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9)
2023(5717)
2022(4768)
2021(4352)
2020(3773)
2019(8338)
2018(8369)
2017(16033)
2016(8842)
2015(9881)
2014(9791)
2013(9605)
2012(8754)
2011(7927)
2010(7957)
2009(7666)
2008(7602)
2007(6827)
2006(6147)
2005(5800)
作者
(23894)
(20158)
(19997)
(19211)
(12685)
(9435)
(9069)
(7664)
(7623)
(7272)
(6927)
(6720)
(6519)
(6499)
(6455)
(6182)
(5955)
(5907)
(5835)
(5814)
(5081)
(4881)
(4704)
(4631)
(4561)
(4513)
(4441)
(4349)
(3972)
(3893)
学科
管理(33020)
(32941)
经济(32859)
(29630)
(25170)
企业(25170)
方法(14124)
(12828)
(12498)
数学(12109)
数学方法(11987)
中国(10048)
(9818)
(8543)
业经(8269)
(7980)
财务(7959)
财务管理(7940)
企业财务(7594)
体制(7457)
(6816)
银行(6804)
(6501)
(6409)
金融(6407)
农业(6284)
(6235)
贸易(6232)
(6123)
(5840)
机构
大学(126495)
学院(124839)
(54548)
经济(53482)
管理(49173)
理学(42308)
理学院(41885)
管理学(41292)
管理学院(41046)
研究(39685)
中国(31911)
(29634)
(25612)
财经(22745)
科学(21201)
(20594)
(19191)
(19051)
中心(18476)
经济学(17521)
财经大学(16916)
(16828)
研究所(16697)
北京(15991)
业大(15819)
经济学院(15633)
(14708)
师范(14561)
(14502)
(14414)
基金
项目(81285)
科学(65614)
基金(61634)
研究(60322)
(52658)
国家(52245)
科学基金(45904)
社会(40952)
社会科(38880)
社会科学(38873)
基金项目(32461)
(30285)
自然(28861)
教育(28317)
自然科(28231)
自然科学(28226)
自然科学基金(27735)
(25586)
资助(24909)
编号(23776)
(21733)
成果(20033)
(19270)
重点(18035)
国家社会(17373)
教育部(17264)
(16856)
人文(16720)
课题(16411)
(16068)
期刊
(61817)
经济(61817)
研究(38912)
中国(28772)
(24874)
管理(20259)
学报(16930)
科学(16477)
(15723)
大学(14006)
(13744)
金融(13744)
学学(13315)
财经(12242)
教育(11956)
(10476)
农业(9891)
技术(9801)
经济研究(9781)
业经(9491)
问题(7911)
理论(6313)
(6201)
财会(5981)
会计(5885)
现代(5658)
(5657)
实践(5548)
(5548)
技术经济(5417)
共检索到19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晓昉  
劳动者预告辞职权对劳动者进行倾斜性保护,赋予劳动者充分的职业选择自由,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实现劳动力的最大价值。但现实中,因法律规定过于宽泛,引发了不少实务问题,建议立法机关或司法解释机关等部门针对实务中的疑难问题,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或司法解释等形式,对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有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完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彬彬  
对于劳动者预告辞职权适用的劳动合同范围问题,学者们存在诸多争议。我国现行劳动立法规定预告辞职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劳动合同,这与国外大多只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不同。立法作这样的规定,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占劳动合同大多数的基本国情。通过对预告辞职权适用范围进行协调,在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常态时,才宜规定预告辞职权仅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敬波  李超  
劳动者预告解除制度是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中的重要制度,其旨在保护和规范劳动者的择业自由。重要制度本应进行精细地设计,而我国目前关于劳动者预告解除制度的法律规范却寥寥数笔,难以对劳动者的单方预告解除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在预告解除制度已施行多年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其加以重新审视,正视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从而彰显制度的公平正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华乔  
案情简介■何某于2011年3月24日入职某塑料公司,任职保安。2011年5月25日晚,在何某值班期间,某塑料公司的变压器被偷窃。6月26日,何某填写了一份《员工离职申请表》。《员工离职申请表》显示,离职工作原因在"试用期不合格"一栏处打勾,离职类别在"辞职"一栏内打勾,且某塑料公司还特别注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辉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进行了规定,其中第37条规定了劳动者的预告辞职权,对于其权利性质的明确将有助于更好地行使该权利。本文尝试运用民法上的形成权理论对该权利进行分析,从而为实践中预告辞职权的依法适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述荣  
被派遣劳动者是否享有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学界多回避,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根据体系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是,被派遣劳动者无预告解除权。立法者作出如此规定有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利益的考量,但这种考量的正当性基础值得质疑。反之,《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关于劳动者劳动合同预告解除权的规定同样值得检讨,一刀切的作法并不妥当,应以工资高低来区分劳动者强弱,并区分不同劳动者适用不同的预告解除规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案例简介】刘某原是某厂固定工,1995年底改为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工。1997年3月5日,刘某向企业递交辞职报告,要求自谋职业。企业认为刘某已经自动离职,但为明确表示与刘某解除劳动关系,企业于1997年3月15日作出同意刘某辞职的决定,但暂不转移刘某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未萌  
新旧两种不同用人制度转换中,在劳动关系管理的有些方面亟需规范。辞职就是一例。辞职作为固定工制度的产物,因其自身的内涵而具有一定的政策规定性。在劳动合同制度下,职工主动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应按解除劳动合同处理,而不应再走“辞职”程序。但实际情况...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太增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份额处于较低水平。劳动份额偏低是劳动者缺乏讨价还价能力的表现,而此种能力取决于一系列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工人的选择权和第三方力量,工资的历史传统和有关最低工资的规定。我国的制度环境具有明显的资方偏向同时,由资方偏向的制度环境造成的劳动份额过低的格局只有通过改变制度环境来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国强  
构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劳动者就业不平等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层面着手,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不平等就业制度,加快构建和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统计制度、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援助制度、劳动者权益保护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和谐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阳  
2006年以来,农民工跨区域、跨行业流动日渐活跃,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歧视性政策,平等的劳动权利受到侵害。因此,必须尽快纠正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一、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一)机会不平等1.就业的行业、工种受限制。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华波   柴海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