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9)
2023(2757)
2022(2327)
2021(2241)
2020(1757)
2019(4112)
2018(4254)
2017(7643)
2016(4596)
2015(5242)
2014(5494)
2013(5171)
2012(4687)
2011(4119)
2010(4246)
2009(3722)
2008(3827)
2007(3652)
2006(3257)
2005(3039)
作者
(12287)
(10076)
(9689)
(9551)
(6334)
(4890)
(4620)
(3979)
(3870)
(3802)
(3388)
(3362)
(3305)
(3162)
(3144)
(3124)
(3067)
(2992)
(2883)
(2828)
(2513)
(2442)
(2431)
(2363)
(2359)
(2273)
(2219)
(2205)
(2015)
(1984)
学科
(14308)
经济(14277)
(11018)
管理(10971)
中国(8129)
(7349)
企业(7349)
(6604)
人口(6579)
方法(5619)
(5398)
劳动(5381)
农业(4765)
数学(4616)
数学方法(4547)
(4211)
理论(4036)
(3664)
教学(3547)
教育(3493)
业经(3250)
(3141)
(3087)
(2807)
贸易(2804)
动力(2803)
劳动力(2771)
地方(2754)
(2733)
(2686)
机构
学院(60233)
大学(58449)
(22092)
经济(21433)
管理(19314)
研究(19080)
理学(15774)
理学院(15571)
中国(15476)
管理学(15175)
管理学院(15061)
(12667)
(11853)
科学(11006)
(10976)
(10297)
中心(9249)
财经(9153)
(8962)
(8892)
师范(8866)
研究所(8814)
(8291)
北京(8246)
(8206)
技术(7956)
职业(7562)
(7448)
经济学(7372)
业大(7219)
基金
项目(33437)
研究(27337)
科学(25252)
基金(22040)
(18425)
国家(18188)
社会(15923)
科学基金(15323)
社会科(14845)
社会科学(14842)
教育(13839)
(13750)
编号(13198)
成果(11429)
基金项目(11182)
(11090)
资助(9653)
课题(9386)
自然(8856)
自然科(8643)
自然科学(8643)
自然科学基金(8480)
(8131)
(7704)
项目编号(7574)
重点(7454)
(7060)
大学(7025)
(6951)
规划(6758)
期刊
(28229)
经济(28229)
研究(20440)
中国(18074)
教育(11867)
(10264)
(7980)
科学(7734)
学报(7678)
管理(7427)
技术(6440)
大学(6116)
(5894)
金融(5894)
学学(5487)
业经(5191)
农业(5024)
图书(4537)
财经(4351)
职业(4122)
经济研究(4085)
人口(3804)
(3802)
问题(3583)
财会(3529)
书馆(3391)
图书馆(3391)
(3147)
论坛(3147)
理论(3123)
共检索到100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俊良  
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我国以16岁作为劳动适龄人口的起点年龄明显偏低。建议把劳动适龄人口起点年龄提高到19岁;修改劳动法相关条文;更改关于劳动适龄人口的统计口径;推迟退休年龄;大力发展普通和职业中等教育,尽可能提高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入学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孝保  
问题提出张某,男,1950年11月出生,自2001年10月起在某高校文学院办公大楼从事值班工作。劳动合同约定,张某负责办公大楼的安全保卫工作,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学院教职工的下班时间为张某的上班时间。2012年10月,张某以该高校长期不支付加班费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高校支付加班费,共计7万余元。仲裁委以张某超过退休年龄(张某档案上的年龄是59岁,身份证上实际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元良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变化 台湾省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全省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大。1981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有1,16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813.6万人的65.1%,(见表 1)高于全国劳动适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36%(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当然,台湾省劳动适龄人口的统计口径大于1982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张建武  
文章从代际和年龄角度定量分析了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变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收入变动的年龄效应和代际效应皆表现出明显的线性趋增,且前者大于后者。收入不平等的年龄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加速递增趋势,而不平等的代际效应稳定上升,1960年之后出生队列不平等程度较高。此外,居民劳动收入变动也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收入模式更具优势。由于代际效应和城乡差异是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促进代际公平的养老保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应受到充分重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阳义南  贾洪波  展凯  
文章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6),实证检验社会保险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安全感"的影响。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测量个体"安全感",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保险、预期风险的影响效应,使用MIMIC模型剖析社会保险各险种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安全感"因子值为13.9,达最大值的87.1%,表明被访者的安全感总体较高;(2)社会保险能显著提升"安全感",社会保险覆盖率每上升1个标准差,"安全感"将上升0.08个标准差;预期风险会显著降低被访者"安全感",预期风险每上升1个标准差,"安全感"下降0.15个标准差,说明社会保险还不足以完全化解社会风险带来的不"安全感";(3)分险种看,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公费医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能显著提高被访者"安全感",但职工医保、新农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文章提出对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赵秋运  
