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7)
2023(2310)
2022(2120)
2021(2026)
2020(1836)
2019(4276)
2018(4346)
2017(8909)
2016(4779)
2015(5202)
2014(5124)
2013(5225)
2012(4732)
2011(4194)
2010(4102)
2009(3799)
2008(3823)
2007(3360)
2006(2836)
2005(2533)
作者
(12742)
(11020)
(10693)
(10201)
(6686)
(5060)
(4759)
(4305)
(4015)
(3945)
(3572)
(3507)
(3391)
(3383)
(3381)
(3214)
(3194)
(3137)
(3106)
(3075)
(2648)
(2633)
(2616)
(2499)
(2455)
(2409)
(2285)
(2256)
(2177)
(2087)
学科
(20781)
经济(20745)
(18035)
管理(17527)
(14919)
企业(14919)
方法(12665)
数学(11078)
数学方法(11030)
(6632)
(6006)
(5307)
劳动(5290)
中国(5247)
(4991)
财务(4987)
财务管理(4982)
企业财务(4843)
农业(4334)
(4038)
贸易(4037)
(3915)
业经(3778)
人事(3487)
人事管理(3486)
(3440)
理论(3315)
(3185)
(3117)
(2810)
机构
大学(69170)
学院(67816)
管理(30099)
(29440)
经济(28967)
理学(27116)
理学院(26853)
管理学(26370)
管理学院(26266)
研究(18659)
中国(15007)
(13625)
(13475)
财经(11457)
科学(10843)
(10522)
(10215)
业大(9838)
(9143)
商学(9112)
商学院(9025)
(9004)
经济学(8895)
中心(8838)
财经大学(8661)
北京(8319)
研究所(8142)
经济管理(8036)
农业(8008)
(7997)
基金
项目(46067)
科学(37922)
基金(36665)
(31670)
国家(31394)
研究(31341)
科学基金(28134)
社会(21943)
社会科(20818)
社会科学(20815)
基金项目(19998)
自然(19584)
自然科(19259)
自然科学(19256)
自然科学基金(18955)
(16199)
资助(15375)
教育(15319)
(14010)
编号(12174)
(11078)
教育部(10025)
人文(9803)
重点(9420)
成果(9409)
(9158)
国家社会(9043)
科研(9014)
大学(8991)
创新(8475)
期刊
(28997)
经济(28997)
研究(16645)
中国(12831)
(11427)
管理(11217)
学报(10074)
科学(9997)
(8400)
大学(8070)
学学(7751)
财经(6080)
农业(5456)
(5390)
金融(5390)
(5171)
业经(4847)
经济研究(4817)
技术(4499)
教育(4395)
商业(4027)
问题(3665)
理论(3430)
统计(3402)
(3230)
技术经济(3202)
财会(3198)
(3135)
实践(3054)
(3054)
共检索到93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纪锡坚  
劳动者自动离职,也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或未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随意或擅自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更加方便和自由,但仍有许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不能正确行使权利,不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采取自动离职方式来随意处置双方劳动关系。实践中,劳动者自动离职后,用人单位一般做法是,停止支付工资,并停止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拜读了《中国劳动》第2期《新闻媒介公告送达除名决定是否有效》一文后,笔者有不同意见,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欧  
本文认为,由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近年大量增加以及这类劳动争议所显示出的特定性质,我国应按照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指导目标,完善相应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制度,并从根本上规范外国人的就业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车翼  王元月  马驰骋  
本文运用青岛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对影响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养老金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第一,我国目前养老金覆盖率低的现状,导致有养老金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供给,这与养老金同劳动力供给成反向变动的理论假设相违背;第二,实证结果表明,养老金、年龄、性别、技术证书、教育程度对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影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玉  
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考察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自由流动以及劳动力市场活力的影响,该文采用CHIP数据中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国劳动者总体的离职倾向有所降低,但是劳动者个体的离职倾向因其自身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为了进一步确定劳动者离职倾向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间的关系,该文利用双差分方法进行了考察,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确实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离职倾向,并且这个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由于劳动者离职倾向的降低可能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活力,该文最后针对劳动合同法的就业保护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宝民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管理效能?本文拟就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激励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动因是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是在劳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劳动者自觉进行每一劳动之前,就意识到进行这一劳动的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一劳动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任何劳动者既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迪  
案情简介赵某系某公司的职工,双方签订了期限为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向赵某出具了终止劳动合同证明,该劳动合同书除载有法定内容外,还附加了有关赵某在职期间违反劳动纪律情节的表述。赵某随即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撤销该终止劳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尤亮  李根丽  
过度教育与离职率高涨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为何会并存发生,解答这一问题对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和企业管理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过度教育影响劳动者离职倾向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过度教育对劳动者离职倾向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教育显著增强劳动者的离职倾向,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过度教育会通过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安全感来增强劳动者的离职倾向。进一步分析表明,过度教育未增加劳动者的在职培训机会和外部雇佣机会感知,其在劳动者职业发展中更可能是绊脚石而不是垫脚石。本文深化拓展了过度教育影响劳动者离职倾向的理论阐述机制,并为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劳动者就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思考方向和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尤亮  李根丽  
过度教育与离职率高涨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为何会并存发生,解答这一问题对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和企业管理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过度教育影响劳动者离职倾向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过度教育对劳动者离职倾向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教育显著增强劳动者的离职倾向,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过度教育会通过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安全感来增强劳动者的离职倾向。进一步分析表明,过度教育未增加劳动者的在职培训机会和外部雇佣机会感知,其在劳动者职业发展中更可能是绊脚石而不是垫脚石。本文深化拓展了过度教育影响劳动者离职倾向的理论阐述机制,并为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劳动者就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思考方向和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欧  周红阳  
近年来,产生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大量增加。这类劳动争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争议标的的金额数较高、调解难度很大,维权过程中的外国劳动者时常遭遇到法律、语言的障碍,以及无证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被忽视等。对此,应完善有关外国劳动者劳动争议的劳动法律制度,规范外国人就业制度,建立针对性的咨询帮助制度等,以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富平  王文祥  
司法实践中,对于附带劳动者转移的资产转让后,资产受让方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及双方是否需要重新签订新的书面劳动合同,存在争议。资产转让导致资产受让方与劳动者形成新的"用工"之事实,劳动者与资产受让方之间必然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但附带劳动者转移的资产转让与企业合并、分立在资产和管理变化及劳动关系变更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且立法也承认此类情形下劳动关系具有延续性。因此,附带劳动者转移的资产转让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34条之规定,劳动者与资产出让方之间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资产受让方继续履行,无须重新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立武  
案情简介原告谭某于1990年自持档案,将档案转入被告北京市某区街道劳动服务公司,但双方并未建立劳动关系,此后档案由被告公司保管。2001年6月11日,被告在原告的失业人员情况表中失业原因一栏中记载的内容为"自动离职"。2001年6月20日,被告对原告作出了《处理决定》,按原告自动离职处理。此后,被告将原告的档案转至北京市某区街道社会保障事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工伤职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妥善处理这一群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工伤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做些归纳和建议,并对一些工伤的劳动关系处理作些探讨。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