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
2023(1928)
2022(1603)
2021(1632)
2020(1329)
2019(3130)
2018(3041)
2017(6531)
2016(3450)
2015(3862)
2014(3838)
2013(3821)
2012(3544)
2011(3128)
2010(3068)
2009(2833)
2008(2893)
2007(2656)
2006(2516)
2005(2479)
作者
(8784)
(7326)
(7099)
(7062)
(4536)
(3419)
(3333)
(2893)
(2762)
(2717)
(2487)
(2421)
(2392)
(2366)
(2240)
(2239)
(2183)
(2183)
(2157)
(1995)
(1824)
(1761)
(1725)
(1672)
(1664)
(1647)
(1632)
(1507)
(1504)
(1472)
学科
(12597)
经济(12574)
(10429)
银行(10424)
(9877)
(9621)
管理(8407)
(8355)
方法(7893)
(7609)
企业(7609)
数学(6991)
数学方法(6966)
业务(6683)
制度(6209)
(6209)
银行制(5834)
(5046)
金融(5046)
(4826)
劳动(4809)
中国(4470)
(3849)
(3282)
(2994)
农业(2878)
(2705)
贸易(2702)
(2662)
(2465)
机构
大学(46071)
学院(44292)
(21348)
经济(20964)
管理(18586)
中国(16319)
理学(15762)
理学院(15637)
管理学(15442)
管理学院(15354)
(12830)
研究(12528)
银行(12391)
(11707)
(11195)
(9274)
财经(9122)
(8401)
(7990)
金融(7893)
经济学(7411)
中心(7177)
财经大学(7122)
(6965)
经济学院(6750)
(6711)
人民(6290)
北京(5933)
商学(5819)
(5791)
基金
项目(27150)
科学(22287)
基金(21819)
研究(19708)
(18154)
国家(17993)
科学基金(16221)
社会(13887)
社会科(13252)
社会科学(13248)
基金项目(11274)
自然(10523)
自然科(10358)
自然科学(10358)
自然科学基金(10171)
教育(9885)
资助(9787)
(8969)
(7895)
编号(7662)
(6976)
教育部(6550)
成果(6270)
人文(6228)
国家社会(5885)
大学(5679)
重点(5634)
社科(5546)
科研(5258)
(5241)
期刊
(21123)
经济(21123)
(18086)
金融(18086)
研究(16338)
中国(10493)
(8502)
管理(6935)
(5924)
财经(5224)
科学(5083)
学报(4920)
(4376)
大学(4246)
学学(4079)
经济研究(3629)
理论(3567)
教育(3386)
实践(3257)
(3257)
农村(3244)
(3244)
业经(2900)
问题(2602)
技术(2573)
国际(2564)
农村金融(2483)
农业(2345)
商业(2300)
(2159)
共检索到75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本案中,劳动者在应聘过程中未履行如实说明义务的这种行为是否必然构成欺诈,对此有不同的判断。有观点认为,劳动者在应聘过程中未履行如实说明义务不必然构成欺诈,当且仅当导致用人单位作出了订立劳动合同的错误意思表示的,才构成欺诈;有观点认为,当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没有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向用人单位履行说明义务,即可以认定构成欺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案情简介张某自1983年起在某厂工作。双方于1995年12月25日签订了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2004年2月2日,张某经某医院诊断患有颈椎病,该医院自当日医嘱其病休两周,此后每两周为他出具需病休的证明,直至7月。张某因此未到厂工作并将2月2日至5月8日的病休证明交到该厂,但5月8日到6月3日的病休证明未交予该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国庆  
问:职工唐某在某通信器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月2日,唐某到公司上班时,被告之其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已到期,公司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并要求唐某到财务室结清工资和相应补偿。唐某回家后,越想越气愤,后经打听,可以要求公司多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那么,唐某能否得到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文涛  白彦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复杂的市场状况,劳动合同变更经常出现。劳动合同变更直接反映着技术进步、劳动关系的变化乃至社会发展,影响着劳动法规范的发展路径。这对用人单位提出了保持劳动者竞争力的义务,也对劳动者提出了不断学习提高的要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进  
