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
2023(9)
2022(7)
2021(5)
2020(1)
2019(4)
2018(3)
2017(5)
2016(4)
2015(1)
2014(1)
2013(3)
2012(2)
2010(2)
2006(2)
2005(1)
2001(1)
作者
(10)
(9)
(6)
(6)
(6)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学科
中国(17)
人民(8)
管理(8)
(7)
(7)
人民生活(6)
(6)
工作(6)
民生(6)
(6)
(6)
状况(6)
生活(6)
生活状况(6)
经济(6)
业经(5)
农业(5)
总论(5)
技术(5)
收入(5)
政治(5)
产业(4)
人事(4)
人事管理(4)
(4)
企业(4)
信息(4)
信息产业(4)
分配(4)
建设(4)
机构
大学(41)
学院(39)
(19)
经济(19)
研究(18)
教育(13)
理学(13)
理学院(13)
管理(13)
管理学(11)
管理学院(11)
职业(11)
(11)
(10)
经济学(10)
师范(9)
技术(9)
科学(9)
(9)
经济学院(9)
职业技术(9)
(9)
财经(9)
(8)
财经大学(8)
(8)
中国(7)
中心(7)
发展(7)
(7)
基金
项目(39)
研究(36)
科学(32)
社会(28)
国家(27)
(27)
基金(26)
社会科(26)
社会科学(26)
科学基金(24)
国家社会(21)
(15)
编号(15)
(14)
教育(14)
(11)
基金项目(11)
资助(11)
(10)
机制(10)
(9)
(9)
年度(9)
重大(9)
主持(8)
主持人(8)
(8)
(8)
创新(8)
发展(8)
期刊
教育(16)
中国(14)
大学(12)
学学(12)
学报(12)
(12)
经济(12)
研究(11)
职业(10)
社会(9)
科学(9)
(8)
技术(8)
技术教育(8)
社会科(8)
社会科学(8)
职业技术(8)
职业技术教育(8)
论坛(8)
业大(7)
(7)
农业(7)
农业大学(7)
(7)
职教(7)
(6)
中国农业(5)
(5)
经济研究(5)
财经(5)
共检索到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近一年来,随着国内股票市场的大幅飙升,全民炒股的风潮再次席卷神州大地。伴随着这股风潮的是各种一夜暴富的传闻,诸如"90后炒股4年资产过亿,收益每年翻倍","炒股买上兰博基尼"等等。股市的火爆与赚钱效应被不断地放大,吸引着各行各业人士的蜂拥而入,好像股市中遍地是黄金,只要进入就会发大财。我不炒股,也不反对别人炒股,股市确实圆了部分人的发财梦。可是,凡事就怕走极端,全民炒股就很可怕。对于一个国家、尤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尧骏  张志萍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面对“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和“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的建构路向,不断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同工同酬一直为国际劳工组织所倡导,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也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但现实中,同工却难以同酬,一方面是因为对其概念界定不清、理解混乱,另一方面则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所致,更由此造成了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裁判困境。要使同工同酬得到落实,就要对其进行清晰界定,以及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推进劳动关系团体自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首先,新时代劳动强调非生产性劳动、交换价值和多元矛盾关系,劳动教育成为自主的教育活动,而中国劳动教育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激发了各级各类劳动主体的活力。其次,新时代劳动教育关系需要从劳动教育分别与自由教育、对话教育、生态教育的对立转化为辩证的统一,综合表现其生态理性、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再次,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给劳动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和效用同时带来巨大发展和挑战,需坚持存在论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探究其产生的超巨剩余价值、新的剥削形式和时空异化等内容。总之,新时代仍需坚持和弘扬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超海  
扶贫车间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而设置在乡镇或村落的加工车间。与维持劳动力的稳定以获得持续利润的资本生产逻辑不同,扶贫车间的劳动过程管理逻辑转变为维持工人稳定参与生产以确保劳动者持续增加收入。这一转向也逐步构建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化"生产空间。国家的在场与积极干预,客观上构成了对企业资方的有效制衡,塑造了亲劳动者的生产政治底色。企业的劳动管理通过嵌入政策、社区和村民实际,劳动合同的非正式执行,管理话语的去"规训化"和本地化等策略,不仅赢得了车间工人的一致同意和推动他们稳定参与生产,而且达成了精准扶贫政策要求的贫困劳动力减贫不返贫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邑早  岳新茹  
在我国劳动力人口缩减的背景下,提高劳动投资效率对优化微观企业生产效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升,并且这一提升效应主要是通过决策效应的优化以及资源效应的提升来实现。进一步,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影响企业雇佣行为优化劳动投资效率。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知识密集型企业。本文的结论不仅能够为企业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管理建议,还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更好地认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生产劳动状况的微观影响带来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超海  
扶贫车间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而设置在乡镇或村落的加工车间。与维持劳动力的稳定以获得持续利润的资本生产逻辑不同,扶贫车间的劳动过程管理逻辑转变为维持工人稳定参与生产以确保劳动者持续增加收入。这一转向也逐步构建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化"生产空间。国家的在场与积极干预,客观上构成了对企业资方的有效制衡,塑造了亲劳动者的生产政治底色。企业的劳动管理通过嵌入政策、社区和村民实际,劳动合同的非正式执行,管理话语的去"规训化"和本地化等策略,不仅赢得了车间工人的一致同意和推动他们稳定参与生产,而且达成了精准扶贫政策要求的贫困劳动力减贫不返贫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是一种行动与实践。为解决中职学校劳动素养培育途径不畅、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不强、劳动体验匮乏、劳动教育主体和阵地分割等问题,早在2009年,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就开始探索劳动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构建校园劳动教育文化。