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01)
- 2023(2558)
- 2022(2051)
- 2021(1811)
- 2020(1540)
- 2019(3467)
- 2018(3443)
- 2017(6637)
- 2016(3378)
- 2015(3761)
- 2014(3588)
- 2013(3586)
- 2012(3247)
- 2011(2857)
- 2010(2784)
- 2009(2548)
- 2008(2609)
- 2007(2254)
- 2006(1974)
- 2005(1858)
- 学科
- 济(16191)
- 经济(16173)
- 业(11664)
- 管理(11327)
- 企(8913)
- 企业(8913)
- 方法(7545)
- 数学(6729)
- 数学方法(6686)
- 中国(5156)
- 农(4958)
- 劳(4887)
- 劳动(4869)
- 财(3633)
- 农业(3570)
- 贸(3496)
- 贸易(3495)
- 易(3414)
- 地方(3273)
- 业经(3120)
- 动(3048)
- 务(2430)
- 财务(2424)
- 财务管理(2420)
- 制(2397)
- 人口(2358)
- 企业财务(2337)
- 动力(2320)
- 法(2316)
- 劳动力(2294)
- 机构
- 大学(47916)
- 学院(47422)
- 济(22169)
- 经济(21846)
- 管理(20442)
- 理学(18038)
- 理学院(17901)
- 管理学(17640)
- 管理学院(17552)
- 研究(13435)
- 中国(11085)
- 财(10047)
- 京(9113)
- 财经(8319)
- 经(7650)
- 经济学(7175)
- 科学(6743)
- 江(6523)
- 中心(6472)
- 经济学院(6447)
- 财经大学(6331)
- 所(6001)
- 商学(5968)
- 商学院(5906)
- 范(5779)
- 师范(5737)
- 北京(5638)
- 业大(5550)
- 经济管理(5545)
- 农(5415)
- 基金
- 项目(32376)
- 科学(26817)
- 基金(25244)
- 研究(23883)
- 家(21147)
- 国家(20976)
- 科学基金(19102)
- 社会(17068)
- 社会科(16303)
- 社会科学(16301)
- 基金项目(13266)
- 自然(12054)
- 省(12046)
- 自然科(11856)
- 自然科学(11856)
- 自然科学基金(11634)
- 教育(11281)
- 资助(10424)
- 划(10029)
- 编号(9250)
- 部(7547)
- 国家社会(7182)
- 成果(7140)
- 教育部(6987)
- 人文(6983)
- 重点(6820)
- 创(6813)
- 制(6570)
- 发(6540)
- 创新(6439)
共检索到71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辉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4年4月到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岗位为挂钩工。自2005年1月1日起,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先后与某运输公司、某装卸服务部以及某运输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李某派遣至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工作。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分别于2012年3月12日、2013年1月5日与某运输有限公司签订两份《劳务派遣协议》,期限至2013年12月31日止。某运输有限公司分别于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与李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陶文忠
本文认为,工会组织运行存在福利导向、组织导向和权利导向等不同形式,派遣劳动者组织权的实现更多地要求以权利为导向。尊重派遣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以利益共同性原则确定派遣劳动者群体,以实际控制原则与契约主体原则共同确定雇主身份等措施,是实现以权利为导向的派遣劳动者组织权的基本制度保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常凯 李坤刚
在目前的劳动合同立法中,如何规制劳务派遣引起了诸多争议。就立法态度而言,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法律性质而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应如何界定三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雇主责任又应如何分配?就具体运作而言,面对劳务派遣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对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行业、职业及时间期限等应如何界定?对派遣机构的从业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又该作出何种规定?就这些问题本期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我国劳务派遣立法有所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军书 范研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非典型就业形式,在我国的使用非常广泛。《劳动合同法》为其做出了相关规定,可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利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雇主责任分配、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条件保障制度与解雇保护制度。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动者权益 保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东霞
问:某保安公司对自己招用的工人袁某进行培训后,派遣到某医院当警卫,但保安公司未给袁某参加工伤保险。2011年5月5日,袁某在院内巡视时被石头绊倒,摔成重伤。2011年7月9日,袁某被认定为因工受伤,2011年11月8日被鉴定为九级伤残。为工伤赔偿问题袁某与保安公司发生争议。请问,袁某是否可以要求某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会
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近年来时常出现"用工荒"现象。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新型用工模式,能够为企业提供一条合法、便捷的用工渠道,有效地弥补了企业的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述荣
因对劳务派遣协议的法律性质定位不明确,导致劳务派遣立法理念和具体规范均出现偏差,如认为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存在单独的纠纷,用工单位负协助处理义务,用工单位只有在标准劳动关系中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才能退回劳动者。劳动关系建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合同可以统称为劳动关系领域的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合同。劳务派遣协议应是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合同,其法律适用原则是《劳动法》有规定适用《劳动法》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关键词:
劳动关系领域的合同 劳务派遣 退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敏霞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以下称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动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最早产生于美国,其实质是"人力租赁",它显著的特征就是劳动力雇佣与使用的分离。我国《劳动合同法》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辉
案情简介申请人某物业管理公司于2014年12月11日向被申请人胡某发出《录用通知》,该《录用通知》记载胡某"入职薪资人民币4000元/月;培训生津贴人民币1000元/月"。胡某于2015年7月14日与该物业公司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从2015年7月15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止;约定胡某的工作岗位为PMT(管理培训生),每月工资由基本薪酬2800元加岗位津贴1200元组成。胡某于2015年7月15日入职某物业管理公司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群佩 赵敏丹
案情简介2014年5月15日,原、被告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被告安排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合同期从2014年5月15日起至工作任务完成时止;试用期为60天,试用期内每天报酬80元,试用期满后每天报酬100元。被告为原告缴纳了工伤保险费。2014年6月29日,原告因工受伤,花费医疗费已由被告支付。2014年7月31日,原告出院(医嘱休息5个月),同日,原、被告签订解除《解除协议》,约定:因工伤事故原因,被告与原告解除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辉
案情简介申请人某物业管理公司于2014年12月11日向被申请人胡某发出《录用通知》,该《录用通知》记载胡某"入职薪资人民币4000元/月;培训生津贴人民币1000元/月"。胡某于2015年7月14日与该物业公司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从2015年7月15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止;约定胡某的工作岗位为PMT(管理培训生),每月工资由基本薪酬2800元加岗位津贴1200元组成。胡某于2015年7月15日入职某物业管理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