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86)
2023(20452)
2022(16856)
2021(15470)
2020(12862)
2019(29171)
2018(28711)
2017(54631)
2016(29551)
2015(33279)
2014(33186)
2013(32398)
2012(30039)
2011(27140)
2010(27296)
2009(25396)
2008(24768)
2007(22216)
2006(19732)
2005(18029)
作者
(85830)
(71662)
(71557)
(68062)
(45500)
(34431)
(32638)
(27946)
(27203)
(25625)
(24428)
(23992)
(22813)
(22749)
(22228)
(22111)
(21401)
(21205)
(20856)
(20603)
(18097)
(17733)
(17585)
(16485)
(16467)
(16075)
(15892)
(15755)
(14445)
(14251)
学科
(137210)
经济(137081)
管理(81542)
(79638)
(63487)
企业(63487)
方法(53674)
数学(46658)
数学方法(46099)
中国(38572)
(36620)
地方(31404)
业经(30724)
(30635)
(29130)
农业(25026)
(23153)
(22790)
贸易(22777)
(22002)
(20677)
银行(20619)
(20613)
金融(20607)
理论(20341)
(19814)
(19278)
(18966)
财务(18897)
环境(18888)
机构
学院(424615)
大学(423563)
(178240)
经济(174578)
管理(158142)
研究(148143)
理学(135315)
理学院(133705)
管理学(131120)
管理学院(130322)
中国(112210)
科学(90929)
(89954)
(80546)
(75753)
(71652)
研究所(68665)
中心(67437)
(65159)
财经(63792)
业大(61626)
(58156)
(57839)
师范(57546)
北京(56678)
农业(55988)
经济学(55402)
(53142)
(51780)
经济学院(49520)
基金
项目(278854)
科学(219426)
研究(203348)
基金(201366)
(175589)
国家(174102)
科学基金(149188)
社会(129985)
社会科(123014)
社会科学(122984)
(109782)
基金项目(105495)
自然(95451)
教育(94496)
自然科(93267)
自然科学(93244)
(91966)
自然科学基金(91548)
编号(82984)
资助(82358)
成果(67727)
(63530)
重点(63464)
(61028)
课题(57583)
(57579)
国家社会(53849)
创新(53797)
科研(53467)
教育部(52463)
期刊
(204657)
经济(204657)
研究(125478)
中国(87391)
学报(67350)
(66219)
(63426)
科学(61696)
管理(59827)
大学(50713)
教育(48046)
学学(47520)
农业(44867)
(40488)
金融(40488)
技术(38473)
经济研究(33384)
业经(33327)
财经(32315)
(27883)
问题(26409)
(23840)
图书(22217)
技术经济(21565)
(20927)
统计(20899)
(20308)
商业(19525)
世界(19378)
(19004)
共检索到645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应用的升级和扩展,其所引发的劳资矛盾运动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之中。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不仅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呈现规模数据资源化、生产体系智能化、市场流通平台化的新特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还使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即资本的逐利性使其趋向于通过智能化生产强制劳动,利用平台规则设定支配劳动,占有用户数据并以此控制劳动,从而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从属。当前,我国劳动资料数字化正在快速推进,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应对机制,推动劳动资料数字化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应用的升级和扩展,其所引发的劳资矛盾运动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之中。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不仅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呈现规模数据资源化、生产体系智能化、市场流通平台化的新特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还使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即资本的逐利性使其趋向于通过智能化生产强制劳动,利用平台规则设定支配劳动,占有用户数据并以此控制劳动,从而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从属。当前,我国劳动资料数字化正在快速推进,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应对机制,推动劳动资料数字化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慧文  王贺雨  
以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为逻辑起点,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利用2006—201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使用规模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伴随着工业机器人使用规模的扩张,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当越过极值点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将会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因此,短期内政策的关注点应是在推动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同时,如何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构建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劳动保护制度调节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伴随着最低工资水平的上升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冲击会弱化,这意味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劳动保护可以缓解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冲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兴山  
