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74)
- 2023(21322)
- 2022(18374)
- 2021(16922)
- 2020(14442)
- 2019(33184)
- 2018(32899)
- 2017(63001)
- 2016(34811)
- 2015(39191)
- 2014(39218)
- 2013(38800)
- 2012(35628)
- 2011(32206)
- 2010(32300)
- 2009(30179)
- 2008(29954)
- 2007(26964)
- 2006(23758)
- 2005(20936)
- 学科
- 济(139679)
- 经济(139488)
- 管理(100344)
- 业(100049)
- 企(77770)
- 企业(77770)
- 方法(63314)
- 数学(55330)
- 数学方法(54629)
- 农(51568)
- 财(38496)
- 中国(37297)
- 农业(33967)
- 业经(33424)
- 学(30579)
- 制(29913)
- 地方(27819)
- 贸(25630)
- 贸易(25622)
- 易(24853)
- 务(24023)
- 财务(23934)
- 财务管理(23875)
- 企业财务(22639)
- 银(21957)
- 银行(21860)
- 理论(21708)
- 技术(21124)
- 环境(21116)
- 融(20808)
- 机构
- 大学(500674)
- 学院(500201)
- 济(197436)
- 经济(193030)
- 管理(191957)
- 研究(168764)
- 理学(166296)
- 理学院(164383)
- 管理学(161214)
- 管理学院(160316)
- 中国(126579)
- 科学(108398)
- 京(106402)
- 农(101886)
- 财(91831)
- 所(86950)
- 业大(83253)
- 农业(79647)
- 研究所(79154)
- 中心(78463)
- 江(75401)
- 财经(73252)
- 经(66653)
- 北京(66582)
- 范(64354)
- 师范(63580)
- 院(60443)
- 州(60130)
- 经济学(59380)
- 省(54565)
- 基金
- 项目(342122)
- 科学(266527)
- 基金(247360)
- 研究(242374)
- 家(218464)
- 国家(216658)
- 科学基金(184228)
- 社会(151763)
- 社会科(143594)
- 社会科学(143552)
- 省(134787)
- 基金项目(131194)
- 自然(122527)
- 自然科(119649)
- 自然科学(119610)
- 自然科学基金(117441)
- 划(113527)
- 教育(111113)
- 资助(102165)
- 编号(98178)
- 成果(79260)
- 重点(76982)
- 部(74591)
- 发(72376)
- 创(70233)
- 课题(67717)
- 科研(66292)
- 创新(65750)
- 计划(63898)
- 大学(63102)
- 期刊
- 济(216750)
- 经济(216750)
- 研究(141936)
- 农(96771)
- 中国(96509)
- 学报(89139)
- 科学(77407)
- 财(71372)
- 管理(67037)
- 大学(66469)
- 农业(65040)
- 学学(63184)
- 教育(49248)
- 融(45596)
- 金融(45596)
- 技术(41923)
- 业经(38645)
- 财经(35723)
- 经济研究(33072)
- 业(32958)
- 问题(30519)
- 经(30494)
- 版(26830)
- 科技(24342)
- 业大(23847)
- 技术经济(23738)
- 图书(23646)
- 统计(23475)
- 理论(23040)
- 现代(21780)
共检索到732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卉 关信平
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的稳定性关乎企业稳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进行。在对2013年度七个主要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从劳动权益视角对农民工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方面看,新生代农民工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存在较大的离职风险;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作业安全和工作环境方面的劳动权益保护情况较好,养老保障方面有待提高;劳动权益保护对农民工离职意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新生代农民工、男性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离职意向的作用更显著,影响内容更广泛,因此劳动权益因素对不同性别
关键词:
农民工 离职意向 劳动权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忠勇
本文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3000多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农民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企业打工期间并没有获得理应获得的劳动权益,而且他们在工资、工资拖欠、技能培训、辞工自由、日常福利、人身权利等劳动权益的获得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分解导致农民工在上述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的原因,本文发现,性别歧视可能是导致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性别差异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此外,人力资本因素和组织制度因素也为这种性别差异提供了较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性别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珊娜 赵明霏
本文基于2021年春节假期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民工就地过年决策的影响,从而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实证分析发现: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特别是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更大;将工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现,工资、社保、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起到部分中介调节效应,工作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因此,应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全面执行,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从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合同 就地过年 城市融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勇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描述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是否拖欠、劳动安全的状况及日工作时间的长短4个方面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的个体特征、就业的行业和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对于劳动权益状况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工会会员身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等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何晓玉 陈丹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及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含意。然后分析指出,目前存在农民工就业权得不到充分保障,不能享有完整的社会保障权和劳动福利权,缺少相应的权利监督保护机制和救助途径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城乡有别的户籍体制、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特点、劳动权益保障意识的欠缺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等。最后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健全劳动法制体系、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晖
