绩评价自主裁量权的实验框架。三个实验代表三种不同的激励契约,为研究两种公平偏好激励的相互作用、激励效力的比较、最优激励契约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公平偏好 激励契约 横向激励 纵向激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华 张好雨 柳瑞禹
在高管薪酬水平过高、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过大的背景下,从纵向公平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假设员工是具有嫉妒和自豪两种纵向公平偏好的风险规避者,设计了代理人具有纵向公平偏好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如下结论: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高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减小;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低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健柏 徐珊 刘笃池
借鉴F-S模型,将公平偏好理论融入到纳入股权激励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通过概率化模型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行分析,为研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害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结果表明:在双重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股权激励的引入使得经理人同时具备所有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能有效地激励经理人。并且,经理人的公平偏好感会使这种激励效果更加显著,一个具有较高公平偏好感的经理人愿意接受的股权比例也相对较高。在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中,给公平偏好的经理人授予适度的股权激励,使其与中小股东保持一致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抑制控股股东掏空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宋紫峰
本文报告了一个包含多个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实验,其特点在于委托人拥有是否公开合同信息的权利以及不同代理人的劳动生产率不同。通过对合同选择、执行和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委托人更倾向于在不同代理人之间隐藏合同信息或者提供更为相近的合同;委托代理双方的礼物交换效应非常明显,但是其程度受到纵向不公平、信息结构和竞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这些结果的根源在于部分经济个体表现出的公平考虑等社会偏好。这个结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合同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合同理论 委托代理 礼物交换 实验经济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晏艳阳 金鹏
文章基于国企委托人公平偏好的性质,将公平偏好模型拓展至隐性激励和显性激励并行的环境,研究了国企高管的最优激励组合。结果表明,为了降低高管收入分配不公平给政府带来的效用损失,同时避免因显性薪酬减少引起的效率损失,政府主管部门倾向于用隐性激励来替代显性激励,且用于替代的隐性合约随着这种公平偏好强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这表明使用隐性合约有利于在兼顾激励效率的基础上缓解政府的社会公平约束。但隐性合约的作用受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管贡献的主观评估能力,评估能力越低,政府薪酬规制政策的效果越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向秋华 黄健柏 钟美瑞
本文系统概述了自私自利假设下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产生的困惑和可控博弈实验对标准经济假设之下所做出预言的背离,从而提出改变传统的自私自利假设,把非公平规避、互惠偏好等社会偏好融入到标准经济模型中的思想。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行为激励契约或行为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在这种分析框架构建过程中,具体借鉴实验经济学、神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激励契约行为分析框架可以更好接近现实生活和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张舒
用行为博弈论方法建立同时考虑工作能力差异和公平偏好强度差异的团队模型,在风险规避条件下分析均衡努力和产出,并比较公平偏好和自利偏好情形的差异。研究发现,公平偏好会降低高能力者的努力水平同时会提高低能力者的努力水平,当员工能力大小比值大于其公平偏好强度比值的倒数时公平偏好能够帕累托改进团队生产,而风险规避一定会降低员工努力水平和团队产出。因此,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公平偏好都存在差异有利于提高团队绩效,应该搭档选择公平偏好强度小的高能力者和公平偏好强度大的低能力者,同时尽量选择风险规避度较弱者,组建工作团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跃平 刘荆敏
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研究是现代经济学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委托-代理激励理论中牵涉到人的利益冲突和不对称的信息问题。随着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飞速发展,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强 陈淼
医患之间的高度信息不对称性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现有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医患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式,针对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医疗激励机制,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本文考虑医方努力的不同动机,提出二维努力水平的概念,以医患双方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对患方就医过程中的医患博弈时序进行研究,在医方具有信息优势的条件下设计了不同情况下的医疗激励契约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医方的固定医疗收益、收益提成比例和二维努力水平等激励参数与医方努力产出的边际收支系数、医患双方的风险偏好程度以及随机因素的扰动程度等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蒲勇健 郭心毅 陈斌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与现实不符,行为人并非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还会关注收益的公平性。本文研究引入行为经济学中行为人具有公平偏好的研究结论,运用心理规律弱化理性假设,改进并构建新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代理人关注物质效用和公平分配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契约和激励效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会改变最优契约的报酬结构形式,影响激励的效率;在公平条件下建立的新互惠契约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并且是激励、保险、公平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契约。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公平偏好 契约理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梅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吉格迪 杨康
激励控制是确保项目工期、质量和成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传统的建筑项目激励模型多考虑的是一个或某两个目标的激励控制。有关多要素激励模型的研究尚不成熟。没有考虑到多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质量目标难以量化等。这容易导致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一些重要因素,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挣值管理(earned value method, EVM)中两个基本业绩测度,同时将质量因素量化,考虑多要素间的可替代性,建立了一个多要素委托代理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条件进行了说明。进一步给出了最优激励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模型的应用步骤。最后,进行了案例研究和数据模拟。
关键词:
多要素 委托代理理论 挣值管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施建刚 林陵娜 唐代中
现有知识共享激励研究大都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一假设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文将传统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相分离的激励模式转化为整合激励模式,运用博弈模型构建了基于横向公平偏好的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与数据模拟,结果表明: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均衡状态下,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对成员的知识共享努力水平具有互补性。知识共享风险成本较低(高)情形下,个体激励与横向公平偏好负相关(呈倒U型关系),团队激励与横向公平偏好正相关(呈U型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新平 胡明清 邓腾腾
考虑公平偏好的心理特征,本文将研发人员具有的横向公平偏好心理因素融入到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建立了基于业绩激励和创新知识产权激励的研发团队知识共享模型,分析了公平偏好心理对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代理人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促使具有自豪偏好的员工为本职工作付出更多努力,但降低了共享知识努力水平;在有限工作时间和精力情况下,公平偏好能够促使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为知识共享付出更多努力,提高团队协同效应;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公平感较弱,企业应加大业绩激励强度;倘若研发团队的公平感较强,企业则应加大创新知识产权的激励强度;当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的协同效应增强时,企...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协同效应 知识共享 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心毅 蒲勇健 张东风
传统激励理论依据代理人为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不能很好地解决保险代理的薪酬激励问题。行为经济学研究认为行为人并非纯自利的,在考虑自身物质收益的同时还会关注收入的公平性。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观点,构建考虑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保险代理人存在公平偏好时的激励机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会改变激励契约结构形式和激励效率,"互惠"是解决代理人道德风险、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利途径。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