数智时代是当前世界历史的时代方位,数字劳动是当前人类劳动的存在形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数据、代码和流量等成为劳动资料。数字劳动资料的赋能使劳动呈现出劳动工具去物化、劳动过程去人化以及劳动产品去实化的存在特质。数智化工具是科技进步、资本逐利、劳动发展以及劳动解放要求的结果。而抛开资本制度层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化工具的实现使得劳动解放成为可能。谛视数字智能赋能下的劳动,它不啻是一种“人为的”创造,更要操持“为人的”定向。为此,在发展数字经济之时,要完善数智基础设施,缩小数字鸿沟,共有数字技术;坚持人民立场,制定数智技术红线,共建数字体系;规避数智技术垄断,构建数字公域,共享数字成果。以新时代劳动创新理论指导数智时代的数字劳动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现实任务,决定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体现在其思辨逻辑上,因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就需要运用思辨逻辑对其所依赖的假设前提和推理逻辑展开系统审视。对等价交换规律和同质化劳动这两大假设的逻辑分析可以深刻洞悉劳动力价值说及价值衡量尺度等核心概念和命题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假设的放松,笔者提出了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劳动价值说。有效劳动价值说通过引入劳动的有效性这一概念不仅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联结起来,而且将创造价值的劳动从个体劳动拓展到联合劳动。相应地,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就从同质劳动拓展到异质劳动,丰富了劳动价值论。正因如此,有效劳动价值说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更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解析现代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及其剥削等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茜  
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蕴含了“技术—资本—国家”的三重逻辑,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具体反映。技术逻辑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国家逻辑为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支撑,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主导经济全球化的逻辑整体。其中,资本逻辑凌驾于技术逻辑和国家逻辑之上。从技术逻辑来看,美国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维持全球科技霸权地位而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危机,扩大了全球技术鸿沟,导致当代经济全球化陷入技术困境之中。从资本逻辑来看,随着当代金融资本的全球膨胀,资本陷入了自身所致的发展困境之中,表现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全球贫富分化的加剧。从国家逻辑来看,当代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缺乏代表性和包容性、公平性与有效性,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难以解决全球性问题和矛盾。技术困境、发展困境、治理困境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框架内是无解的,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坚持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需要引导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英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是商品,而西方经济学却认为是资本。劳动力究竟是商品还是资本,该如何认识劳动力的价值,以及劳动力的质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差异,而且无论劳动力是商品还是资本,都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为本",而不是以"人民为本",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峰  段雨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进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尖锐。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扩大军事支出来吸收过剩产能,增加有效需求虽然暂时地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延缓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不断扩张的军事支出不仅挤占了生产性部门的资源、限制了福利支出的增加,还造成了支出成本由工人阶级承担同收益由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军事支出的增加不但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将矛盾再生产出来,扩大矛盾的范围、深化矛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陈享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伟杰  周绍东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特别是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重塑了劳动者内部的阶层关系。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讨论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提炼总结"工业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的技术特征,并就技术特征变迁对劳动者地位造成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论表明,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就业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劳动者内部阶层发生分化,低端劳动者"边缘化"和高端劳动者"核心化"同时发生,并由此带来"就业空心化"的不断加深。为此,应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就业空心化所带来的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劳资对立加剧等问题,旗帜鲜明地在新一轮全球科技浪潮中走出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和社会发展道路。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姬旭辉  叶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研究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现阶段,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越来越倾向于总体性与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强调资本主义概念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关系与形式,而是一种全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社会形态。他们否定了美国型资本主义是世界上标准资本主义的观点,肯定资本主义有多种选择与多种形式。这些学者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与分析,认为资本化、全球化以及自由主义造成了金融资本的过度发展,使得社会阶层固化与阶级对立问题日趋尖锐,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性危机,典型表现是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他们在质疑资本主义生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其可以通过调节与调和方式使资本主义获得新生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