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7)
2023(2554)
2022(2100)
2021(1863)
2020(1588)
2019(3549)
2018(3414)
2017(6830)
2016(3851)
2015(4253)
2014(4109)
2013(4332)
2012(4019)
2011(3372)
2010(3559)
2009(3232)
2008(3198)
2007(2873)
2006(2414)
2005(2342)
作者
(10798)
(9098)
(8823)
(8773)
(5787)
(4260)
(4124)
(3506)
(3480)
(3207)
(3198)
(2980)
(2947)
(2924)
(2819)
(2779)
(2775)
(2711)
(2652)
(2539)
(2333)
(2250)
(2184)
(2150)
(2047)
(2005)
(1957)
(1911)
(1847)
(1814)
学科
(17594)
经济(17574)
管理(10377)
(10337)
方法(9103)
数学(8462)
数学方法(8360)
(6848)
企业(6848)
中国(5921)
(5689)
(5047)
劳动(5030)
(4178)
农业(4117)
(3725)
业经(3219)
(3081)
贸易(3079)
(3063)
(2898)
(2818)
(2780)
人口(2568)
(2499)
银行(2484)
动力(2476)
地方(2457)
(2450)
金融(2450)
机构
大学(53606)
学院(51850)
(23568)
经济(23146)
管理(18691)
研究(17627)
理学(15770)
理学院(15598)
管理学(15190)
管理学院(15080)
中国(14006)
(11415)
(11178)
科学(10068)
(9290)
(9090)
财经(9014)
中心(8608)
(8492)
经济学(8294)
(8269)
研究所(7979)
业大(7684)
经济学院(7541)
农业(7335)
北京(6979)
财经大学(6772)
(6704)
(6459)
(6358)
基金
项目(34519)
科学(27143)
基金(26117)
研究(24428)
(22917)
国家(22746)
科学基金(19415)
社会(16914)
社会科(16143)
社会科学(16141)
基金项目(13005)
(12627)
自然(11927)
自然科(11710)
自然科学(11709)
资助(11646)
教育(11547)
自然科学基金(11482)
(10725)
编号(9103)
(8053)
国家社会(7779)
成果(7734)
重点(7368)
教育部(7072)
(6762)
科研(6756)
人文(6688)
大学(6649)
(6598)
期刊
(24057)
经济(24057)
研究(15790)
中国(14509)
学报(9842)
(9112)
(8349)
大学(7773)
科学(7453)
管理(7324)
学学(7164)
农业(5568)
(5305)
金融(5305)
教育(5231)
财经(4979)
统计(4516)
技术(4490)
(4316)
经济研究(4124)
(3903)
决策(3674)
图书(3531)
业经(3147)
问题(3101)
(3094)
(3001)
理论(2921)
(2868)
国际(2849)
共检索到8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惠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简称"两法衔接")是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将行政执法中查办的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工作机制。2011年5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定为犯罪行为,正式开启了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大门。通常,劳动保障行政执法部门在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时只注重与公安机关进行衔接与合作,忽略了与检察机关的协作。笔者以一例恶意欠薪案为例,谈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如何在"两法衔接"中加强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财  
问:王某于2011年4月20日至某化工厂从事化工原料加工工作,签有2011年4月20日至2013年4月20日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月工资3500元,没有约定试用期,但劳动合同最后一条约定此劳动合同经劳动部门鉴证后生效。某化工厂实际给付王某工资每月为3000元,王某主张某化工厂应履行劳动合同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应甲  
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针对该类不起诉人群的帮教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对不起诉与社区帮教对接机制在实践中存在帮教队伍不专业、帮教形式不多元、帮教程序不科学、帮教措施不得力等问题。因此,应在完善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出台《社区帮教法》,将拟相对不起诉人和相对不起诉人纳入帮教范畴。各地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会同司法局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相关原则性规定予以细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建文  
问:2012年2月1日,某制衣厂员工王某等20多位农民工被老板拖欠2个月的工资共计4万多元。但当他们拿着工?资欠条来到法院申请"支付令"时,法院却不受理,说一定要先到劳动部门去处理。请问,"讨薪"可否不用到劳动部门申请,直接去法院申请"支付令"?答:《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仝其宪  
搭建环境安全"两法"有效衔接工作机制,有助于充分发挥环境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机关通力合作的作用,共同完成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职责,保障环境安全。然而,近年来,环境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在合力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过程中,存在案件移送率过低、移送标准不明确、证据转换梗阻、检测鉴定难度大、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不畅通等现象。因而有必要从建立考评机制、规范案件移送标准、明确证据转换规则、完善检测鉴定工作机制和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等五方面加强"两法"有效衔接,维护和谐的环境安全秩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德强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虽然调解也是该机制中的一环,但由于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最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是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在衔接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胡渝  
