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0)
2023(8158)
2022(7294)
2021(6798)
2020(6024)
2019(14200)
2018(14074)
2017(27931)
2016(15439)
2015(17648)
2014(17670)
2013(17835)
2012(16855)
2011(15152)
2010(14993)
2009(13979)
2008(13809)
2007(12430)
2006(10698)
2005(9389)
作者
(45252)
(38158)
(38062)
(36258)
(24064)
(18445)
(17473)
(15039)
(14349)
(13473)
(12791)
(12752)
(12119)
(11946)
(11935)
(11850)
(11830)
(11206)
(11006)
(10989)
(9589)
(9374)
(9346)
(8783)
(8657)
(8557)
(8474)
(8334)
(7660)
(7658)
学科
(68144)
经济(68083)
(40794)
管理(39863)
方法(33714)
数学(30544)
数学方法(30309)
(29802)
企业(29802)
(21389)
地方(16860)
中国(16486)
(15417)
农业(14760)
(13581)
业经(12958)
(12692)
贸易(12689)
(12232)
(10804)
(9645)
环境(9484)
(9081)
财务(9062)
财务管理(9036)
理论(8815)
(8587)
金融(8584)
企业财务(8440)
(8404)
机构
大学(221630)
学院(220805)
(92000)
经济(89981)
管理(83912)
研究(74897)
理学(72828)
理学院(71954)
管理学(70628)
管理学院(70237)
中国(55767)
科学(47645)
(46417)
(42928)
(40196)
(38881)
业大(36396)
研究所(35625)
中心(35326)
(34139)
农业(33986)
财经(32591)
(29883)
师范(29603)
(29502)
经济学(28961)
北京(28614)
(27098)
(26551)
经济学院(26426)
基金
项目(149573)
科学(116915)
基金(107761)
研究(107320)
(94096)
国家(93304)
科学基金(79326)
社会(67423)
社会科(63741)
社会科学(63719)
(60673)
基金项目(58052)
自然(52196)
自然科(50970)
自然科学(50954)
自然科学基金(50053)
(50039)
教育(49448)
资助(44504)
编号(43847)
成果(34963)
重点(33715)
(33257)
(32716)
(30509)
课题(30141)
科研(29234)
创新(28605)
教育部(28186)
大学(27844)
期刊
(98377)
经济(98377)
研究(61148)
中国(42788)
(38158)
学报(36681)
科学(33487)
(31472)
大学(27098)
管理(26964)
农业(25783)
学学(25515)
教育(20501)
技术(19127)
(17904)
金融(17904)
业经(16368)
财经(15725)
经济研究(15216)
(14517)
问题(14020)
(13540)
资源(12274)
技术经济(11675)
(11445)
统计(11004)
(10498)
理论(10468)
图书(10451)
商业(9973)
共检索到320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元  
文章用协整方法研究广东省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长期关系,并建立了VAR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广东省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波动主要归因于其自身的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对不同所有制单位平均工资的波动影响强度大且持久,远大于平均工资相互间的冲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元  周树高  
本文认为,广东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且劳动生产率变动往往先于GDP的变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既可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提高;经济增长虽不能由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决定性地解释,但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已逐步减弱,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已明显增强;广东省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魏悦  王敏  
利用广东省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得出广东省21个工业行业的物质投入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广东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对广东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均有正向作用,其中服务外包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服务外包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物质投入外包的行业差异则相对不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玮  张荣霞  梁文群  赵国浩  
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十二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任务艰巨。本文首先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采用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标来表征技术进步水平,利用山西省1980~2009年相关数据,建立了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的VAR模型,进而运用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山西省能源强度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冲击的动态响应,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负向影响将在滞后30多年中都存在,滞后效应较长。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 宁  
基于 198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尽管短期内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会出现反向偏离的现象,但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广东银行业效率和资本市场效率相对较低以及广东省金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被国有企业所垄断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所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舒健  李钊  
基于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继续加快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福建调查总队与漳州调查队联合课题组  林水明  蓝文志  吴红红  陆颖  江伟斌  
本文从福建省社会劳动生产率、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特征入手,根据1989—2011年劳动生产率及农村、城镇工资性收入数据构建VAR模型,在模型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动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又会反过来拉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性收入的实证结果上提出促进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旭川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本文运用CES生产函数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理论联系。通过运用VAR方法和1978-2006年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经验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的重要因素。从短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负的,但从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正的。这说明,中国选择了一种适于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方式。中国应坚持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协调增长,采用适合于中国现实经济的技术,并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速度。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昉  
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在显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的刘易斯转折点,到迎来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其间日本经过了30余年,韩国将经过40多年,而中国充其量只有9年。中国这一特殊性可以较好地解释民工荒或招工难现象的严峻性,以及工资增长的巨大幅度。研究指出,工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能否与之保持同步和适应,同时提出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海峰  李志民  
文章基于X12季节调整和HP滤波方法,以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产出缺口和货币缺口的变动轨迹进行了研究;进一步结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利率、物价指数和货币缺口对产出缺口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缺口和产出缺口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利率、物价指数和货币缺口对产出缺口的脉冲响应均存在一定的时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中一  
现行经济理论及实践中流行着一种提法,即要做到工资收入的合理分配,工资增长率不能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此,有人提出异议。笔者亦认为前述命题经不起严格的推敲,不过在理解上又有所差别,以下谈谈自己的想法。工资的增长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其物质基础,但劳动生产率不能全面衡量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除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条途径外,还能通过增加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人数(这时劳动生产率不一定提高)来达到。就后一条途径看,如果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光宇  
职工工资是劳动者为谋生所必须的那一部分劳动的报酬,在量上必须同劳动者生存所必要的消费资料的价值相一致。在现阶段,劳动报酬和消费品资料价值都以货币来表现,于是,工资、物价、劳动生产率就相互依存为一定的函数关系。人们研究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化,求得建立合理的增长模式,以促使生产持续发展,物价保持稳定,人民生活相应改善,经济运行协调运动。本文试图就三者的增长关系,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一些看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万寿桥  李小胜  
改革开放以来,没有一个市场领域像资本市场这样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首先是资本和资本市场的提法和概念受到争议。其次,资本市场存在的依据、性质、规模、结构、流动性和效率等问题一再引起人们对资本市场的困惑和误解。再次,资本市场在配置资金资源、促进资本形式、完善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企业产权制度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作用,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怀疑。文章就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实证的角度对普遍关注的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考察了1994—2007年期间我国税收负担、税制结构(直接税与间接税之比)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微弱,但经济增长对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的影响很大——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得税收负担的增长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使得直接税的比重迅速提高;(2)税收负担的增长促进了直接税的比重提高,但直接税的比重提高抑止了税收负担的加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京曼  石先进  
通过梳理中国宏观经济因素与房地产市场波动现状,应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对二者间的动态联系进行分析,主要发现:收入水平不是造成中国房价波动的主要原因,信贷、利率与房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中国房市主要依赖信贷市场资本,股市融资能力较弱;房地产投资与房价之间存在强烈的循环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