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9)
2023(1939)
2022(1551)
2021(1315)
2020(1120)
2019(2461)
2018(2358)
2017(4657)
2016(2611)
2015(2896)
2014(2812)
2013(2903)
2012(2664)
2011(2488)
2010(2648)
2009(2749)
2008(2940)
2007(2902)
2006(2609)
2005(2492)
作者
(7850)
(6545)
(6262)
(6161)
(4128)
(3035)
(2884)
(2471)
(2431)
(2422)
(2356)
(2193)
(2179)
(2138)
(2070)
(1956)
(1902)
(1895)
(1803)
(1704)
(1694)
(1588)
(1583)
(1501)
(1479)
(1475)
(1410)
(1326)
(1306)
(1304)
学科
(11589)
经济(11573)
(10732)
管理(9500)
(8523)
企业(8523)
(4985)
劳动(4967)
中国(4857)
方法(4387)
(3987)
(3916)
理论(3766)
(3609)
教育(3332)
农业(3327)
业经(3321)
数学(2870)
(2854)
财务(2846)
数学方法(2843)
财务管理(2843)
企业财务(2720)
(2681)
(2611)
(2567)
人口(2364)
(2342)
动力(2340)
劳动力(2327)
机构
大学(46493)
学院(45082)
(18127)
经济(17790)
管理(15170)
研究(13764)
理学(12585)
理学院(12435)
管理学(12288)
管理学院(12184)
中国(9992)
(9879)
(9686)
(8019)
师范(7997)
财经(7953)
科学(7646)
(7384)
(7075)
(7031)
师范大学(6447)
经济学(6252)
北京(6190)
研究所(6175)
(5983)
财经大学(5688)
经济学院(5531)
中心(5399)
(4998)
教育(4861)
基金
项目(24130)
研究(19817)
科学(19278)
基金(17603)
(14647)
国家(14474)
社会(13510)
社会科(12681)
社会科学(12677)
科学基金(12388)
教育(9597)
(8943)
基金项目(8708)
编号(8213)
成果(7848)
(7729)
资助(6986)
自然(6662)
自然科(6480)
自然科学(6479)
自然科学基金(6376)
课题(5942)
(5748)
国家社会(5642)
(5532)
重点(5495)
教育部(5272)
项目编号(5254)
人文(5253)
(5016)
期刊
(23363)
经济(23363)
研究(16247)
中国(10320)
(9589)
教育(7789)
学报(7222)
科学(6086)
管理(6053)
财经(5746)
大学(5729)
学学(5184)
(4976)
(4309)
业经(3470)
技术(3406)
问题(3381)
经济研究(3352)
(3093)
金融(3093)
图书(3063)
(2646)
农业(2591)
(2551)
书馆(2533)
图书馆(2533)
技术经济(2307)
(2198)
论坛(2198)
财经大学(2131)
共检索到72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庆许  
新世纪需要劳动价值理论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文章通过对"劳动力商品"和劳动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劳动力不是商品,而是在一定时间内对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出租,工资则是劳动能力的租赁收入;劳动价值的实质是社会能量,而作为价值的社会能量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独特的自我增值规律;作为劳动价值的社会能量吸收的生产资料的能量转移构成劳动力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能量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庆许  
劳动价值的本质是社会能量。从社会能量的生产过程来看,活劳动具备生产性、传递性和有益性三大特征。服务是具有劳动价值和社会能量的非实物形态的商品,服务的生产属性在交易中表现为获得收入。阶级社会中的服务和生产劳动是隶属于其生产方式的,从社会能量的角度看,阶级社会中创造剩余价值和占有剩余价值是割裂的。服务是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和社会能量的生产劳动,并表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整体利益一致的属性,社会主义的服务也是生产劳动一般的表现形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庆许  
商品生产是价值生产和社会能量生产的辩证统一。从商品社会能量的结构可以发现:剥削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劳动社会能量的占有。生产资料的能量输入是劳动力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秘密。劳动创造价值和社会能量的本质在于劳动协作,而劳动协作可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商品等价交换是一种节约能量的经济过程。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协作,具有节约能量、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良性循环的功能。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基础上的协作,是全球性的合作共赢。贸易保护和反全球化具有破坏生产、浪费能量的属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庆许  
商品生产是价值生产和社会能量生产的辩证统一。从商品社会能量的结构可以发现:剥削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劳动社会能量的占有。生产资料的能量输入是劳动力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秘密。劳动创造价值和社会能量的本质在于劳动协作,而劳动协作可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商品等价交换是一种节约能量的经济过程。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协作,具有节约能量、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良性循环的功能。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基础上的协作,是全球性的合作共赢。贸易保护和反全球化具有破坏生产、浪费能量的属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磊  
以"不能量化"来证伪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肇始于对马克思"价值转型"理论的质疑,其典型代表就是"庞巴维克质疑"。"庞巴维克质疑"的要害在于:劳动价值论所定义的价值,与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价格存在"计量"上的不一致。在回应这个质疑的过程中,晚近以来,"数量化"的努力逐渐成了为劳动价值论辩护的主流。笔者无意否定这些努力的学术贡献和意义。但是,用西方经济学的话语来讨论劳动价值的量化,这是不是在分析一个真问题?值得商榷。本文认为,所谓"价值量化",其实只是价值在形式上的量化,而不是价值在实质规定上的量化。能够量化的只能是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磊  
