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4)
- 2023(17465)
- 2022(15099)
- 2021(14017)
- 2020(11762)
- 2019(26906)
- 2018(27193)
- 2017(52103)
- 2016(28276)
- 2015(32024)
- 2014(32270)
- 2013(32318)
- 2012(30332)
- 2011(27631)
- 2010(28073)
- 2009(25893)
- 2008(25237)
- 2007(22630)
- 2006(20529)
- 2005(18794)
- 学科
- 济(131256)
- 经济(131123)
- 管理(80184)
- 业(77439)
- 企(61190)
- 企业(61190)
- 方法(50348)
- 数学(43251)
- 数学方法(42853)
- 中国(37242)
- 农(34745)
- 地方(32050)
- 业经(27765)
- 学(27083)
- 财(27012)
- 农业(23819)
- 制(23326)
- 贸(22784)
- 贸易(22767)
- 易(21984)
- 技术(21219)
- 银(20059)
- 银行(20005)
- 融(19417)
- 金融(19414)
- 行(19315)
- 理论(19085)
- 环境(18991)
- 和(18883)
- 地方经济(17816)
- 机构
- 大学(415424)
- 学院(413447)
- 济(172909)
- 经济(169100)
- 管理(158401)
- 研究(147309)
- 理学(135054)
- 理学院(133460)
- 管理学(131278)
- 管理学院(130537)
- 中国(110780)
- 京(90702)
- 科学(89509)
- 财(78485)
- 所(75813)
- 研究所(68448)
- 农(68026)
- 中心(65264)
- 江(62549)
- 财经(61934)
- 业大(60136)
- 北京(58699)
- 范(56805)
- 师范(56301)
- 经(56063)
- 农业(52944)
- 院(52933)
- 经济学(52128)
- 州(50835)
- 经济学院(46637)
- 基金
- 项目(268912)
- 科学(210017)
- 研究(198533)
- 基金(192396)
- 家(167516)
- 国家(166045)
- 科学基金(140927)
- 社会(124300)
- 社会科(117642)
- 社会科学(117612)
- 省(104866)
- 基金项目(102265)
- 教育(90744)
- 自然(90177)
- 划(88450)
- 自然科(87952)
- 自然科学(87929)
- 自然科学基金(86328)
- 编号(81802)
- 资助(79368)
- 成果(67504)
- 发(60869)
- 重点(60254)
- 部(59370)
- 课题(57223)
- 创(55369)
- 创新(51703)
- 教育部(50579)
- 国家社会(50474)
- 科研(50433)
- 期刊
- 济(203863)
- 经济(203863)
- 研究(130507)
- 中国(86692)
- 学报(63713)
- 农(62310)
- 管理(60733)
- 科学(59900)
- 财(57534)
- 教育(48804)
- 大学(47834)
- 学学(44714)
- 农业(43106)
- 融(39477)
- 金融(39477)
- 技术(37997)
- 业经(32531)
- 经济研究(32526)
- 财经(30896)
- 问题(26748)
- 经(26559)
- 图书(22594)
- 业(22391)
- 技术经济(22049)
- 贸(20719)
- 理论(20096)
- 科技(19595)
- 现代(19489)
- 商业(19045)
- 资源(18622)
共检索到639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巩丽霞
文章认为,目前劳动者低工资状况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性驱动力难以有效形成。因为过低的薪酬直接制约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及对企业的认同,无法形成有创新的驱动力。推进工资形成机制的理性变革,并在业已初见成效的对传统产业的产能控制和行业整合的背景下,显然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文章提出,在合理考量地方经济承受能力、企业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制度规则的完善,建立起劳动者工资水平随经济增长及其他有关因素变化而相应协调、合理、持续增长的制度化的运行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命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堤,蒋志学,刘贵平,王黎,金长江,窦长伍,王文惠,李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仉培宏 韩增林
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2009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占大连全市的22.7%;工业总产值实现2331亿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星
1992年8月5日到8日,我用4天时间,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了一点调查.在开发区,同政策研究室、经济发展局、工商物价局的同志进行座谈;参观了大连保税区、工业团地、石油化工区、五彩城商贸区和大窑湾港区;阅读了有关资料.现将所见情况报告于下. 第一个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开发区.从1984年10月15日动工兴建,八年创业,已经在一片盐碱滩涂和丘陵起伏的山野上,建立起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区.开发面积,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丽 王春丽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4年成立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到2000年,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居民住房明显改善,居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居民的精神面貌好,所有这些都表明居民生活质量总体上显著提高。但笔者对其全面分析后发现在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开发区居民生活质量尚未全面提高。为全面提高开发区居民生活质量,必须继续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寻找新的消费热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继续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居民即期消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光北
中国沿海城市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和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事物,是中国执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来所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发区—边疆地区—广大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以天津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发展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其初期制定的发展模式及其实施效果进行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并与其他沿海开发区进行比较,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探索一条适合天津开发区发展的成功之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常江 张金翠 李亚博 李达
低碳经济在世界环境及能源安全危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基于低碳产业发展理念,运用库兹涅兹法则及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判定等方法,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试图通过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布局的合理性,降低产业发展成本,达到节能减排、发展经济的目标,实现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为徐州低碳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低碳 产业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和俊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本文分析了开发区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开发区再发展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
开发区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俊华 杨新年
文章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承担着最主要的任务,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其主导产业和技术基础条件等的限制,各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为此,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1)通过观念创新,增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感和全局观;(2)明确目标任务,寻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3)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4)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5)进一步创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丹 令晓峰 侯智珩
经济活动催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矿业经济的发展推动矿业城市的兴起。矿业城市在发展初期会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在是否依托已有城市的问题上,进行多种试探性的建设尝试,并最终进行抉择。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选取处于发展初期的新疆准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准东在产居关系上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尝试,但这些模式并不成功,且面临与以往稍有差异的新问题和需求:以80、90后员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对于生活的方式有不同的追求,企业的运营也产生不同以往的诉求,这些问题影响了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针对新城建设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进行论证,并探讨在新城发展的不同时期如何实现与周围县市的共赢,提出战略设想。
关键词:
产居现状 问题 新城开发 区域共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张洪聚
在中国当前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大连开发区)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经济生长点,并肩负着拉动东北腹地经济对接国际市场的现实使命。为此,大连开发区努力集聚自己的综合优势,从而为其实行外向牵动战略创造了前提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大连开发区注重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现代化新城区的辐射作用,则进一步体现了它所奉行的外向牵动战略的实际价值。对此,本文从区域经济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加以了认识和论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顺奇 田贵明
本文以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首先,比较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在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产业聚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第三,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发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发展、区别对待,并将开发区作为我国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载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大鹏 郑毅
利用一系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水平、结构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宏观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对比分析和评价。说明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长沙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并与苏州工业园作了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
长沙开发区 经济发展 增长极 助推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杨春平 黄海燕
为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全国下一阶段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组成若干专家组,对第一批试点单位中成绩突出者进行总结,我们从2007年4月开始,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开发区、或泰达)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