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
- 2023(1899)
- 2022(1618)
- 2021(1553)
- 2020(1292)
- 2019(2844)
- 2018(2797)
- 2017(5243)
- 2016(3072)
- 2015(3603)
- 2014(3476)
- 2013(3524)
- 2012(3280)
- 2011(2898)
- 2010(3121)
- 2009(2559)
- 2008(2468)
- 2007(2168)
- 2006(1924)
- 2005(1738)
- 学科
- 济(11616)
- 经济(11601)
- 业(9848)
- 管理(7948)
- 企(7044)
- 企业(7044)
- 方法(6056)
- 数学(5427)
- 数学方法(5379)
- 劳(4961)
- 劳动(4944)
- 中国(4564)
- 农(4508)
- 农业(3354)
- 动(3007)
- 财(2733)
- 技术(2456)
- 动力(2432)
- 人口(2420)
- 劳动力(2396)
- 贸(2255)
- 贸易(2255)
- 业经(2249)
- 法(2233)
- 农业劳动(2224)
- 易(2210)
- 农业人口(2173)
- 理论(2111)
- 学(2056)
- 制(1970)
- 机构
- 大学(43521)
- 学院(43196)
- 济(18398)
- 经济(18084)
- 管理(15753)
- 研究(14777)
- 理学(13727)
- 理学院(13574)
- 管理学(13284)
- 管理学院(13211)
- 中国(10703)
- 科学(9102)
- 农(8943)
- 京(8833)
- 财(8097)
- 所(7916)
- 研究所(7163)
- 业大(7128)
- 农业(7087)
- 财经(6675)
- 中心(6611)
- 江(6596)
- 经(6174)
- 经济学(6072)
- 经济学院(5490)
- 北京(5402)
- 范(5390)
- 师范(5292)
- 省(5181)
- 院(5062)
共检索到65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案情简介■刘某2013年9月到某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5年9月15日。2014年10月,刘某在进行楼梯保洁时摔伤,致左踝骨折,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2015年9月,经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刘某伤残等级为九级。2015年9月10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向双方送达了伤残等级鉴定结论。2015年9月15日,某物业公司通知刘某,双方劳动合同期满,物业公司不再与刘某续签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尚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海
鉴定结论是行政诉讼7种证据类型之一,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劳动保障行政争议,特别是工伤争议中的重要证据。依法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使其符合高法《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鉴定结论的要求,是减少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解学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黎明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期限是5年,但是每年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当劳动合同履行至第二个年度届满时,用人单位决定不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那么此时劳动合同是被解除还是终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解除条件问题在劳动合同的解除方面,草案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都分别加以明确。与《劳动法》原有的规定相比,较为显著的变化是,对用人单位的解除权加以严格限制,同时增加了劳动者适用即时解除权的情形。在征求意见时,许多人认为这些内容是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了更加有力的保护,也有利于监督用人单位的诚信合法经营;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劳动合同法应当力求在劳工权益和企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而对企业包括解雇在内的用人自主权的过多限制,不仅会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制,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原有的社会矛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惠明 杨美清 倪月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邹世允 黄振东
案情简介张某于2008年4月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3月31日。2012年12月1日,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将在2013年1月1日解除。2012年12月10日,张某突发疾病死亡。张某家属认为,张某突发疾病死亡与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解除直接相关,故向公司提出了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要求。公司则称:张某于2012年12月10日死亡,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劳动合同系劳动者死亡而于2012年12月10日终止,并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故不同意张某亲属的请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珣 印红月
问:丁某是某食品公司的员工,双方于2009年12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至2012年11月30日。2012年11月22日,食品公司通知丁某不再续签合同。2012年11月29日,丁某应食品公司要求到公司办理工作移交手续,并结算完所有费用,在终止劳动合同备案表上填写丁某的工作时间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在当天,丁某在返家途中遭遇车祸。2013年1月11日,丁某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食品公司拒绝承认期间双方之间存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栾居沪
案情简介■申请人赵某原为某机械制造公司职工,其于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在铸造车间从事造型工作,1998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该公司铸造车间从事浇铸工作,在这近九年多的工作期间,申请人一直受到有害粉尘等职业病危害。2004年4月,赵某与某机械制造公司终止劳动合同。2014年9月,申请人突然病发住院,经山东省职业病医院诊断为"肺部占位待查及肺部感染",CT胸片诊断为"肺部占位、双上肺大阴影"。后又于2014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光军
案情简介■某公司职工缪某在检查施工质量时,被一滑下的钢梁砸中胸部倒地受伤致残,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评定为六级伤残,公司在收到有关缪某伤残等级鉴定书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月晓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龙建霖
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保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建国后,我国逐步发展和充实了劳动能力鉴定制度中鉴定机构、鉴定标准、鉴定程序和鉴定结论及使用等方面的内容;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更将两级鉴定终局和定期复查等制度设计以行政法规形式确认下来。但是,劳动能力鉴定制度仍存在程序不够规范、专家队伍建设滞后和新订标准迄未出台等问题,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性质也并不清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飞 杨兴和
重庆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于2004年初正式成立,主要负责工伤及病退休(职)的鉴定工作。在这3年的历程中,中心始终遵循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变革中求生存,在社会需求中求进步的理念,初步形成了重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总体思路,并逐步建立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基本理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