当前我国西部检察机关检察职能的规范结构失衡和运作机制功能性失衡,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针对这些失衡现象,围绕和谐社会的建构,应当全面矫正检察职能的失衡现象,实现检察职能的结构型优化;全面矫正检察职能运作机制的功能性失灵,实现功能性优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培  温志林  
初查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从其功能和性质上来说,行政性是主要方面。同时,结合鉴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定位其功能、确立其原则并从程序、监督等方面完善该制度。初查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案率及下一阶段侦查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抓好初查是一个案件的关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延钦  
机动侦查权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权力。在对机动侦查权含义、性质及现行法律规定缺陷分析的基础上,对扩大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并进而对机动侦查权运行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芙英  
行政公益诉讼中,强制调查权的缺失导致检察机关倾向于取证容易的案件,人为地缩小案件范围,也无法应对突发性公益案件的证据固定,不利于实现行政公益诉讼预防性要求。强制调查权派生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也由其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全面承担举证责任的现实决定。为了防止检察机关利用强制调查权干预行政权,应当完善强制调查权启动程序,设计检察委员会集体决策和上级机关审查决定制度。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丽娴  
支持起诉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自其诞生20多年来,由于立法的疏漏,该原则并未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鉴于支持起诉原则对保障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通过分析支持起诉原则的缺陷入手,阐明合理的社会干预原则是其存在的重要基础,指出将该原则具体制度化,并应当从确定检察机关为支持起诉主体、案件适用范围和支持起诉方式等方面加以规则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商艺涵  
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是一项新生的制度,同时也是一项创新的制度。虽然行政公益诉讼已经初见成果,但是由于法律规定较为简略,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办案指南和操作细则,因而在推进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样,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阶段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如案件线索的来源受限、检察建议的设置不明、调查核实的权力有限等,因而需要积极拓宽案件线索的来源、明确规范检察建议的设置、有效强化调查取证的刚性,以此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中诉前程序的检察监督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译  
2018年10月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检察机关的侦查权予以限度保留。赋予检察机关部分侦查权是检察权范畴下的应有之义,符合以公诉职能为主导的检察权定位,便于检察机关对司法渎职犯罪进行调查,有利于实现诉讼监督效能最大化。因司法人员渎职犯罪的监察调查与检察侦查在立案管辖上存在重构,须对检察机关的有限侦查权进行合理配置。应进行内设机构改革,以刑事检察业务部门为主体行使部分侦查权,确认其在特殊情形下的优先侦查顺位,以检察官"客观义务"理论为支撑呈现刑事证据调查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次金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特有的职能,这种职能反映了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要依据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用足用好相关条款,全面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原则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炜  杨鹏  马培列  张妙菊  马香莲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重要发展格局。"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服务与保障。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下,检察机关积极服务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特别是保障与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的权益和依法治理的有序进行,在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政治、文化有序发展的同时,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为国家治理效能。检察机关应对"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制度、机制不完善和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为"一带一路"经济的和平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积极构建国际投资规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和区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对话沟通,学习和借鉴他国法律制度的优点,促进国际间贸易规则下的法治建设进程,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法治保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出积极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