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0)
- 2023(6763)
- 2022(5438)
- 2021(4771)
- 2020(4215)
- 2019(9359)
- 2018(9243)
- 2017(18526)
- 2016(9784)
- 2015(10759)
- 2014(10683)
- 2013(10842)
- 2012(9679)
- 2011(8226)
- 2010(8570)
- 2009(8415)
- 2008(9136)
- 2007(8506)
- 2006(7460)
- 2005(6959)
- 学科
- 业(72919)
- 企(69193)
- 企业(69193)
- 管理(52310)
- 济(51959)
- 经济(51894)
- 业经(24217)
- 方法(23201)
- 财(21783)
- 农(19625)
- 务(18720)
- 财务(18716)
- 财务管理(18705)
- 企业财务(17787)
- 数学(15827)
- 数学方法(15788)
- 农业(15598)
- 技术(15384)
- 策(12145)
- 企业经济(11941)
- 划(11439)
- 制(11329)
- 中国(11054)
- 经营(10994)
- 技术管理(10923)
- 和(10605)
- 理论(10159)
- 体(9838)
- 体制(8893)
- 决策(8796)
- 机构
- 学院(151295)
- 大学(143667)
- 济(69899)
- 经济(68880)
- 管理(67199)
- 理学(57593)
- 理学院(57146)
- 管理学(56633)
- 管理学院(56364)
- 研究(40804)
- 中国(35775)
- 财(33959)
- 京(28772)
- 财经(27001)
- 经(24437)
- 农(24080)
- 江(23776)
- 科学(21596)
- 商学(21009)
- 商学院(20834)
- 经济学(20794)
- 所(19917)
- 业大(19690)
- 财经大学(19568)
- 经济学院(18847)
- 农业(18772)
- 经济管理(18699)
- 中心(18566)
- 州(18516)
- 北京(17776)
- 基金
- 项目(91972)
- 科学(75546)
- 研究(69789)
- 基金(69276)
- 家(57855)
- 国家(57210)
- 科学基金(52501)
- 社会(47650)
- 社会科(45288)
- 社会科学(45277)
- 省(36989)
- 基金项目(36935)
- 自然(33095)
- 自然科(32337)
- 自然科学(32330)
- 自然科学基金(31873)
- 教育(30619)
- 划(28579)
- 业(28109)
- 资助(27470)
- 编号(27409)
- 创(23154)
- 部(20641)
- 创新(20516)
- 成果(20480)
- 制(19974)
- 国家社会(19712)
- 重点(19665)
- 发(19554)
- 人文(19020)
共检索到227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高宇
从劳动力产权与资本产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必须在企业内部妥善安排劳资双方权利对称的位置,兼顾好双方利益。这对实现对二者的最优激励与约束,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芝洲
当前,雇佣劳动形式在我国逐渐成为主要的形式,而劳资关系也日益成为影响企业效率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劳资冲突不仅造成"工时的浪费"、"工作努力的浪费"以及员工道德风险的增加,甚至可能造成员工退出合作,给企业带来内部组织成本的大幅提升,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受损。因此,培育、构筑和谐的劳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企业必须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努力。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和谐 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萍
劳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领域里较核心与重要的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劳资理论及其理论嬗变的研究,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尽管马克思劳资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学军 李黎青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也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但是,时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却同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一样不断扩张。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不规范、劳动保障不全面、工会组织不健全、克扣工资等问题,日益困扰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揭示制约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性的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能不说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私营企业 劳资关系 特点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刘文佳 孙茂藩 沈雨欣
国外学者对劳资和谐问题有着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似乎局限于法学领域,鲜有从经济学和财务学角度进行分析。以上海望春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对象,分析了望春花停工事件对企业短期和长期价值的影响。首先采用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方法,对望春花停工前后公司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停工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影响;然后通过停工发生日和复工日前后短期的市场超额累计回报率指标分析市场对停工的反应。结果表明,停工在短期内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并且市场能够及时对停工事件做出反应。但从长期来看,停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停工 企业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宏中
该文基于我国外资企业劳资关系外源性、嵌入性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与外资企业劳资关系的演进机理,系统探讨了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演变发展的两个阶段中外资企业劳资关系的状况和特点,并从政府规制和企业两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外资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外资企业 劳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小明 徐凯
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正处于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其内部的劳资关系存在着失衡的问题。公平、合理的劳资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利于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使社会得以良性运行。当前,政府应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公正 劳资关系 价值理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晓梅 宋春艳
随着吉林省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也不断出现。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对立是由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各级地方政府对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宏观调控与执法监管不足,吉林省私营企业中的工会组织不健全、组织运作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在一些企业中企业主和工人素质偏低,是吉林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矛盾的其他原因。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虽然有对立性,但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我国私营企业关系性质的新特点是促进吉林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政府应当在解决劳资矛盾中发挥有效监管作用;私营企业的工会要增强独立性和广泛性,切实维护好工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主和工人的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快协调劳资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建设,搭建劳资双方平等协商的平台。
关键词:
吉林省私营企业 和谐劳资关系 工会 政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金华 孙殿明
本文从政府税收支持角度入手,经过分析认为,国家税收支持政策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非公企业 劳资关系 税收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寒英 李晓园 何薇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否。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入手,借鉴"5×1"系统分析模型理论,勾勒出民营企业应有的和谐劳资关系模型,并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和谐 劳资关系 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香龙 石俊华
针对我国私营企业招工难以及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等问题,文章提出私营企业需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从主体上看,需要政府、资方和劳方的整体推进;从逻辑上看,需要理念、制度、机制等方面的逐层推进;从运行机制上看,则需要内生需求和外部压力共同推进。
关键词:
用工荒 私营企业 劳资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武强 卢荣秋
产权关系决定着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单一的资本产权及由此所形成的生产关系是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调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关键在于突破原有单一的资本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全体生产要素所有者联合体与劳动者集体联合体有机结合的联合产权制度,形成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全体劳动者共享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叶磊 符建军
今年,江苏省泰兴市劳动监察大队大力推行"先谈后查、先软后硬"的"企业约谈"工作法。"企业约谈"是指在接收到投诉举报后,市劳动保障监察员主动与涉案单位进行联系,约见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劳资负责人,通过面对面交流向用人单位负责人了解案件情况、分析矛盾焦点、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出化解矛盾纠纷的建议并听取用人单位的陈述和申辩,最后达成劳资双方均能接受的协议。实现了便捷高效地成功钝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传淇
劳资关系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以及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劳动者的利益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得到保障,劳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军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本文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变迁的规律,并从博弈论、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内外部和谐机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延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