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9)
- 2023(10214)
- 2022(8606)
- 2021(7916)
- 2020(7058)
- 2019(16606)
- 2018(16809)
- 2017(32808)
- 2016(18213)
- 2015(21050)
- 2014(21632)
- 2013(21181)
- 2012(19517)
- 2011(17577)
- 2010(18039)
- 2009(16848)
- 2008(16785)
- 2007(15420)
- 2006(13262)
- 2005(11828)
- 学科
- 济(76347)
- 经济(76263)
- 管理(52791)
- 业(51985)
- 企(42320)
- 企业(42320)
- 方法(39766)
- 数学(35744)
- 数学方法(35134)
- 农(21331)
- 财(21110)
- 中国(20231)
- 学(16325)
- 制(15120)
- 业经(14628)
- 农业(14110)
- 地方(13996)
- 理论(13784)
- 务(13694)
- 财务(13637)
- 财务管理(13602)
- 贸(13587)
- 贸易(13584)
- 易(13136)
- 企业财务(12878)
- 银(12020)
- 银行(11985)
- 和(11508)
- 融(11478)
- 金融(11470)
- 机构
- 学院(265192)
- 大学(264660)
- 济(105195)
- 经济(102742)
- 管理(101630)
- 理学(87677)
- 理学院(86713)
- 研究(86581)
- 管理学(84746)
- 管理学院(84295)
- 中国(66183)
- 京(56189)
- 科学(55148)
- 财(48652)
- 农(47616)
- 所(45141)
- 业大(41779)
- 研究所(41105)
- 江(40642)
- 中心(40606)
- 财经(38694)
- 农业(37691)
- 北京(35386)
- 经(34940)
- 范(34413)
- 师范(34012)
- 州(32191)
- 经济学(31993)
- 院(30851)
- 技术(29803)
- 基金
- 项目(174440)
- 科学(135822)
- 研究(125142)
- 基金(124721)
- 家(108955)
- 国家(108075)
- 科学基金(91897)
- 社会(76843)
- 社会科(72680)
- 社会科学(72657)
- 省(69682)
- 基金项目(65376)
- 自然(60711)
- 教育(59811)
- 自然科(59375)
- 自然科学(59358)
- 划(58591)
- 自然科学基金(58268)
- 资助(53399)
- 编号(52334)
- 成果(42867)
- 重点(39410)
- 部(38371)
- 课题(36585)
- 发(36507)
- 创(35768)
- 科研(33819)
- 创新(33416)
- 教育部(32564)
- 大学(32466)
- 期刊
- 济(113289)
- 经济(113289)
- 研究(72563)
- 中国(53605)
- 学报(43817)
- 农(42751)
- 财(39402)
- 科学(39051)
- 管理(35913)
- 大学(32706)
- 学学(30874)
- 教育(30815)
- 农业(28415)
- 技术(25469)
- 融(23080)
- 金融(23080)
- 业经(19175)
- 财经(19112)
- 经济研究(18430)
- 经(16331)
- 统计(16158)
- 业(15478)
- 问题(14921)
- 策(14447)
- 技术经济(13784)
- 版(13583)
- 决策(13255)
- 商业(12716)
- 理论(12261)
- 图书(12158)
共检索到387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志刚 何飞
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关系而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人的社会本质及其自由价值的实现场所。就劳资关系本质而言是一种共同体关系,冲突与合作是不同治理模式下的表现形式。本文从共同体理论出发,分析劳资关系的共同体特征,指出劳资双方之间的合作应从文化、政治、管理、经济4个方面入手,构建共同体下层次清晰、权责明确的劳资关系治理框架。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共同体 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正喜 李敏
本文认为,工资集体协商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劳资冲突解决机制。资方在解决矛盾和冲突主要有三种战略选择,在实践中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表现为多种类型。这意味着集体谈判只是劳资间解决冲突并追求共同利益的机制之一。对政府而言,公共政策的作用是为工人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对是否利用集体谈判来解决冲突并追求与雇主相同的利益做出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王媛媛
"苹果-富士康模式"不仅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模式的缩影,也是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反映。从"技术-技能-劳资关系"的研究思路看,资本控制下的劳资关系可以概括为"资本控制型"、"资本-劳动共享型"和"资本-劳动松散型"三种类型。"苹果-富士康模式"中的劳资关系,是这三种劳资关系模式的复合体,富士康企业的工人受到双重资本力量的控制,处于劳动力市场的最底层。改变这一模式的出路不能单纯依靠产业升级和教育提升,必须走产业升级、教育提升和劳资关系协调发展的协同创新之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秦臻
众包是本轮数字化浪潮中兴起的新型分散化组织方式。以数字平台作为关键技术基础,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众包模式,即发包企业以平台企业为中介将工作任务外包给大众,或者平台企业自身作为发包方将工作任务外包给广泛的个体化数字零工。众包模式促进了灵活雇佣的演进,在不同维度上深化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在金融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之下,相应的劳资矛盾治理面临着更为深刻的内在困境。众包模式内含着提高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和提高自由职业者的劳动自主性等积极因素,并成为我国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脱贫以及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新征程中,我国应当充分认识和把握资本在这种新型组织方式中的运动规律,发挥众包模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根本上推进相关灵活用工问题治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
众包 分散 灵活 劳资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艳芳
师生关系深刻影响着教学活动,不过近年来许多基于师生关系对峙模式的教学改革收效甚微,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如填鸭式教学法等弊病。师生关系共同体模式基于实践论的知识观,教师和学生都被看作是共同体内的共同学习者,他们共同探索知识,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同时又是情境之中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实践论知识观 共同体 教学活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勇 林源源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回报率要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进一步分析后本文认为“回报效应”将呈现三种趋势:“回报效应”越来越低;更多地体现为“硬”技术进步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生活部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消费 回报效应 岭回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张治栋
