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1)
- 2023(9719)
- 2022(7908)
- 2021(6875)
- 2020(5525)
- 2019(12175)
- 2018(11428)
- 2017(21590)
- 2016(11712)
- 2015(12581)
- 2014(12268)
- 2013(12252)
- 2012(11531)
- 2011(10377)
- 2010(10405)
- 2009(9671)
- 2008(9032)
- 2007(8073)
- 2006(7322)
- 2005(6593)
- 学科
- 济(71199)
- 经济(71147)
- 管理(33544)
- 业(31373)
- 方法(24051)
- 企(22081)
- 企业(22081)
- 数学(21910)
- 数学方法(21809)
- 地方(17117)
- 中国(16032)
- 农(15722)
- 学(13767)
- 财(12687)
- 地方经济(12424)
- 业经(12393)
- 农业(12063)
- 贸(10802)
- 贸易(10794)
- 易(10453)
- 环境(9925)
- 制(8691)
- 产业(8091)
- 融(7675)
- 金融(7675)
- 经济学(7631)
- 发(7337)
- 务(7317)
- 财务(7311)
- 财务管理(7303)
- 机构
- 大学(175861)
- 学院(175777)
- 济(86749)
- 经济(85492)
- 研究(66861)
- 管理(64231)
- 理学(56198)
- 理学院(55505)
- 管理学(54672)
- 管理学院(54360)
- 中国(48676)
- 科学(40966)
- 京(36072)
- 农(35827)
- 财(35160)
- 所(34864)
- 研究所(32054)
- 业大(29441)
- 财经(28841)
- 经济学(28727)
- 中心(28618)
- 农业(28368)
- 经(26349)
- 经济学院(25771)
- 江(25449)
- 院(23882)
- 北京(22341)
- 科学院(21441)
- 财经大学(21348)
- 范(20879)
- 基金
- 项目(121489)
- 科学(95702)
- 基金(90893)
- 家(82479)
- 国家(81854)
- 研究(81146)
- 科学基金(69034)
- 社会(56369)
- 社会科(53638)
- 社会科学(53626)
- 基金项目(48154)
- 省(46156)
- 自然(45145)
- 自然科(44114)
- 自然科学(44100)
- 自然科学基金(43336)
- 划(39325)
- 资助(36288)
- 教育(35667)
- 编号(29082)
- 重点(28126)
- 发(27511)
- 部(26550)
- 国家社会(24937)
- 创(24728)
- 科研(23540)
- 计划(23426)
- 创新(23346)
- 教育部(22428)
- 人文(21721)
共检索到260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清龙
劳动质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黄清龙引言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总量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发生作用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劳动投入量、资本和技术进步。单纯依靠劳动力和资本数量上的增加而使经济增长,这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小洲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排污量、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三个角度考查分析了重庆市经济规模扩张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重庆市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重庆市经济规模扩张与环境极不协调,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下降,环境质量出现恶化的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是重庆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张国初 李军
一、劳动投入质量变化研究概述如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在经济增长的根源的研究中有这样那样的分岐意见,但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将在经济增长中起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是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在当今迅速变革的世界中,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的不是这个国家的资本或物质资源,而是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及其资源质量。人力资源构成了一个国家财富的最终基础。中国是个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蕾 彭韶兵 艾新宇
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与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及理论对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的现状作详细的分析,进而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劳动力价格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为此,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的二次函数模型;选择关键环境要素指标,对中国39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除氮氧化物浓度外,其余污染物与收入确实存在倒"U"型曲线现象,说明在未来可预测的年份里,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氮氧化物将成为城市污染最严重的问题;除氮氧化物浓度外,中国城市其余污染物的倒"U"曲线转折点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环境保护政策是慰平中国城市环境兹涅茨曲线的有效办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都阳
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全要素生产率(TFP)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劳动力的短缺和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这意味着新古典机制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对近年来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表明,不仅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下降,劳动力再配置在TFP的构成中也逐渐减少。通过改革提高经济效率的要求更加紧迫。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变化 TFP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海宾
劳动力价格水平不仅与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变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4-2014年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GDP、生产价格指数(P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VAR模型、脉冲函数等手段进行论证。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上升会直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价格与我国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GDP VAR模型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钞小静 廉园梅
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其在经济层面集中表现为增长质量问题。本文在经济增长质量的条件-过程-结果三维框架下,从人力资本、消费需求以及生产率三个层面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阐释,并基于1998-2016年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核密度估计精确描述经济增长质量的分布动态演进,发现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在样本期基本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运用系统GMM估计、工具变量法以及空间计量等方法进行经验检验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同向变化的,劳动收入份额过低会通过人力资本效应、消费需求效应与生产率效应显著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不仅会阻碍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会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春涛 宋香荣
文章使用201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城镇化推进、劳动力质量提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地区要高于较低的地区,两者的交互项在经济增长水平中等的地区具有负向影响。从控制变量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地区要高于较低的地区,政府干预和贸易依存度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地区的负向影响较强,而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地区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较强。进一步地,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得出城镇化通过提升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成诗 盖美
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作为反映劳动力质和量的指标,是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变化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和分地区的角度实证研究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劳动参与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鹏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就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市化 工业化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信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长期偏低已经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当前阶段,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不仅有利于总需求的扩张,还能减轻投资压力,进而缓解地方债务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劳动 收入份额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先萍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资源有效配置、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在就业保障体系缺失情况下劳动力流动有可能导致就业安全感下降、抑制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估计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构造相关指标,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研究显示,劳动力流动对下一期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本期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就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度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应在确立适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全面自由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就业保障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文 王明雁
本文在新经济理论框架下梳理劳动力空间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即:劳动力空间集聚通过正向的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以及负向的市场竞争效应共同作用于经济增长。由于各效应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劳动力空间集聚先是促进经济增长,但达到一定程度后,集聚成本上升并超过集聚收益,转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由此提出假设: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非线性影响。同时,通过数理公式推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运用GMM等估计手段,再次证明:劳动力空间集聚度存在"天花板"效应,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一个适度的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钞小静 沈坤荣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视角出发,将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引入跨期模型来揭示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运用中国1995—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初始财富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无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制约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由于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较低质量的劳动力只能在传统部门从事生产,这不仅不利于传统部门自身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且也减少了进入现代部门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质量影响了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质量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