既有文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成因的解释集中在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全球化、二元经济体制以及财政效应等方面,本文则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提供一种新的解释。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影响个体的储蓄行为,进而影响生产的资本集约程度;在资本和劳动存在替代关系的情形下,资本集约程度将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利用1990—2007年间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确认了老年抚养比上升和少儿抚养比下降是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即便控制其他潜在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各种因素后,上述结论仍是显著且稳健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达禹  赵恒园  徐斌  
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实证检验适龄劳动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结果发现,“啃老”会阻碍适龄劳动人口参与劳动,“家庭老年照料”则会提升个体的劳动参与率,根据边际概率计算,“啃老”造成的负向影响更为严重。城乡分类研究显示,农村“啃老”问题危害更深,表明“啃老”并不是富裕家庭中的独有现象,已呈现出“逐底竞赛”之势。家庭分类研究显示,“未婚无房贷”人群最易受“啃老”行为影响而降低就业意愿。这些结论一方面说明,当下部分适龄劳动人口中确实出现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不良之风;另一方面表明,低就业引力群体中的受迫性“啃老”现象正在迅速滋生。因此,关注此类人群的教育与发展是破解当下低就业困境的核心要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申小菊  吕学静  
本文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对我国1978-2011年宏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有正向作用,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有负向作用。相比较与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率影响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昶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5年截面数据,首先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描述城市住宅价格分布的空间特征;然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与住宅价格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省级行政区住宅价格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集聚性;少年抚养比对于省级行政区住宅价格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建峰  
对于达到退休年龄后的劳动关系存续问题,目前有三个法律法规条文涉及于此,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对三个条文的不同理解。本文认为,在现行法的框架下,司法机关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不是达到退休年龄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终止的标准。同时,为了适应未来法律发展,应对退休年龄进行功能转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建峰  
对于达到退休年龄后的劳动关系存续问题,目前有三个法律法规条文涉及于此,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对三个条文的不同理解。本文认为,在现行法的框架下,司法机关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不是达到退休年龄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终止的标准。同时,为了适应未来法律发展,应对退休年龄进行功能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为了更好地测量就业状况,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多状态就业生命表,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水平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1)就业率小幅波动,但总体相对稳定。2015年以来,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超过66%。男性比女性高13~17个百分点。(2)16~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就业的比重不仅高于女性,而且不断上升,男性平均预期就业年限为36.78~37.94年,比女性长6.05~7.52年。(3)调查失业率在10%以内,男性失业率比女性低2~5个百分点。男性平均预期非就业年限为9.78~10.96年,女性为17.28~18.71年。(4)16~24岁经济活动人口中,年龄越小失业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加,年龄别失业率下降,25岁及以上年龄组失业率为3%~1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瑶琳  
人口年龄中位数也叫人口中位年龄。一个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就是把该人口各个年龄的人数,按照年龄的自然顺序,自小到大依次排列,其中能够把全部人口平分为两部分的那个年龄,即是该人口的年龄中位数。计算人口年龄中位数,通常利用下列计算公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芳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这一变化对我国家庭消费选择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以中国家庭金融数据库的个人数据为例,研究表明,户主年龄增加与家庭消费总量以及养老支出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少儿抚养比以及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会显著提高家庭用于教育以及养老服务的支出规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燕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单位的用工关系如何认定,各地做法不一。《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作二元架构并以第四章整个篇章对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情形和法律后果分别作出规定。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应首先忠诚于条款本身并应具有统一性,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法定自然终止,之后的用工关系应作为劳务关系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