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2)
2023(12249)
2022(10160)
2021(9196)
2020(8175)
2019(18388)
2018(18368)
2017(35610)
2016(19631)
2015(22180)
2014(22546)
2013(22221)
2012(20624)
2011(18354)
2010(18705)
2009(17675)
2008(17972)
2007(16524)
2006(14364)
2005(13273)
作者
(57817)
(48538)
(48419)
(45955)
(30788)
(23022)
(22122)
(19027)
(18085)
(17388)
(16317)
(16149)
(15671)
(15301)
(15214)
(14865)
(14831)
(14362)
(14204)
(13864)
(12173)
(11963)
(11864)
(11145)
(10977)
(10940)
(10772)
(10759)
(9909)
(9703)
学科
(87115)
(87083)
经济(86970)
(78454)
企业(78454)
管理(72652)
方法(40338)
数学(31567)
数学方法(31343)
(29724)
(29156)
业经(28885)
(21823)
财务(21790)
财务管理(21761)
农业(21037)
中国(20679)
企业财务(20610)
(19414)
技术(17645)
理论(16466)
(16111)
(15657)
(15308)
(15149)
贸易(15146)
(15036)
(14690)
(13954)
地方(13935)
机构
学院(291502)
大学(285630)
(121766)
经济(119324)
管理(116423)
理学(99825)
理学院(98805)
管理学(97287)
管理学院(96761)
研究(91420)
中国(72482)
(59811)
(57737)
科学(55220)
(53982)
(46960)
(45864)
财经(45712)
业大(43879)
中心(42971)
农业(42769)
研究所(42189)
(41350)
北京(37208)
经济学(36392)
(35760)
(34495)
师范(34116)
财经大学(33420)
经济学院(33026)
基金
项目(185772)
科学(147096)
研究(136922)
基金(134807)
(116144)
国家(115041)
科学基金(99914)
社会(86965)
社会科(82313)
社会科学(82288)
(74711)
基金项目(71414)
自然(64506)
教育(63199)
自然科(63078)
自然科学(63058)
自然科学基金(62009)
(61152)
编号(56608)
资助(54936)
成果(45114)
(41402)
(41238)
重点(41233)
(40941)
(39815)
课题(38291)
创新(37724)
科研(35583)
教育部(35492)
期刊
(139917)
经济(139917)
研究(81582)
中国(58094)
(50508)
(49909)
管理(46639)
学报(43226)
科学(40406)
农业(34101)
大学(32877)
学学(31382)
教育(28221)
技术(27586)
(25997)
金融(25997)
业经(25831)
财经(23549)
经济研究(21593)
(20697)
(20342)
问题(18410)
技术经济(17086)
商业(15059)
财会(15013)
现代(14189)
(14145)
(14145)
世界(13797)
统计(13720)
共检索到435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君玲  田庆贺  
企业群体性事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针对目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做了一些研究。本文就劳动者参与企业群体性事件的心理诱因作一探析。■劳动者参与企业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心理诱因利益心理企业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直接因素是利益的矛盾。集体停工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不论是工资待遇、工作条件,或者是企业对员工的保障制度。这些涉及劳资双方利益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矛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乔健  
2008年末的出租车司机罢工潮引起了整个社会对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关注。本文界定和阐述了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现状和特点,重点探讨了处理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思路,并对如何进行管理创新、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虹  
文章以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心理特征的负面催化作用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其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心理特征,提出从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营造法治化校园环境;加强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参与网络事件学生的心理疏导几方面采取措施,以期有效疏导、应对和化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喜良  
本文对中国当前实际发生的集体劳动争议和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社会影响以及调处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文章指出,如何区分和研判集体劳动争议与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是正确把握和化解劳资矛盾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发生的集体行动,大多具有集体劳动争议的基本特征,其调处方式应以劳、资、政三方协商机制为基础,通过劳资共同协商来化解争议。而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常常会冲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其处置方式以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为核心,通过多方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来防范和处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雪芹  王宏波  
运用演化博弈论对农民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1)构建了农民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博弈模型;(2)对农民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农民群体性事件演化发展的控制因素;(3)得出相关结论,即农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来自于农民群体和基层政府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以及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追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亚  李继友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近年来上升势头明显,日渐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不利因素。切实有效地解决此类矛盾,保障高校稳定的教育秩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建设和谐校园,探索从心理和思想层面化解此类事件的诱因,是文章着重讨论的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文章认为,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以下新特点:数量急剧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多元化,组织性不断增强;政治性因素增多,民族宗教问题有所增加;网络推助作用日益扩大,还对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靳娟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边境地区经常爆发群体性事件,鉴于此,为预防、处置突发性事件,搞好情报工作至关重要。为提高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的质量,在研究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利用SWOT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的情报工作,提出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的相应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君君  闫龙  周莹莹  
分析了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中个体行为信息传播的成因、动力和路径,刻画了群体行为的特点,建立了行为信息传播模型,并运用行为信息传播模型与动态优化理论研究了政府对环境污染群体事件的解决问题。结果表明:政府可根据群体性事件中个人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舆情引导、澄清不良行为信息;地方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应明确态度以维持政府公信力,对闹事分子进行隔离以避免不良行为信息扩散,根据群众的心理特点尽快提出解决方案且给予群众以适当补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枫  张东红  任荣明  
基于2010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0)和2011中国监察年鉴的数据,对教育程度与地区腐败如何影响个体参与群体性事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对个体参与群体性事件具有抑制作用,地区腐败对个体参与群体性事件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效果随着腐败程度的提升而减小;地区腐败对个体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是异质的,其对教育程度高的个体影响较小,对教育程度低的个体影响巨大。因此,对于腐败程度较高的地区,消除腐败需要恒心和耐心,同时,应充分发挥教育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稳定器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  
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深刻历史背景下,准确把握其特有的内涵和性质,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主动预防,妥善处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层级分裂已相当明显,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渐显现。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方式,逐渐增多。对于国家管理者来说,妥当处置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严峻挑战。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对域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整理概括,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发展观去理性认识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赵玉林  
[目的/意义]探究微信条件下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机理、主要特点,为基层政府合理地应对此类事件以及建设良性政民关系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按照扎根分析的研究流程,基于7个典型案例,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与理论饱和度检验的基础上,得出微信条件下群体性事件的“故事线”。[结果/结论]微信群体性事件具有的鲜明特征:高效的参与风险控制、同质群体的利益驱动、以制造“政治压力”为直接目标、高度的组织化。建议基层政府:构建长效冲突化解路径,应对“高参与引起冲突VS低参与酝酿冲突”困境;培育“微信公民”,应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林  魏中许  
航班延误群体性事件反映出在航班延误时间产权非完全界定时,旅客和航空公司对处于公共领域利益"寻租"的事实。要从根源上对航班延误群体性事件进行控制,一方面要消除公共领域,另一方面控制旅客和航空公司寻租价值和寻租成本。从长期看,给予旅客更多的航班延误时间产权可能更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德海  韩呈军  尹丽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置城市拆迁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公益性拆迁纠纷中,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竞争和执政理念的差异,存在着合理补偿或强制拆迁等多种备选模式;被拆迁户由于搬迁意愿和经济状况等差异,存在着利益受损下采取合理诉求或者在"闹大"心理驱使下采取过激行动等复杂行为类型。通过将城市拆迁问题的演化博弈模型与不同对抗成本下的情景预设相结合,研究城市拆迁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和被拆迁户之间博弈冲突多种情景下各种演化结果,以及城市拆迁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实施城市拆迁项目是否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其概率取决于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影响因素。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诱发群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