本文构建了包括城市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社会角度的失业率指标,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劳资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考察变量,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特定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第二产业和建筑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工资增长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效应,在建筑业存在比第二产业更显著的揭示了通过提高工资改善劳资关系的经济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黎智俊
信用共同体在改善弱势经济体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破解金融支农瓶颈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推广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十分必要。对农村信用社和借款企业关于构建信用共同体的博弈分析表明,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利益共享机制的设计是信用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应挖掘并整合各方信用资源,明晰各方责任和权利,科学评价并动态调整信用共同体信用等级,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促进信用共同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用共同体 贷款模式 博弈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颖
劳资合作与冲突是劳资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协调劳资关系的主要目的便是实现劳资合作与共赢。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劳资冲突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呈现倒U型曲线形式。在近10年来的中国,劳资纠纷案件有所下降,员工讨薪成功率有所攀升,"民工荒"现象开始在局部地区的部分行业出现,这引导我们思考中国的劳资关系变化轨迹是否也遵循西方国家规律的问题。为此,本文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出劳资冲突确实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劳资争议案件的指标存在高估与低估劳资冲突的可能,以及劳资关系和谐的标志还包括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所以本文认为我国劳资关系的转折点虽有到来的迹象...
关键词:
劳资关系 转折点 劳资争议案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特伦斯·麦克唐纳
文章在SSA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环境因素对劳资关系产生的影响,指出由于环境负价值的生产,劳动者相对地位的变化取决于其分配到的正价值比重与其分担的环境负价值比重的对比。二者的差额一方面受价值分配制度影响,另一方面受环境保护制度影响。全球新自由主义SSA阶段下的环境负价值分担机制使劳动者地位进一步恶化。新的制度变革应一方面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在正价值分配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劳动者分担的负价值比例不高于其分配到的正价值比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金华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以劳资关系为核心的农民工问题,正在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经济和谐发展。,但我国劳动法律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提供的保护存在不足。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劳资关系权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法 劳动权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中
我国一些城市创新举措,以培育终身教育共同体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在扩大教育供给、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终身教育共同体的优势在于:通过政府主导和社区治理,凝聚广泛共识,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激发社会积极履行教育责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以及人对社区的归属感。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分析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模式和特征,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将有助于破解实践瓶颈、推动经验的提炼与分享。
关键词:
终身教育共同体 终身教育体系 模式 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丽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其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课上与课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机链接,使课堂教学成为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课堂教学模式 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剑波
区域劳动教育共同体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推进劳动教育的利益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利益共享三类核心要素构建出的责任共同体、实践共同体、育人共同体。以区域劳动教育“1+1+N”实践模式为例,借助多主体共商,构建区域劳动教育责任共同体;依托项目共建,打造区域劳动教育实践共同体;贯彻利益共享,铸就区域劳动教育育人共同体,为区域推进劳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寒英 李晓园 何薇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否。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入手,借鉴"5×1"系统分析模型理论,勾勒出民营企业应有的和谐劳资关系模型,并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和谐 劳资关系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