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9)
2023(2962)
2022(2488)
2021(2414)
2020(2081)
2019(4818)
2018(4700)
2017(10224)
2016(5788)
2015(6755)
2014(6416)
2013(6452)
2012(5784)
2011(4812)
2010(4841)
2009(4778)
2008(4950)
2007(4619)
2006(4242)
2005(3976)
作者
(13936)
(11800)
(11230)
(11112)
(7357)
(5485)
(5142)
(4337)
(4222)
(4209)
(4080)
(3920)
(3907)
(3715)
(3447)
(3440)
(3439)
(3401)
(3379)
(3363)
(2844)
(2793)
(2746)
(2741)
(2590)
(2585)
(2547)
(2459)
(2403)
(2359)
学科
(26162)
管理(23823)
(23528)
企业(23528)
(21585)
税收(20153)
(20028)
经济(19994)
(19984)
(18066)
(12889)
财务(12885)
财务管理(12865)
企业财务(12485)
方法(11824)
数学(10878)
数学方法(10831)
中国(7275)
(5806)
劳动(5789)
(5263)
(5175)
公司(5123)
财政(4721)
(4202)
(4041)
(4016)
体制(3960)
农业(3911)
业经(3878)
机构
学院(76326)
大学(76199)
(34249)
经济(33757)
管理(30757)
(27132)
理学(27088)
理学院(26905)
管理学(26605)
管理学院(26463)
研究(19893)
财经(19572)
(17855)
中国(17444)
财经大学(14712)
(14483)
(11410)
经济学(11379)
(11180)
经济学院(10469)
(10321)
商学(9670)
商学院(9605)
(9595)
科学(9562)
北京(9227)
中心(8838)
税务(8770)
(8459)
研究所(7853)
基金
项目(44313)
科学(35702)
基金(34708)
研究(32873)
(28677)
国家(28440)
科学基金(25881)
社会(22687)
社会科(21678)
社会科学(21674)
基金项目(18335)
自然(16404)
自然科(16096)
自然科学(16093)
自然科学基金(15830)
(15366)
资助(15359)
教育(15220)
编号(13507)
(12876)
成果(11929)
(10923)
(10856)
教育部(10139)
人文(10057)
国家社会(9664)
项目编号(9657)
(9489)
大学(9442)
重点(9152)
期刊
(34190)
经济(34190)
研究(28639)
(24898)
(15454)
(15154)
中国(14049)
税务(13430)
管理(11532)
财经(9844)
学报(9287)
(8237)
财会(7799)
大学(7419)
学学(7255)
科学(7187)
会计(6894)
(6792)
金融(6792)
经济研究(6561)
(5311)
会通(4999)
通讯(4999)
国际(4739)
技术(4406)
问题(4317)
(4209)
(4209)
涉外(4209)
(4192)
共检索到120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书军  刘星  傅蕴英  
本文以2003—2006年度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劳动雇佣与税负关系进行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在控制了相关企业特征变量后,实证结果表明:表征雇佣的绝对规模、增量规模、雇员销售密度与公司实际税负负相关,而在非优惠区的上市公司这一关系则更为显著,说明了公司劳动雇佣规模越大,实际税率(ETR)越低。无论公司是否处于优惠区域,超额雇佣程度越深,实际税负越低,地方国有企业的雇佣—税负弹性系数最大。此外,在优惠区内上市公司雇佣—税负弹性系数不受地方政府财政宽裕程度和外部失业压力的影响,而在非优惠区内则显著正相关。本文首次从微观企业层面为积极就业财税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以超额雇佣—实际税负间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李捷  
财税体制的不断优化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不断规范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因素。本文探究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不同预算软约束表现形式及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微观企业税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税收竞争显著降低企业税负,而财政支出竞争显著提升企业税负,税收竞争的影响力度和显著性大于财政支出竞争。转移支付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税负。交互效应显示,转移支付会弱化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而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均会强化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还发现,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转移支付、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及其与财政竞争的交互效应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行为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税负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研究对于规范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出台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设计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明桂  王俐璇  赵文婷  胡彦琦  
本文研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2005~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专利质押融资政策试点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显著增加了企业员工总数和高技术员工人数,并且这一作用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加银行信贷、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以及缓解经营风险不确定性来实现。进一步检验发现,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专利价值高、轻资产型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企业。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具有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劳动配置效率的作用,为专利质押融资的试点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辉  
