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8)
2023(11433)
2022(9325)
2021(8320)
2020(7333)
2019(16818)
2018(16752)
2017(32532)
2016(18466)
2015(20991)
2014(21265)
2013(20933)
2012(19244)
2011(17383)
2010(17693)
2009(16446)
2008(16325)
2007(14974)
2006(13095)
2005(11827)
作者
(56385)
(47369)
(47040)
(44968)
(29694)
(22663)
(21652)
(18537)
(17810)
(16828)
(16029)
(15906)
(15078)
(15022)
(14778)
(14777)
(14428)
(13966)
(13690)
(13554)
(11784)
(11769)
(11713)
(10859)
(10620)
(10596)
(10405)
(10392)
(9633)
(9560)
学科
(81903)
经济(81835)
(48525)
管理(47520)
方法(40745)
数学(36734)
(36471)
企业(36471)
数学方法(36252)
(23963)
中国(23135)
(17364)
(16959)
业经(16735)
农业(16283)
地方(15175)
(14569)
贸易(14566)
(14137)
(13142)
理论(12111)
(11250)
(11171)
银行(11115)
(10768)
金融(10766)
环境(10733)
(10577)
(10270)
财务(10227)
机构
大学(271402)
学院(269982)
(111990)
经济(109737)
管理(100311)
研究(96009)
理学(86960)
理学院(85895)
管理学(83920)
管理学院(83432)
中国(70714)
科学(61513)
(58277)
(53678)
(51339)
(48016)
研究所(47056)
业大(44883)
中心(43401)
农业(42659)
(41073)
财经(39021)
北京(36485)
(35717)
(35427)
经济学(35302)
师范(35290)
(33749)
(32174)
经济学院(32064)
基金
项目(182283)
科学(142726)
基金(132491)
研究(127349)
(117710)
国家(116815)
科学基金(98737)
社会(80488)
社会科(76255)
社会科学(76228)
(71356)
基金项目(69380)
自然(65310)
自然科(63873)
自然科学(63858)
自然科学基金(62747)
(60985)
教育(59614)
资助(55584)
编号(51257)
重点(41944)
成果(41509)
(40213)
(39405)
(36971)
课题(35763)
科研(35539)
计划(34903)
创新(34684)
教育部(33798)
期刊
(118127)
经济(118127)
研究(75648)
中国(53235)
(48375)
学报(48032)
科学(43318)
(36264)
大学(35404)
管理(35124)
学学(33472)
农业(32652)
教育(27424)
技术(23998)
(22108)
金融(22108)
经济研究(19721)
财经(19111)
业经(18882)
(18345)
问题(16540)
(16497)
统计(16110)
技术经济(14575)
(14266)
(14030)
资源(13400)
决策(13091)
(12828)
图书(12454)
共检索到394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江鑫  黄乾  
人口老龄化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的影响是通过劳动者工资变动机制实现的。使用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的实证分析表明:劳动生产率的转折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间接影响,受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直接影响,而且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上升而呈倒"U"型变化;同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地方财政占GDP比重、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均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变化关系。因此,构建完善的人口激励与促进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鼓励劳动力跨区域自由流动将是有益的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鹏飞  张力  
在理论分析上,将劳动生产率和人口老龄化引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利用数理推导得出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实证层面上,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回归以及面板门槛回归分析了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存在"U"型曲线关系,二者现阶段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即现阶段老龄化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二、当企业转型升级或生产技术增长到一定阶段,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就呈同方向变化;三、虽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但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反向效应并不平滑,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竞博  
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区域经济具有增长潜能的标志性指标,在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的情况下,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保持可持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显著差异,呈现明显的动态特征。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在当期和滞后一期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不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长期效应并未凸显。进一步研究证实,人口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人口老龄化最大劳动生产效应的拐点位于8.65%~8.79%之间。在采用老年抚养比指标反映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条件下,研究结论仍然稳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瞿凌云  
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指数方法,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及丹尼森效应,三种效应的贡献率显示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2002年以后丹尼森效应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对比分析中国31个省份的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发现,东部地区省份的两种效应普遍高于其他省份。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部省份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在保持纯生产率效应贡献度的基础上提高丹尼森效应,而西部地区的两种效应都有待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巍  李万明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构建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利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验验证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土地规模、土地生产率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推进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赵勇  杨冬民  
灰色模型CM(1,3)很好体现了资本使用量和劳动投入量对下期工业产出值增加率的影响。通过对2003-2005年劳动生产力和灰色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能源类工业部门产出的增加更多依赖于劳动力的投入;化纤和石油等工业生产率提高呈现出较高趋势,其劳动力对产出值增加的影响度在下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帆  
长期来看,中国劳动生产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之后的增速更是显著。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各产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相对地,劳动配置结构变化的贡献度并不显著,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强化。劳动配置结构变化贡献度较小,与劳动力跨部门流转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而行业内部生产率提高与分工演进、资本深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等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征  唐涯  朱菲菲  
中国的产业层次需要向中高端升级,这离不开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本土的技术研发和基础科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日本劳动生产率的纵向发展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体现为劳动投入的产出效果,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报酬,从而对国内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荣兆梓  
劳动生产率是包含着产品生产中耗费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量劳动的生产率。而传统的理解则认为劳动生产率只是表征活劳动效率,这不仅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且造成理论上和实践中的种种矛盾和缺憾。同时,总劳动生产率的实际计算过程中存在困难也是导致人们用活劳动生产率代替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之一,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是运用活劳动系数和物化劳动系数。值得强调的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增长方程与新古典增长方程虽然在形式上颇为相似,在实质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砚耘  
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和“六五”时期,其他各时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都比较慢,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也不高。三年调整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走的是效益型的增长方式。“六五”时期劳动生产率的较快增长主要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特殊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富华  李国平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份额变化分析方法,把工业作为整体细分地区,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各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原因。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总体来说,大部分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通过结构细分,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又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联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晓明  
一、引言关键部门分析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而逐步深入的。研究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尽可能把握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真实地位和作用,是关键部门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环节和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手段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在关键部门的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自拉斯姆森(Rasmussen,(1956)],钱纳里和瓦特纳伯(Chenery & Watnabe(1958))指出部门间相互关联的重要性,赫希曼(Hirschman(1958))给出关键部门的定义和标准关联度的关系,关键部门分析的实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旭川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本文运用CES生产函数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理论联系。通过运用VAR方法和1978-2006年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经验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的重要因素。从短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负的,但从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正的。这说明,中国选择了一种适于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方式。中国应坚持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协调增长,采用适合于中国现实经济的技术,并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速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鹏  郭健全  
本文通过测算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然后构建超对数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和利用历年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有助于提升我国劳动生产率,但对不同行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同,高技术,高开放度行业的垂直专业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曼琦  张景帆  
人力资本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城乡融合加快了城乡间要素流动,也引起了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虽然劳动力绝对数量在减少,但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健康素质、获取信息能力及专业技能等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从数量型向素质型、效率型、能力提升型转变。这种变化对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双重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变化;教育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作用;互联网、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信支出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正向推动作用,且有中介效应。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强化了实证结果。深化城乡融合可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持续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