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0)
2023(2792)
2022(2366)
2021(2091)
2020(1860)
2019(4241)
2018(4080)
2017(8308)
2016(4467)
2015(4953)
2014(4948)
2013(4946)
2012(4394)
2011(3870)
2010(3847)
2009(3661)
2008(3684)
2007(3163)
2006(2883)
2005(2618)
作者
(11622)
(9777)
(9659)
(9242)
(6099)
(4662)
(4454)
(3915)
(3631)
(3603)
(3256)
(3244)
(3103)
(3100)
(3010)
(2919)
(2895)
(2838)
(2817)
(2648)
(2420)
(2411)
(2351)
(2213)
(2207)
(2121)
(2111)
(2082)
(1898)
(1888)
学科
(21233)
经济(21212)
(18675)
管理(16443)
(15481)
企业(15481)
方法(10159)
数学(9059)
数学方法(9023)
(7858)
中国(6904)
(5872)
财务(5869)
财务管理(5863)
企业财务(5690)
(5628)
地方(5156)
(5015)
劳动(4998)
农业(4409)
(4122)
贸易(4121)
(3958)
业经(3873)
(3563)
(3345)
金融(3345)
地方经济(3311)
(3262)
银行(3256)
机构
大学(63014)
学院(62386)
(29331)
经济(28820)
管理(25952)
理学(22882)
理学院(22658)
管理学(22327)
管理学院(22226)
研究(19586)
中国(16049)
(13448)
(12216)
财经(11040)
科学(10602)
(10061)
(9587)
经济学(9559)
中心(9149)
(8751)
经济学院(8609)
研究所(8562)
财经大学(8315)
业大(7871)
(7809)
北京(7701)
(7516)
师范(7464)
商学(7449)
商学院(7390)
基金
项目(41934)
科学(34252)
基金(32100)
研究(30738)
(27115)
国家(26893)
科学基金(24017)
社会(21765)
社会科(20718)
社会科学(20715)
基金项目(16981)
(15971)
自然(14923)
自然科(14647)
自然科学(14645)
自然科学基金(14402)
教育(14113)
(13369)
资助(13324)
编号(11508)
(9670)
成果(9324)
重点(9243)
(9086)
国家社会(9064)
(9031)
人文(8798)
教育部(8740)
创新(8491)
(8190)
期刊
(30021)
经济(30021)
研究(18246)
中国(13563)
(10736)
管理(9647)
科学(8188)
学报(7765)
(7257)
金融(7257)
(6848)
大学(6290)
学学(5984)
财经(5713)
经济研究(5128)
(4909)
技术(4757)
教育(4696)
业经(4607)
农业(4360)
问题(4064)
商业(3467)
(3409)
统计(3313)
国际(3259)
理论(3255)
(3253)
技术经济(3220)
会计(2924)
实践(2855)
共检索到9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光青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制度下劳动关系的特质。本文从市场经济国家中劳资关系的冲突、对抗到合作、双赢的变动现象切入,提炼分析其背后理论认识的演进和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启示当下应对中国市场经济实践中劳动关系的变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华  孙殿明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而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就必须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对劳资关系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目前阶段,针对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和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我们必须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和统一,并以此为指导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而要做到将公平与效率并重和统一起来并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政府、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法规,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要转变发展观念,劳动者要转变观念和提高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小林  
中国的劳资关系失衡,主要表现是雇主主导劳动市场,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劳资纠纷快速增加。同时,劳资协调机制滞后于私营部门和改制企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加快完善劳资协调机制任务的紧迫性在不断提升。解决这个问题,既需完善政府、工会、雇主组织的职能和组织建设,也需要调整或校正存在于政府和工会某些部位中的不当目标和行为。治理失衡的劳资关系,首先要完善“吏治”。发展企业外的区域/行业性集体谈判机制,对于完善私营部门工会的维权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修改《劳动法》和配套法规的有关条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容  
二战后,在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下,日本企业与员工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共同分担经营风险、分享盈余利润,形成了一种"利益一致型"劳资关系。但近十几年来,长期的经济停滞迫使企业普遍采用了强制性解雇、短期雇佣和成果主义考核等管理措施,破坏了传统劳资关系的长期性与稳定性,淡化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心,劳资对立的趋势日渐凸显,双方利益由一致逐步走向分化。劳资关系将由"利益一致型"演进为在对立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制衡的"利益协调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健西  郝辽钢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协调措施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软件分析调研数据,得到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的基本状况。进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诱导产生劳资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辉  王忠郴  