一个长期困扰着经济学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新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都是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因而这两种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能使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其得到的报酬,即生产要素的报酬(价格)决定于其技术性质,而和采用的生产方式无关,这就使新古典经济理论成为超越任何社会形式的绝对真理。本文试图说明,资本不仅代表着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且还代表着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而后者在分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决定于资本的社会属性,而不是决定于资本的技术属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凌云  董竹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如何"稳就业"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8年推行的薪酬抵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捕捉企业税负的外生变化,并以200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税收激励与企业雇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薪酬抵税政策带来了额外的税收优惠,进而促进了企业的雇佣需求,在有效排除共同趋势、预期效应、政策叠加效应以及反向因果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中发现,薪酬抵税政策对企业雇佣的激励效应在民营企业,成本转嫁能力较弱、劳动密集度较高以及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企业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越敏感,这一政策的作用效果就越好;薪酬抵税政策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税收影响企业行为的微观机理,对于政府利用税收政策扩大就业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凌云  董竹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如何“稳就业”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8年推行的薪酬抵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捕捉企业税负的外生变化,并以200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税收激励与企业雇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薪酬抵税政策带来了额外的税收优惠,进而促进了企业的雇佣需求,在有效排除共同趋势、预期效应、政策叠加效应以及反向因果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中发现,薪酬抵税政策对企业雇佣的激励效应在民营企业,成本转嫁能力较弱、劳动密集度较高以及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企业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越敏感,这一政策的作用效果就越好;薪酬抵税政策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税收影响企业行为的微观机理,对于政府利用税收政策扩大就业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周中胜  
本文以2007~2009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劳动雇佣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与公司的雇佣人数及雇佣成本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民营公司的政治联系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结果表明,尽管民营公司通过建立与政府的政治联系可能会在银行信贷、财政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获取租金收益,但与此同时,公司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如劳动力就业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佳其   叶永卫   黄馨  
稳岗补贴是国家调控失业风险、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形势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科学评估稳岗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对进一步优化、调整相关稳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稳岗补贴政策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稳岗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雇佣规模。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融资约束严重、劳动密集型及税收负担强度大的企业,稳岗补贴政策的劳动力雇佣促进作用更为凸显。此外,稳岗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员工工资水平和员工结构无显著影响。本文结论为政府部门通过稳岗补贴政策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群佩  王新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瑞龙  杨其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晓勇  
马克思认为,雇佣劳动绝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货币与活劳动的交换活动,其本质上是设定资本即生产资本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又结合的过程。“非雇佣数字劳动”概念的兴起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劳动的新形态和新变化,也引起学者们对“非雇佣数字劳动中是否存在剥削和是否产生剩余价值”的争辩和讨论。本文借鉴马克思的雇佣劳动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非雇佣数字劳动”的生产性和雇佣性,系统全面把握“非雇佣数字劳动”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究“非雇佣数字劳动”的新特征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志浩  
文章在测算企业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基础上,探究了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如何影响企业劳动雇佣。结果表明,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显著扩大了劳动雇佣规模。利用混淆变量的影响阈值检验、Bartik工具变量和准自然实验等缓解内生性问题,结论稳健。机制研究表明,提升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通过要素替代和生产扩张机制,影响劳动雇佣规模。拓展分析表明,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对区域市场分割程度低、依赖国际供应链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影响劳动雇佣结构,提高了高技能就业比例、工会员工比例和女性员工比例。文章认为,应积极嵌入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中国“稳就业”目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夏璋煦   丁守海  
数字平台用工属性的界定是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和持续发展在劳工领域的体现,也是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从控制权的视角解构平台用工属性,以劳动关系争议较大的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和快递员为例,按照数字平台对从业者的控制过程、控制结果以及平台是否让渡控制权这一逻辑主线,并结合一项针对平台就业的专项调查数据考证发现,数字平台就业更具雇佣关系属性而非合作关系,但这一属性在不同工种间存在一些差别。对此,文章认为应从制度供给上规范平台的雇主责任,通过法律和监管双管齐下,加强对平台就业的规制,但也要根据不同平台职业的属性进行分类管理,不宜“一刀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峰  
我国劳动立法未明确退休返聘关系的法律性质,各地对此规定不一,司法实践中退休返聘关系往往被视为民事雇佣关系加以调整,不能适用劳动法,导致退休返聘者权益保障的缺失。本文认为,我国法律应明确承认退休返聘人员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并通过专门立法保障其平等的劳动权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