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1)
- 2023(6484)
- 2022(5761)
- 2021(5407)
- 2020(4753)
- 2019(11273)
- 2018(11367)
- 2017(22027)
- 2016(12431)
- 2015(14352)
- 2014(14942)
- 2013(14866)
- 2012(14025)
- 2011(12714)
- 2010(12983)
- 2009(11984)
- 2008(12270)
- 2007(11484)
- 2006(9782)
- 2005(8902)
- 学科
- 济(52319)
- 经济(52263)
- 管理(34755)
- 业(34699)
- 方法(27241)
- 企(27103)
- 企业(27103)
- 数学(24081)
- 数学方法(23877)
- 农(15752)
- 财(14278)
- 中国(13752)
- 贸(10825)
- 贸易(10822)
- 学(10633)
- 农业(10564)
- 易(10513)
- 业经(10008)
- 制(9891)
- 地方(9616)
- 务(9308)
- 财务(9285)
- 财务管理(9251)
- 理论(8949)
- 企业财务(8708)
- 和(8292)
- 银(7900)
- 银行(7872)
- 行(7418)
- 融(7312)
- 机构
- 学院(183620)
- 大学(183203)
- 济(74283)
- 经济(72555)
- 管理(68945)
- 理学(58846)
- 理学院(58188)
- 研究(58166)
- 管理学(57114)
- 管理学院(56766)
- 中国(45412)
- 京(38571)
- 科学(36341)
- 财(35056)
- 农(32612)
- 所(30662)
- 江(29320)
- 中心(28060)
- 财经(27934)
- 业大(27707)
- 研究所(27500)
- 农业(25820)
- 经(25151)
- 北京(24415)
- 范(23985)
- 师范(23727)
- 州(23308)
- 经济学(23179)
- 经济学院(21117)
- 财经大学(20492)
- 基金
- 项目(114273)
- 科学(88180)
- 研究(83935)
- 基金(80944)
- 家(69718)
- 国家(69085)
- 科学基金(58444)
- 社会(50850)
- 社会科(48037)
- 社会科学(48018)
- 省(45419)
- 基金项目(42998)
- 教育(40276)
- 自然(38003)
- 划(37903)
- 自然科(37092)
- 自然科学(37080)
- 自然科学基金(36421)
- 编号(36300)
- 资助(34425)
- 成果(29869)
- 部(25779)
- 重点(25566)
- 课题(24682)
- 发(24019)
- 创(23055)
- 科研(22255)
- 大学(22204)
- 教育部(22004)
- 创新(21542)
共检索到273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任丽莉 陈万思
劳动者拥有劳动合同解除权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员工在一定时期的稳定对企业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劳动法》第31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从立法、实践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修订和完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提出建议。
关键词:
劳动法 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继翔
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法律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维护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权利,以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制度体现了自由择业的精神,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劳动法》相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31条和第32条,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只是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行使的情形和法律责任作了些补充,其余都散见于劳动部规范性文件或者地方性立法中,立法层次较低,条文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实践中纠纷不断。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伟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须缴纳违约金并赔偿对方的损失;还约定劳动者提前离职须返还部分绩优奖。这样的约定是否合法?能否将劳动者的绩优奖作为对用人单位损失的赔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金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邹世允 黄振东
案情简介张某于2008年4月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3月31日。2012年12月1日,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将在2013年1月1日解除。2012年12月10日,张某突发疾病死亡。张某家属认为,张某突发疾病死亡与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解除直接相关,故向公司提出了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要求。公司则称:张某于2012年12月10日死亡,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劳动合同系劳动者死亡而于2012年12月10日终止,并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故不同意张某亲属的请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何为劳动者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适用的劳动者的范围,不仅关系到当事人主体资格认定的问题,也关系到享有哪些实体权利义务,以及发生争议后通过何种渠道处理等。但我国的劳动就业统计相关指标与界定不能用于确定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劳动者,劳动立法也缺乏对适用对象的科学界定,导致了实践中对劳动者概念的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主体资格,对劳动者的内涵与边界界定进行统一规范,应尽可能从宽认定劳动者,加快劳动标准立法,并分层次、精细化地进行劳动法律规定的调整。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 适用范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庆华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争议案件最主要的诱因,本文通过讨论两个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例,就劳动合同解除权的性质、行使方式、能否撤销撤回、是否会消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 解除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管理和运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晓如
《劳动法》第31条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作出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理解不一导致产生了不少争议。本文通过对第31条法律理解的研究和法律适用的探讨,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怀欣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法定情形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对于单方解除权是否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实践中说法不一。下面,本文将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来谈谈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行使期间问题。案例一:马某系某集团公司职工,双方签订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5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爱春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劳动合同自试用期开始第一天就是有效成立的,当事人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内(包括试用期)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立法规定当事人在试用期内符合一定条件或履行一定程序的情况下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对于其没有遵守相应的条件、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因其行为违法更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能因为《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就简单地认为,在试用期内,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小午
我国现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在实务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劳动者预告解除规定太过僵化,预告期未区分不同种类的劳动合同,未区分不同岗位、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工作年限的劳动者;劳动者即时解除实体和程序规定诸多不明等。建议对预告期、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等规定予以完善;明晰《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表述;将劳动合同无效情况另作规定。
关键词:
劳动者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慧娟 周钰琴
案情简介刘某2001年1月1日被某皮塑公司招录。2011年1月1日,公司考虑刘某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0年,依法与其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1年3月,刘某在工作中不慎受伤,医疗期结束后作了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伤残等级为七级。2011年8月初,刘某向公司表示不解除劳动关系,伤好后再回公司上班。8月底,刘某领取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12年9月10日,公司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刘某回公司上班,刘某以伤势未痊愈不能胜任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