文章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2014年有关农民工的调查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以Probit、Ordered-Probit两模型为研究工具,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与农民工消费容量及其城市融入水平之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工消费容量及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具有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农民工经济学 消费容量 城市融入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建娥
本文基于对中国五大城市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度偏低,影响融入的主要因素涉及居住、社区、经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就业及健康7个关键因子。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乡-城移民社会融入政策体系模式",一方面以政策行动来应对移民的结构性排斥,改善居住、就业与培训,加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融合;另一方面要启动社区工作来限制非结构性排斥,发展移民社会资本,实现社会融合。政策行动为社区工作的有效介入提供政策与制度支持,社区工作为政策的落实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通过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及文化条件,加快移民融入城市的进程。
关键词:
乡-城移民 社区工作 社会融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舒建玲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具有普遍性、严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是由政府行为偏差、法律制度欠缺、工会组织软弱、劳动者自我维权能力弱、企业劳动法律意识淡漠等因素造成的。应在提高全社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法律、工会和劳动者自身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使企业“不敢侵权”、“不能侵权”、“不想侵权”。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 侵害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勇 梁君思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民工作为新的社会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兴的庞大的社会群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其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相关权利的关键,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
农民工劳动权益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进才 程利敏
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农民工的权利,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社会学家研究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中,笔者拟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劳动权益 法律制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秀荣
探寻合理的司法救济路径,诸如设立劳动法院,实行或裁或审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用好调解、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法律机制,完善法律援助,建立农民工的维权组织等,为农民工及时、有效地提供权益保障。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司法救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勇 郑玉刚
生活、工作在大城市的农民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为所在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该群体的消费状况,无论从我国城镇化战略的角度还是从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588份对武汉市农民工消费状况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民工的各方面消费情况,包括他们的收入状况、日常消费、教育消费、品牌商品消费等等。并且分析了收入水平与教育、年龄以及职业类型间的关系,总消费水平与收入、教育、年龄及职业类型的关系。以及消费品牌衣服的状况和影响因素。最后,笔者从城市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加大对青年农民工的培训;优先接纳自主创业型的农民工城市居民;特别关注20-39岁的群体,他们是消费主力。
关键词:
农民工 消费 实证分析 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忠培
为避免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处于"眠其权利之上不觉醒"的窘况,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唤醒其应有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晓《劳动合同法》已经为劳动者谋取了"五大福祉"。为编织一张更加周密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恢恢法网",国家应在规范"包工头"劳务关系、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增设用人单位精神赔偿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农民工 权益保障 法律思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炜 朱力
文章使用2010年收集的江苏省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民工的住宿方式对其权益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民工的住宿条件总体上仍然较差;(2)宿舍劳动体制下的农民工与非宿舍劳动体制下农民工相比,基础生活设施拥有率低,人均住房面积少,住宿条件差;(3)宿舍劳动体制下的农民工与非宿舍劳动体制下农民工相比,工作时间长,拥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率低,表明其权益被侵犯现象更为严重。
关键词:
宿舍劳动体制 社会保险 居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何兴贵 金淑彬
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方式,探索了城市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存在的诸多特点,即职业层次化低、工作不稳定、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等,且呈短期化态势、缺少技能培训及职业晋升的机会、缺乏劳权保障以及劳动标准恶化、工会组织缺失、维权不到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劳资纠纷难以及时化解等,这些特点严重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创新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