如实告知是投保人必须履行的义务○马进提示:这是一起机动车辆保险,在保险有效期间内,由于车主没有向保险人告知便将所保车辆卖给他人,出险后引起赔偿纠纷的案件。在此案中,虽然投保人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法院却判保险公司败诉。从中可以看出《保险法》第30条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玉文  
问:2011年6月,秦某与某民营医院订立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担任该医院住院部的护士。在劳动合同附则里有这样一个条款:如果劳动者没有如实回答用人单位的询问的,用人单位在知情后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2012年4月,秦母因高血压病加重住院治疗,秦某所在的医院了解到该情况后,以秦某在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没有如实回答关于"你的近亲属中是否有正在需要治疗的疾病"为由,决定解除其劳动合同。医院的解释是,以前曾有两名护士因为家中有病人,在给住院病人注射和发药时有减少药量和以好药换次药的情况,医院与这两名护士解除了劳动合同并在以后的护士聘用中出台了上面这样的规定。请问,像秦某这种情况,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文进  姚竞燕  
案情简介2009年9月,张某进入D公司后在员工保密及竞业禁止条例上签字,该条例约定:"……4、员工不得进行损害公司利益的各种活动。损害公司利益的各种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员工以本人名义或以某企业名义,与公司以外的任何人员进行与公司业务活动相同、相类似、相竞争的经济往来、业务合作等。该处‘与公司以外的任何人员’包括公司客户及与公司具有各种合作关系的企业。5、员工不得以隐名或显名方式参股、入股任何与公司业务相同、相类似、相竞争的企业……7、遵守本条例是员工入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安生  
保险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的实践与探讨○王安生《保险法》第17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这一条款在具体适用中曾在基层公司引起广泛的关注,一年来各地保险人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保险人说明义务的立法经过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新《保险法》以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为目标,对说明义务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原《保险法》中的"责任免除条款"修改为"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之后,保险人的说明范围大大扩展,包括不负赔付责任的条款、限制责任条款和涉及特定责任的条款。在说明方式上,宜采取书面解释与询问说明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强说明义务的可操作性和可证明性。同时,保险人的说明程度宜采取"理性外行人标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艳红  
随着近年来保险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学平险理赔环节中双方因争议诉诸法律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极大地影响了保险业的形象及人们的投保信心。此文从保险立法的基本原则出发,通过分析学平险中双方的主要争议、成因及其处理,对完善学平险中说明与告知义务的履行提出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梦成  梁玲玲  
本案例是投保双方围绕“无有效驾驶证”的免责条款展开争论。投保方宋某称他从未见过此免责规定 ,且保险公司也未向其解释“无有效驾驶证”的含义 ,认为保险公司是无理拒赔。庭审过程中保险公司因不能证明在签订合同时已向宋某尽到了免责条款的说明义务 ,并向宋某解释清楚“无有效驾驶证”的含义 ,导致法院对其提出的适用免责条款主张不予采纳。通过分析此案我们可以得出 ,在公众保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加强的大环境下 ,保险公司依法签订合同、审慎制订保险条款、强化员工法律培训等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俞里江  赵宇  
案情简介王某于2011年11月申请仲裁,称于2007年7月21日进入某销售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后因工作出色,于2010年8月1日被任命为公司财务总监并重新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却于2011年3月1日无任何理由解除了劳动合同,现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并支付恢复之日起的工资。公司辩称,王某系公司的财务总监,却未履行对财务部的管理职责。自任职以来,财务部管理混乱,甚至于2011年2月25日发生了财务部工作人员与销售员打架斗殴的事件,造成恶劣影响,故公司决定解除其劳动合同,不同意恢复劳动关系。公司另向仲裁委员会提出,2011年3月1日解除王某后,公司已经于5月28日聘请了新的财务总监,公司与王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