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7)
- 2023(9315)
- 2022(7561)
- 2021(7113)
- 2020(5788)
- 2019(13150)
- 2018(12826)
- 2017(24661)
- 2016(13005)
- 2015(14525)
- 2014(14434)
- 2013(14637)
- 2012(13970)
- 2011(12920)
- 2010(12737)
- 2009(11943)
- 2008(11803)
- 2007(10388)
- 2006(9369)
- 2005(8747)
- 学科
- 济(81418)
- 经济(81347)
- 管理(36138)
- 业(33411)
- 方法(29614)
- 数学(27098)
- 数学方法(26947)
- 企(25010)
- 企业(25010)
- 中国(21575)
- 地方(17092)
- 农(16018)
- 财(15418)
- 学(13833)
- 贸(13824)
- 贸易(13817)
- 易(13478)
- 业经(13026)
- 地方经济(12628)
- 制(12269)
- 融(11289)
- 金融(11289)
- 农业(10838)
- 银(10680)
- 银行(10669)
- 行(10369)
- 环境(10286)
- 体(9456)
- 务(9056)
- 财务(9046)
- 机构
- 大学(200815)
- 学院(197353)
- 济(104745)
- 经济(103237)
- 研究(77406)
- 管理(71362)
- 理学(61326)
- 理学院(60596)
- 中国(59799)
- 管理学(59771)
- 管理学院(59386)
- 财(44983)
- 京(42032)
- 科学(41855)
- 所(39056)
- 财经(36520)
- 经济学(36193)
- 研究所(35424)
- 经(33546)
- 中心(32951)
- 经济学院(32419)
- 农(29584)
- 财经大学(27462)
- 北京(27235)
- 院(27155)
- 江(27150)
- 业大(24773)
- 科学院(23859)
- 范(23754)
- 师范(23548)
- 基金
- 项目(127051)
- 科学(102027)
- 基金(97963)
- 研究(91216)
- 家(85986)
- 国家(85394)
- 科学基金(72720)
- 社会(64508)
- 社会科(61504)
- 社会科学(61490)
- 基金项目(50098)
- 自然(44328)
- 省(44094)
- 自然科(43380)
- 自然科学(43369)
- 自然科学基金(42668)
- 资助(41485)
- 教育(40475)
- 划(38418)
- 编号(32216)
- 部(30643)
- 国家社会(29408)
- 重点(28797)
- 发(28266)
- 中国(27302)
- 教育部(26897)
- 成果(26749)
- 创(25483)
- 人文(25394)
- 性(25245)
- 期刊
- 济(116497)
- 经济(116497)
- 研究(66080)
- 中国(38875)
- 财(34254)
- 学报(29348)
- 科学(28479)
- 管理(28060)
- 农(26966)
- 大学(22887)
- 学学(21964)
- 经济研究(21450)
- 融(20575)
- 金融(20575)
- 财经(20322)
- 农业(18338)
- 经(17784)
- 问题(15588)
- 技术(15173)
- 贸(14577)
- 世界(13933)
- 业经(13836)
- 国际(13425)
- 教育(12348)
- 技术经济(11689)
- 统计(11139)
- 业(10421)
- 经济问题(9584)
- 策(9356)
- 经济管理(8472)
共检索到306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刘方
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隐性失业的存在使得中国就业人数变动表现得与产量增减无关,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中国消费的波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从标准RBC模型得到的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劳动投入和平滑的消费与中国实际相差甚远。然而,本文在劳动不可分的RBC模型基础上引入劳动的调整成本和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得到了与中国经济波动事实匹配的令人较为满意的模拟结果。由包含劳动调整成本的RBC模型得到的就业与产出波动相对标准差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模型同时显示了劳动波动的弱顺周期性,较好地解释了中国1978年以来就业波动的相关特征。在劳动调整成本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流动性约束,进一步改善了模型各变量尤其是消费与其实际值的匹配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文慧
引入消费攀比与劳动调整成本两种内生机制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显著改善了模型对于中国经济动态特征的匹配性,它能够增强消费的持久性动态特征,而且准确地复制出了实际经济对中性技术冲击的"驼峰"反应动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反周期动态。进一步,我们定量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来源问题,发现中性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长期波动的显著解释力。
关键词:
动态一般均衡 消费攀比 劳动调整成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红忠 傅家范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和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经济主体面临的资产流动性约束将不断放松。然而国内鲜有文献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研究内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信贷约束和资产流动性约束的NK-DSGE模型,分析资产流动性通过影响企业融资能力、进而影响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及作用机制;并利用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季度现金流量表数据,进行模型刻画和参数校准。研究发现:(1)当出现正向生产力、资产价格冲击时,产出、消费与投资扩张,并且该扩张效应与稳态资产流动性水平正相关;(2)当出现负向资产流动性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晨
本文以新凯恩斯主义视角为切入点,利用调整成本约束特征构建出约束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模型),研究在调整成本约束下我国经济波动效应,以及在外生冲击下我国经济波动效应,以其分析出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以及在长期以及短期波动的情况下,各种外生冲击的关键程度。
关键词:
经济波动 DSGE模型 调整成本约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零利率下限约束下供求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情况相比,当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时,"费雪效应"的存在会从两方面改变供求冲击对一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会改变对一些经济变量影响的方向;二是从影响的程度来看,零利率下限约束存续的期限越长经济变量波动的幅度越剧烈。随后可以分析中国零利率下限约束的特征事实,并可以应用时变参数方法分析2004年以来供求冲击下中国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响应轨迹。分析结果基本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软预算约束与宏观经济的波动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软预算约束影响了投资的数量、类型和效率,而投资是构成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集中型的融资体制下,存在软预算约束的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银行信贷或其他国有资金,信贷供应量的波动造成货币发行量的波动,进而造成价格和产量的波动。