打造劳动故事墙、节约粮食食堂、最美寝室、最美教室、个性化劳动公共区域等,建设劳动教育校园环境文化。夯实思政课和劳动课、开展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日活动、专业劳动文化活动、"海潮劳动"活动等,建设劳动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制订《学生劳动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管理制度》《生活劳动细则》《实训工作实施细则》等,建设劳动教育校园制度文化。开展校园劳动实践日活动、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校园劳动实践日活动、劳动成果分享活动等,建设劳动教育校园行为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媒体报道说,前些日子结束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1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按理说,我不应该对这种个人基于理性考量而做出的选择行为说三道四。但是,这些"理性"行为背后却隐含着深层次的原因,使我不吐不快。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争先恐后地想当公务员,而不是到创造财富的实体经济部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来这与现阶段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向非创造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文杰  
<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者们对劳动者之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他认为,劳动者通过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将自然力转化为社会财富,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不仅发挥了自身的体力和智力,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经验,改进了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晶环  
近年来高价彩礼现象屡见不鲜,在彩礼上涨过程中宏观层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丰富彩礼劳动补偿说和财产转移说基础上,以河北省农村为例,从机制变迁视角揭示了彩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解释机制变迁带来的相关行动者对于彩礼意义的重新解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劳动激励机制由劳动爱国转向劳动致富,消费机制由爱国节约转向消费主义。由此带来彩礼上涨的物质基础是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且产生个体之间差距,彩礼成为弥补收入和消费差距的重要来源;带来彩礼上涨的心理基础是追求个人收入和消费成为合理诉求,彩礼成为满足需求的重要来源。两种机制的转型推动着承载了劳动收入差异补偿功能和消费能力转移功能的彩礼由仪式化向世俗化转变。天价彩礼的形成不仅是个体主观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机制建构的结果,需要从宏观的、综合的视角进行理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晶环  
近年来高价彩礼现象屡见不鲜,在彩礼上涨过程中宏观层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丰富彩礼劳动补偿说和财产转移说基础上,以河北省农村为例,从机制变迁视角揭示了彩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解释机制变迁带来的相关行动者对于彩礼意义的重新解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劳动激励机制由劳动爱国转向劳动致富,消费机制由爱国节约转向消费主义。由此带来彩礼上涨的物质基础是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且产生个体之间差距,彩礼成为弥补收入和消费差距的重要来源;带来彩礼上涨的心理基础是追求个人收入和消费成为合理诉求,彩礼成为满足需求的重要来源。两种机制的转型推动着承载了劳动收入差异补偿功能和消费能力转移功能的彩礼由仪式化向世俗化转变。天价彩礼的形成不仅是个体主观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机制建构的结果,需要从宏观的、综合的视角进行理解。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锦其  李金昌  
以创新重构经济增长新动力和以生产率重塑经济质量新内涵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本文利用中国发明专利微观数据测算了城市技术集聚水平,并在理论分析技术集聚影响城市劳动生产率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8年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集聚能显著提升城市劳动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城市技术集聚主要通过优化就业结构、降低资本错配和激发创业活力等渠道提升劳动生产率;拓展分析表明,城市蔓延、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环境因素在技术集聚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以创新驱动生产率提升为内核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醒   陈凤英  
在分析新质生产力构成要素与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互动关系、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质变式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质变式发展的路径:凸显人本内蕴特性,助力新质技术技能劳动者培养;科学运用数智技术,推动劳动教育模式的融合发展;革新劳动教育内容,促进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芸  
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它通过调整家庭内部分工和劳动资源配置,有助于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在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数量有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家庭收入。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进行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研究还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家庭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取决于个人特征和城市特征。在不同类别基本公共服务中,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和基本劳动就业创业服务的增收效应最为显著。机制研究表明,其他家庭成员的增收效应和就业增进效应共同解释了基本公共服务对家庭总收入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将改变家庭随迁策略,对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在迁入地的长期居住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