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8)
2023(13539)
2022(11516)
2021(10327)
2020(8975)
2019(20296)
2018(19656)
2017(38502)
2016(21021)
2015(23192)
2014(23280)
2013(23329)
2012(21946)
2011(19882)
2010(19982)
2009(18693)
2008(18429)
2007(16749)
2006(14808)
2005(13409)
作者
(65178)
(54781)
(54772)
(52134)
(34859)
(26532)
(24796)
(21595)
(20528)
(19454)
(19015)
(17974)
(17623)
(17443)
(17305)
(16881)
(16761)
(16219)
(15767)
(15755)
(13932)
(13542)
(13324)
(12634)
(12429)
(12168)
(12075)
(11957)
(11159)
(10896)
学科
(106217)
经济(106120)
(61834)
管理(61426)
(49230)
企业(49230)
方法(44065)
数学(39145)
数学方法(38849)
(26247)
(25165)
中国(24255)
(22655)
地方(22359)
业经(19707)
(17956)
贸易(17952)
农业(17735)
(17384)
(17075)
财务(17056)
(17031)
财务管理(17021)
企业财务(16292)
环境(14556)
(14325)
(14281)
金融(14279)
银行(14263)
地方经济(14199)
机构
大学(315554)
学院(313884)
(139787)
经济(137120)
管理(116832)
研究(112057)
理学(101456)
理学院(100256)
管理学(98527)
管理学院(97976)
中国(83458)
科学(70617)
(65362)
(62591)
(61641)
(59335)
研究所(54280)
业大(51698)
中心(50026)
财经(49899)
农业(49742)
(46644)
(45363)
经济学(44740)
北京(40707)
经济学院(40301)
(39205)
(38563)
师范(38028)
财经大学(37019)
基金
项目(209987)
科学(164329)
基金(154985)
研究(143390)
(138646)
国家(137528)
科学基金(115886)
社会(94245)
社会科(89440)
社会科学(89408)
基金项目(82417)
(81332)
自然(76915)
自然科(75201)
自然科学(75172)
自然科学基金(73901)
(68982)
教育(64720)
资助(63580)
编号(54280)
重点(47933)
(46508)
(45773)
成果(43387)
(43311)
科研(41287)
创新(40683)
计划(40505)
国家社会(39809)
教育部(39287)
期刊
(153195)
经济(153195)
研究(89724)
学报(58427)
中国(58167)
(55545)
科学(50873)
(49230)
大学(42491)
管理(41230)
学学(41023)
农业(36795)
(28871)
金融(28871)
经济研究(26466)
财经(26035)
技术(23946)
业经(22752)
(22429)
教育(21861)
问题(20333)
(19727)
技术经济(17273)
(16263)
(16208)
统计(15695)
商业(15060)
业大(14662)
世界(14346)
(14292)
共检索到46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骆桢  张衔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持久性研究主题。但是,在当代经济增长文献中,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劳资关系却关注不多。这削弱了增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劳资关系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在一个由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发展而来的动态非均衡的一般增长模型中,遵循马克思经济学传统,将劳资关系纳入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劳资关系下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运动,并说明了不同类型的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应当构建合作高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以保证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成海  
文章针对我国"资强劳弱"的劳资现状,在劳动者占有资本的劳资合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将劳动力资本取代劳动力资本投入,以1990年为基年不变价格的实际GDP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数据,进一步利用希克斯中性技术条件下生产函数模型,估算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并通过OLS方法对变量进行实证回归分析,得出科学技术、资本及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都依赖于劳动力资本增长的基本结论,说明劳动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创新作用越来越明显。研究就此提出进一步提升劳动力资本在劳资关系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随着经济增长普遍经历了从冲突到和解的演化路径。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倒U型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从而证明了中国劳资关系从趋紧到缓和的趋势已经出现,并发现这一趋势不仅受到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还受工资增长速度、全球化程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实证分析说明,合理的政策调节可以促进劳资和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国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率大于9%,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解决了13.9亿人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比例低于7%。历经几十年的连续增长后,国内经济出现了某些减弱的迹象。尤其是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我国进出口总额迅速下降,经济增长随之放缓。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及时地扭转了经济增长下滑的局面,但却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例如通胀趋势凸显,房地产价格屡创新高,许多工业体系严重产能过剩等。所有的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指向了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以持续的问题。文章从资本和劳动力两个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展开探讨,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从而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苇航  武沛  
欧债危机持续升温,导致多数欧元区国家及其经济整体下行,全球经济增长也受到威胁。然而,曾经被视为"欧洲病人"的德国却在过去两年中逆势复苏,成为欧元区的领跑者,经济增速一度达到17年来最高值,失业人数也降至1991年来最低。不过,近期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德国经济环比收缩0.2%。2012年2月1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德国2012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0.4%。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德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并与欧债危机形成相互反馈的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秀丽  
将环境要素纳入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85个城市2003—2016年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并依据生态承载力分区,考察区域差异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要素替代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总体上,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生态承载力不同,环境规制通过环境要素替代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路径显著不同;生态承载力越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促进作用越小。据此,政策主张为:应基于生态承载力条件选择环境规制强度,且应激励创新,以促进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积极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向俊  任保平  
本文从结构转化视角分析"刘易斯拐点"和人口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通过对跨国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比率对资本形成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人口红利得以发挥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总抚养比提高不利于资本积累,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经验数据分析显示:经济结构转化,劳动力跨部门转移,是中国经济得以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高投资率是该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消失,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使新增劳动力明显减少;如果继续保持较高的资本形成率,资本进一步深化,将使资本边际报酬率快速递减,现有的高投资增长模式难以维持,中国经济将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绍东  安同良  
在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中,不合理的劳资分配关系削弱了对劳动要素的激励作用,广大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为此,文章以江苏省私营经济为例,从理论、实践和经验的结合上分析了建立分享型劳资关系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分享型劳资关系的政策主张和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目  赵先信  钟凯峰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杨目赵先信钟凯峰●中国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首次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建国以来,盲目追求高速度而导致的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鹤  易纲  宋国青  郑京平  樊纲  严瑞珍  王小鲁  贺力平  张平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20年高速增长,未来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1996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风波之后,国际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方面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了深入探讨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问题,北京国民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本文旨在评价改革 2 0年来经济增长的整体状况 ,从生产要素、制度变革、结构变动、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高速增长的原因 ,判断这些因素的剩余潜力 ,研究制约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 ,从而对中国在今后 2 0年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作出判断。本文认为 ,资本形成加速对过去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更重要的贡献来自制度变革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方式转换的挑战 ,今后 2 0年经济可能保持平均 6 4%的中高速度增长 ,但这取决于若干深层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中国的快速人口转变形成了"未富先老"特征,因而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面临第一次人口红利过早消失、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发困难和养老资源不足等挑战。本文旨在揭示,中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是人口问题,更是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问题。只有正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才可能找到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正确途径。本文归纳相关国际经验和教训,提出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通过制度调整提高养老能力和未来储蓄率的可持续性,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婧  邢向阳  郝索  
针对一些学者们研究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TFP增长出现严重下滑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性持怀疑态度,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矛盾,文章延续李宾,曾志雄(2009)的资本存量测算方法,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1978~2007年期间TFP增长进行了再测算及分解。对TFP进行精确测算是研究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从TFP低速增长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怀疑关键在于资本存量和TFP测算方法上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