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0)
- 2023(6771)
- 2022(5711)
- 2021(5157)
- 2020(4451)
- 2019(10009)
- 2018(10102)
- 2017(21150)
- 2016(10947)
- 2015(12487)
- 2014(12637)
- 2013(13085)
- 2012(12684)
- 2011(11746)
- 2010(12112)
- 2009(11813)
- 2008(11389)
- 2007(10649)
- 2006(9956)
- 2005(9337)
- 学科
- 济(74602)
- 经济(74539)
- 管理(31191)
- 业(29674)
- 方法(26541)
- 数学(24262)
- 数学方法(24181)
- 企(20158)
- 企业(20158)
- 中国(19460)
- 农(16470)
- 地方(16430)
- 财(13202)
- 制(12360)
- 地方经济(12337)
- 业经(11931)
- 农业(11570)
- 贸(11030)
- 贸易(11022)
- 易(10639)
- 学(10417)
- 银(10229)
- 银行(10216)
- 行(9959)
- 融(9661)
- 金融(9661)
- 体(8726)
- 税(8335)
- 环境(8299)
- 税收(7980)
- 机构
- 大学(176982)
- 学院(176286)
- 济(93121)
- 经济(91578)
- 管理(65937)
- 研究(61293)
- 理学(55903)
- 理学院(55349)
- 管理学(54727)
- 管理学院(54394)
- 中国(48983)
- 财(43457)
- 京(36231)
- 财经(34509)
- 经济学(31348)
- 经(31206)
- 科学(30811)
- 所(30394)
- 经济学院(28025)
- 研究所(26736)
- 中心(26497)
- 财经大学(25438)
- 江(25405)
- 北京(23747)
- 范(21499)
- 农(21497)
- 师范(21362)
- 院(20932)
- 州(20199)
- 商学(19629)
- 基金
- 项目(100432)
- 科学(79983)
- 研究(76026)
- 基金(75216)
- 家(63107)
- 国家(62572)
- 科学基金(53856)
- 社会(53043)
- 社会科(50358)
- 社会科学(50348)
- 基金项目(38762)
- 省(36468)
- 教育(34153)
- 资助(32170)
- 自然(31061)
- 自然科(30314)
- 自然科学(30308)
- 编号(30291)
- 划(30154)
- 自然科学基金(29756)
- 成果(25219)
- 部(24054)
- 国家社会(22643)
- 发(22601)
- 重点(21712)
- 教育部(21483)
- 人文(21067)
- 课题(20440)
- 社科(20266)
- 性(19755)
- 期刊
- 济(113254)
- 经济(113254)
- 研究(62800)
- 中国(32275)
- 财(31373)
- 管理(26417)
- 经济研究(20847)
- 融(20441)
- 金融(20441)
- 科学(19815)
- 学报(19513)
- 农(19334)
- 财经(18755)
- 业经(16462)
- 经(16300)
- 大学(16005)
- 学学(15284)
- 问题(15114)
- 技术(14310)
- 农业(12593)
- 贸(12112)
- 教育(11494)
- 商业(11040)
- 技术经济(10983)
- 统计(10747)
- 国际(10342)
- 理论(9555)
- 经济问题(9414)
- 世界(9182)
- 经济管理(9117)
共检索到280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利馥 刘东皇 谢忠秋
本文通过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者报酬、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失谐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增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利馥 刘东皇 谢忠秋
本文通过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者报酬、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失谐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增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秋菊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和谐是消费和谐最根本的要求,原因在于经济增长对消费者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然而,消费与经济增长失谐现象当前在我国大量存在且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消费率偏低,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太大,使得农民消费水平低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羁绊;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导致经济增长波动较大。由于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不同,因而其对策也有所不同。只有详细区分我国当前消费与经济增长失谐的具体情况,才能找到促进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消费 消费和谐 消费失谐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云
本文认为,目前的高储蓄反映居民消费具有积累型特征,由此带来的低消费和高储蓄正阻碍着经济增长;消费水平特征是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异日趋扩大;消费结构特征是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所占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过小。为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消除人们不可预期和不安全感,有社会保障作后盾;二要提倡新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特别是长期稳定并有法律保障的信贷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春霞
通过对居民收入增长率及收入消费比的数据分析,认为居民消费不存在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能性。利用居民最终消费率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GranGer检验,发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居民消费率不能加速经济增长,即居民消费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新成 郭金陵 於世为 诸克军
文章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利用1981~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不同教育(初等、中等、大学、研究生)劳动者存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只有中等教育、大学教育劳动者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同时只有中等教育劳动者存量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显著Granger原因;另外,经济增长对大学、研究生劳动者存量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但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旺,其根本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收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完善消费信贷。而要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除了通过前述途径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外,还要在经济增长本身相关的方面下功夫。具体讲,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消费力。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导向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思光
我国实行“软着陆”后,经济增长开始呈下降趋势。1998年经济增长率只有7.8%,1999年约为7%。经济的低速增长状态似乎仍在继续,通货紧缩现象日趋明显。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从我国目前客观经济情况分析,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刺激消费需求。 一、消费不足成为影响经济加速增长的基本阻碍因素 1.外部不稳定经济因素要求走扩大内需的道路。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逐步波及全世界,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日趋明显,1998年出口增幅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宋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海燕
利用1997—2009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当期人均实际GDP对当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前一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对当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也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各地区的消费习惯的程度不同。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泳
投资、消费和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国内消费的贡献则很小。当前,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萎缩,经济增长放缓,如何将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以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投资 出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加速。劳动者报酬份额作为衡量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率下降与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具有较高的耦合性。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率,是有效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在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实现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协调增长的良性循环。本文在分析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的经验事实,重点探讨影响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共同因素和未来一段时期居民消...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劳动者报酬 经济发展 耦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晖 王成进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特征使得研究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中农业居民消费与非农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更具现实意义。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国内最大、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以及藏富于民的发展模式,广东的发展实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材料。文章通过检验广东省1978—2008年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广东的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居民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非农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农业居民消费对非农业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反向的冲击作用;
关键词: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延平
文章通过区分进口与出口,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特征,分析了国际贸易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广东1979~2006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进、出口变动是居民消费变动的原因,出口对居民消费、特别是农业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进口,而对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言,进口的作用要大一些;农业居民消费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非农业居民消费对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农业居民消费。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居民消费 二元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晨 陈小亮 陈伟泽 陈彦斌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投资、低消费"的特征,近年来虽然居民部门消费率有所上升,但是经济增速也在不断下降。本文构建了含有人工智能和异质性资本(包括实体经济资本、住房资本和基建资本)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探寻人工智能是否有助于优化中国的资本结构,从而在扩大居民消费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扩大居民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究其原因,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吸引资金从房地产流向实体经济,从而减轻住房资本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并增强实体经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减弱地方政府依靠基建投资"稳增长"的动机,从而减轻基建资本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并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据此,本文建议政府部门着力促进人工智能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优化资本结构,最终实现扩大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