劳资关系的协调问题是当前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基于和谐理论对劳资冲突的"萌发、酝酿和爆发"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并构建了劳资关系协调预警机制,从而为劳资关系的和谐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有效减少劳资争议,避免劳资双方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邵洁笙  吴江  
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及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在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力量对比悬殊,使得劳动者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劳资冲突日益复杂和尖锐。政府作为第三方,是劳资关系的重要制衡力量,在协调劳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现状及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今后的对策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峰  
马克思提出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者拥有劳动力产权,在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双方进行等价交换。但是进入生产过程后,资方取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权,劳动力产权残缺导致了工人没有剩余产品的索取权,劳动者利益受损。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劳动力产权残缺的根源。劳动力产权残缺的思想对于中国调节收入分配,发挥工会作用协调劳资利益关系,健全劳动力市场等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俊冲  
近年来,我国的三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飞速发展,作为人们的择业热点,三资企业吸引了众多的求职者。但是由于发展迅速,管理措施跟不上,最近三资企业劳资纠纷频频见端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三资企业职工怠工、停工、罢工、上访事件屡屡发生,在我国三资企业较多的深圳市,仅1993年上半年,市劳动局就接待劳资纠纷上诉案2353人次,集体上访195批,586人次,处理停工、罢工事件10宗,4135人次。劳资关系紧张,影响较坏,其结果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的管理、监督、检查、协调三资企业的劳资关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三资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俊冲  
试论协调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的有效途径俊冲最近三资企业劳资纠纷频频见端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三资企业职工怠工、停工、罢工、上访事件屡屡发生。在我国三资企业较多的深圳市,仅1993年上半年,市劳动局就接待劳资纠纷上诉案2353人次;集体上访195批,5...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特伦斯·麦克唐纳  
文章在SSA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环境因素对劳资关系产生的影响,指出由于环境负价值的生产,劳动者相对地位的变化取决于其分配到的正价值比重与其分担的环境负价值比重的对比。二者的差额一方面受价值分配制度影响,另一方面受环境保护制度影响。全球新自由主义SSA阶段下的环境负价值分担机制使劳动者地位进一步恶化。新的制度变革应一方面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在正价值分配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劳动者分担的负价值比例不高于其分配到的正价值比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燕东  
中小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历来比较突出,而且由于劳工的弱势地位、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管理水平的落后以及缺乏工会维权和政府劳动管理的有效约束等原因,中小企业的劳资矛盾不能被纳入制度化的管理和协调体系。本文认为充分发挥基层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劳资关系中的难点问题,但这还有赖于在政府劳资关系管理、工会职能的发挥以及雇主的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实质性改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锐敏  董念念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由政府部门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成市场调节为主,作为一种劳资力量平衡及平等对话的机制,工资集体协商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武汉市部分民营企业的调查,发现实质性工资集体协商可显著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积极劳资关系气氛中度正相关;而形式化工资集体协商显著降低员工的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消极劳资关系气氛高度正相关;双组织承诺在工资集体协商与劳资关系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一瑞  于璐  
集体协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预防劳资矛盾,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上海市闵行区人社局会同区总工会、区企联、区工商联等劳动关系三方,加大力度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6月底,全区集体合同覆盖企业9974户,覆盖劳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明  
当前,我国传统劳动关系已经演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我们要超越传统观念的种种束缚,正视改革开放过程中尖锐的劳资关系矛盾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体分化的现实,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健全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