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4)
- 2023(14752)
- 2022(12733)
- 2021(11765)
- 2020(9871)
- 2019(22371)
- 2018(21979)
- 2017(41838)
- 2016(23023)
- 2015(25978)
- 2014(25959)
- 2013(25731)
- 2012(24398)
- 2011(22372)
- 2010(22967)
- 2009(21377)
- 2008(21262)
- 2007(19275)
- 2006(17060)
- 2005(15772)
- 学科
- 济(98424)
- 经济(98302)
- 业(59917)
- 管理(59466)
- 企(45917)
- 企业(45917)
- 方法(39427)
- 数学(33840)
- 数学方法(33408)
- 中国(30171)
- 农(30115)
- 地方(25465)
- 业经(22161)
- 财(22084)
- 学(21820)
- 农业(20703)
- 贸(18709)
- 贸易(18696)
- 易(18014)
- 制(17841)
- 银(16623)
- 银行(16573)
- 融(16557)
- 金融(16550)
- 行(16032)
- 理论(15540)
- 和(15414)
- 环境(14569)
- 发(13872)
- 地方经济(13839)
- 机构
- 学院(335365)
- 大学(333573)
- 济(134536)
- 经济(131553)
- 研究(120614)
- 管理(120315)
- 理学(102202)
- 理学院(100905)
- 管理学(98856)
- 管理学院(98243)
- 中国(91194)
- 科学(76255)
- 京(72248)
- 所(63938)
- 农(62619)
- 财(62437)
- 研究所(58020)
- 中心(54262)
- 江(53197)
- 业大(50934)
- 农业(49267)
- 财经(48732)
- 范(48339)
- 师范(47829)
- 北京(45994)
- 经(43912)
- 院(42934)
- 州(42572)
- 经济学(41221)
- 师范大学(38376)
- 基金
- 项目(215419)
- 科学(167380)
- 研究(157232)
- 基金(152320)
- 家(133635)
- 国家(132441)
- 科学基金(111061)
- 社会(97406)
- 社会科(92056)
- 社会科学(92030)
- 省(86072)
- 基金项目(79824)
- 教育(73458)
- 划(72608)
- 自然(70972)
- 自然科(69356)
- 自然科学(69331)
- 自然科学基金(68065)
- 编号(65495)
- 资助(62730)
- 成果(54720)
- 发(50953)
- 重点(49357)
- 部(47009)
- 课题(46748)
- 创(44453)
- 创新(41593)
- 科研(41186)
- 发展(40405)
- 展(39741)
- 期刊
- 济(159312)
- 经济(159312)
- 研究(100134)
- 中国(73357)
- 农(58655)
- 学报(56136)
- 科学(50811)
- 财(47438)
- 管理(44704)
- 教育(42875)
- 大学(41558)
- 农业(39847)
- 学学(38943)
- 融(32890)
- 金融(32890)
- 技术(28940)
- 业经(27689)
- 经济研究(25575)
- 财经(23733)
- 业(21561)
- 经(20484)
- 问题(20421)
- 版(17112)
- 图书(16962)
- 商业(16724)
- 贸(16369)
- 技术经济(16136)
- 统计(15434)
- 世界(15192)
- 科技(15168)
共检索到518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谭顺 温立武 郭乾
马克思对于劳动者消费能力的研究采用了密切联系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分析方法,即研究消费能力的特殊性,而不是消费能力的一般性。具体来说,马克思区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共产主义社会三种历史条件,揭示出劳动者消费能力从制度限定、根本解放走向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条件是影响或决定劳动者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消费能力的培育及提升既是个人承担的发展任务,也理应是社会承担的发展任务。
关键词:
马克思 消费能力 劳动者 社会历史条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冯小俊 韩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价值创造主体的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实现,能够彰显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石,剖析了劳动价值论所蕴含的体面劳动思想,阐释了体面劳动的基本价值理念,分析了我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我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体面劳动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湘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当解决劳动者的发展问题。劳动者的发展与劳动者权利密切相关,劳动者权利是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法律保障和衡量尺度。当前我国劳动者权利保护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切实保护劳动者权利,从而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劳动者权利 劳动者全面发展 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惠敏
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是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如何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对策,但缺乏时效性。对此,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取决于政府的意愿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到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组织之间的博奕层面。据此验证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的演进和下降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意愿 政府能力 劳动者报酬 比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颖
劳动者语言能力是其技能的外在体现之一。本文通过使用CGSS2010年的数据,测度并分析了劳动者语言能力对收入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和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劳动者语言能力对收入的影响程度约为11.62%~15.60%,克服内生性和样本自选择问题后的结论依然稳健。(2)就这种影响的效应而言,中东部地区和平均收入组以上更为明显。就细分的语言能力而言,英语能力的溢价高于普通话,同时两种语言的表达能力溢价显著高于听力能力的溢价。(3)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在于较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劳动者节约搜寻工作的时间,通过提高就业的机会成本来增加自身收入。这种影响机理容易被微观个体学习,因此劳动力市场上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晓云 陈曦
二战后的日本创造了连续29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东亚奇迹。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公平也得到了改进。本文根据日本1968~2003年间共计36个样本的数据,研究了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要素,着重分析了投资率、城市化率、失业率、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人口增长率对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动的解释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与投资率和失业率负向相关,而与城市化率、教育投入以及人口增长正向相关。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收入分配 日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黎莎
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但长期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就服务劳动理论的几个核心争议点及其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结合马克思的服务劳动思想对这些核心争议点进行回应,在理论上明确服务劳动的性质类属。在当下中国转入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践中,识别服务劳动与第三产业大统计口径中不同劳动类属的区别,有助于探索高质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体系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务劳动支撑和关联着大量的实体经济内容,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服务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将进一步释放服务劳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未来可结合互联网情境对服务劳动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问题展开专门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云波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和快速变化的技术革新,劳动者的工作和技能是否匹配非常关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劳动力的技能错配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新兴话题。梳理2000年以来的有关技能错配的实证研究文献,首先归纳了技能错配的测量方法、发生率水平和成因;其次,总结了技能错配对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的影响和转变机制,发现在职培训和非正式学习对于改善技能错配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娴
民营企业是我国企业中最活跃的组织,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高效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可以说现在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民营企业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民营企业的很多制度都不规范,这造成了很多民营企业的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产生了大量的纠纷,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个问题亟需解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营企业 劳动者权益保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丽健
武建奇著《马克思的产权思想》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正式出版。该书语言清新,把艰深晦涩、枯燥乏味的产权学术问题寓于生动活泼、亲切轻松的表述之中,力图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更深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齐昊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解读这一"非典型"事实,其基本判断是,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根源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特定生产关系所对应的分配关系向不利于劳动的方向转化。对应以上两个方面,分析1995年以来统计数据可以得出,隐性部门的扩张与两部门积累模式的形成共同导致了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运用1995~2007年间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佳菲
劳动者报酬长期徘徊在偏低水平,将抬高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临界点,妨碍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有序竞争,从而使微观主体难以走出"低技术陷阱"。这一消极效应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症结所在。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以提高劳动者报酬为杠杆、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政策机遇期,为此需要适时上调工资指导线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尽快"激活"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增加基本保障方面的投入并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力力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与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比较,相同点都强调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晓梅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失业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应将以往的“隐性失业”变为“显性失业’、实行公开失业,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成劳动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其意义在于:它有利于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社会公平竞争和劳动者全面、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
失业,隐性失业,显性失业,公开失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句耳熟能详的宣言揭示出,财富之源是多元化的,因此每一种要素都应该参与分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