关键词:
软预算约束 投资 信贷扩张 信贷紧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光 孙浦阳 龚刚
经济波动影响企业投资,进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已经成为研究转型期间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本文研究发现,随着生产率波动的增加,企业间资本边际报酬的差异也逐渐加大,其原因主要是调整成本所致,这意味着经济波动的增加会严重影响行业内的资源配置。在理论上,本文利用调整成本的投资动态分析框架,发现生产率增长率高的企业虽然投资预期很大,但是由于企业在跨期投资过程中面临不断上涨的调整成本,其投资存在上限,因此它们的资本扩张不能使资本边际报酬下降至行业平均水平,此时资本边际报酬的差异也就形成了资源错配。此外,本文还使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数量分析,基于理论框架以及通过校准得到的调整成本,发现生产率波动性和资本边际报...
关键词:
生产率波动 调整成本 资源配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斌 张何培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动态调整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深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而且对不同融资约束类型的公司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文章以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波动与我国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存在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流动性管理具有逆周期性,在衰退期,一方面上市公司会有更高的现金持有水平,另一方面融资约束公司会加紧现金积累,现金持有的调整速度更快。文章从理论上解释了经济周期、融资约束对于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的系统影响,并通过样本数据分析与检验,为政府部门的融资政策及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融资约束 现金持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黎德福 唐雪梅
本文构建了一个劳动力长期供给具有无限弹性的总供求模型,模型的核心特点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而是向右上倾斜。根据该模型,本文认为,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而使非农部门具有无限弹性的劳动供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出现"软着陆"、"紧缩增长"和"高增长低通胀"等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使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转移速度的波动而非城镇失业率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继梅 马洁 孙继巧
文章采用21个国家1993—2017年的季度数据构建G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净流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来自中国的GDP、利率和汇率冲击对美国、日本、金砖国家和本国的资本净流入影响较大,并且这些变量对金砖国家和本国跨境资本净流入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他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的不断上升,其经济波动对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不断增强,因此,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对外开放度的同时,应尽量保持经济稳定,加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交流与沟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 轨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立国 杜亚斌 张润驰 徐源浩
本文立足近年来国内经济频繁波动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成本推动冲击、消费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的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外生冲击因素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出波动是由多种冲击共同推动,其中成本推动冲击贡献最大;通货膨胀波动主要是由成本推动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引致,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影响有限。进一步地,反事实模拟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这也揭示出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依附高昂成本,且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典型化事实。
关键词:
成本推动冲击 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明
本文借鉴Lucas(1987)、Alvarez和Jermann(2004)的研究模型,将非平稳的消费序列分解为周期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成分,估算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福利成本和边际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经济增长,边际福利成本均为总福利成本的两倍左右;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1952~2010年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52~1990年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显著大于1991~2010年,而后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则远远大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着重防范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冲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超林
宏观经济对公司微观行为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GARCH模型估算宏观经济波动,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公司流动性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波动越大,公司流动性价值也越高,且这种正向关系在受到融资约束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充足的流动性有助于公司在经济衰退期避免出现财务困境,在经济繁荣期更好地抓住投资机会。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公司持有流动性的预防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