以"不能量化"来证伪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肇始于对马克思"价值转型"理论的质疑,其典型代表就是"庞巴维克质疑"。"庞巴维克质疑"的要害在于:劳动价值论所定义的价值,与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价格存在"计量"上的不一致。在回应这个质疑的过程中,晚近以来,"数量化"的努力逐渐成了为劳动价值论辩护的主流。笔者无意否定这些努力的学术贡献和意义。但是,用西方经济学的话语来讨论劳动价值的量化,这是不是在分析一个真问题?值得商榷。本文认为,所谓"价值量化",其实只是价值在形式上的量化,而不是价值在实质规定上的量化。能够量化的只能是价格,而不是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着非常深刻而明确的洞察。其实,不仅劳动价值论定义的价值无法量化,西方经济学定义的价值(效用价值)也是无法量化的。虽然马克思对劳动价值既有质的分析又有量的分析,但是,马克思对劳动价值所做的定量分析,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计量。"量化"是科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并不是科学的唯一任务。发现并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定,才是科学的根本任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白连志  
人类社会即将从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人们对商品价值的认识,也将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进入主要依赖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的新纪元。一种新型的知识价值论作为劳动价值论跨时代的理论飞跃已经初见端倪。一、对知识价值论的不同观点目前,经济理论界对什么是知识价值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定余  潘志强  
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引起了经济结构、社会就业、政府政策、文化、生活、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出现了“知识价值论”、“科学创造价值”、“技术创新价值”等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劳动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 ,指出知识价值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桁林  
本文认为,对一个劳动的分工体系而言,脑力劳动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体,“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在不断扩大。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决定了价值内涵和体现价值的劳动方式相应变化。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的劳动,它集中体现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上,一方面改善了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劳动力的价值,另方面也相应提高了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社会中,传统产业和传统生产方式将被取代。作者指出,我国目前在适当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应强化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使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启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谷书堂  
本文讨论了物质产品的生产与作为分配关系的价值决定之间的关系,表明如何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解释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用于交换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自《资本论》出版以来,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论争。根据这100多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首先要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但这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新问题 ,得出新的结论 ,而不能抛弃其基本原理。其次 ,要把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 ,如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价值构成、价值分配等区分开来 ,搞清楚这些概念的不同含义 ,不要混淆在一起使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晏智杰  
劳动价值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项伟大成果 ,在革命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动员和教育作用 ;但是在经济建设时期 ,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相脱节 ,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即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缺乏解说力 ,甚至还会导致对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路线的抵触和否定。应当重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学价值学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伟  
劳动和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两个命题应深化认识。劳动和价值的社会现象形态就是商品市场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对生产劳动和价值决定的理论给予新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适应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历史情况有很大不同。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谈了几点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