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
2023(1672)
2022(1310)
2021(1133)
2020(929)
2019(2089)
2018(2077)
2017(4305)
2016(2313)
2015(2569)
2014(2357)
2013(2409)
2012(2122)
2011(1835)
2010(1793)
2009(1760)
2008(1759)
2007(1587)
2006(1332)
2005(1240)
作者
(5798)
(4774)
(4699)
(4569)
(2949)
(2163)
(2138)
(1822)
(1802)
(1726)
(1626)
(1530)
(1520)
(1483)
(1478)
(1414)
(1391)
(1357)
(1347)
(1319)
(1160)
(1114)
(1105)
(1078)
(1076)
(1026)
(959)
(955)
(953)
(941)
学科
(9962)
经济(9952)
(8310)
管理(6804)
(6021)
企业(6021)
方法(5390)
(4778)
劳动(4761)
数学(4747)
数学方法(4726)
(3697)
中国(3563)
(2930)
农业(2817)
(2772)
动力(2309)
劳动力(2288)
(2271)
财务(2269)
财务管理(2269)
人口(2228)
企业财务(2167)
农业劳动(2126)
业经(2093)
农业人口(2068)
(1968)
贸易(1968)
(1945)
理论(1711)
机构
学院(31996)
大学(31980)
(14861)
经济(14674)
管理(12658)
理学(11334)
理学院(11235)
管理学(11054)
管理学院(10992)
研究(8954)
中国(6725)
(6564)
(6264)
财经(5668)
经济学(5251)
(5214)
经济学院(4801)
科学(4620)
(4308)
财经大学(4292)
(4169)
师范(4139)
(4064)
中心(4054)
业大(3858)
北京(3829)
(3700)
商学(3700)
研究所(3667)
商学院(3652)
基金
项目(21365)
科学(17438)
基金(16489)
研究(16251)
(13886)
国家(13750)
科学基金(12232)
社会(11592)
社会科(10961)
社会科学(10959)
基金项目(8478)
教育(7825)
(7773)
自然(7416)
自然科(7254)
自然科学(7253)
自然科学基金(7130)
资助(6877)
编号(6617)
(6607)
成果(5290)
(5139)
国家社会(5044)
人文(4747)
教育部(4736)
重点(4651)
(4345)
项目编号(4260)
(4252)
(4213)
期刊
(14483)
经济(14483)
研究(8604)
中国(7080)
(5614)
管理(4534)
学报(3861)
科学(3741)
教育(3342)
大学(3222)
(3144)
财经(3079)
学学(3068)
经济研究(2740)
(2639)
业经(2550)
技术(2350)
(2172)
金融(2172)
农业(2089)
问题(1955)
(1896)
(1896)
劳动(1896)
商业(1760)
理论(1663)
统计(1630)
财会(1619)
技术经济(1540)
实践(1475)
共检索到44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永伟  
经济学的研究一般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也有一个假设,即商品的价值完全由活劳动创造,生产资料只参与价值的创造过程,而其本身却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的大小与劳动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价值是与商品的市场价格独立存在的一个抽象的绝对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并不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本人认为马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奎  
马克思在论证劳动价值论的“三个步骤”中,不适当的“排除法”要求重新论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当今经济现实也需要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的一些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本文试图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交换基础,同时结合实际对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进行界定。文章最后针对目前盛行的“价格才是市场经济中真实的存在”这一说法,探讨了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惠斌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涉及劳动价值与价值分享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一、把价值看作劳动,这一点很重要当谈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劳动创造价值,有的人甚至总是再加上一句话,即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样就把马克思的劳动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桂英  
教育劳动价值的实现方式郭桂英一、“无私奉献”与“社会交换”都是实现教育劳动价值的有效方式教育产品包括主要产品“人才”在内都具有社会存在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具有社会可交换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办学使教育劳动不需要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冯金华  
价值概念不仅是研究收入分配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衡量生产效率的有力工具。然而,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价值理论在后一方面的作用常常被忽视。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根据等价交换假定分析可得,任意一种商品的单位价值量,等于该商品的价格与整个社会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量的比率乘以整个社会的劳动总量;而用商品的单位价值量除以其单位劳动量可得到该商品的单位劳动价值量。如果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单位劳动价值量大于(等于或小于)1,则其生产效率就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如果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单位劳动价值量大于(等于或小于)另外一个行业或企业,则前者的生产效率就大于(等于或小于)后者。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育云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力需要不断地更新、补充,劳动中消耗的体力脑力需要不断得到恢复、补偿。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教育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来实现的。这种消耗表现为教育费用。如果把教育经费看作消费支出,教育成本不进行回收,教育劳动创造的价值则无法实现。在此观念下不管怎样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永远都不能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育云  
社会再生产包括产品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统一不可分的三个方面。教育过程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力需要不断地更新、补充,劳动中消耗的体力脑力要不断得到恢复、补偿。尤其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至为重要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更需要劳动力的素质,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教育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来实现的。这种消耗表现为教育费用。如果把教育经赞看作消费支出,教育成本不进行回收,教育劳动创造的价值则无法实现。在此观念下不管怎样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永远不能走出经费困境,而使战略地位无法落实。由于教育劳动价值无法实现,教育音受教育者工资不能等价获取,教师队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浩  
揭示科学技术的商品二因素和脑力劳动二重性 ,有利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可以清楚地展示当代各种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各种服务人员的劳动力价值通过服务劳动转移到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之中。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科学技术有商品二因素 ,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与此相一致 ,脑力劳动有二重性 ,即具体脑力劳动和抽象脑力劳动。科技人员是脑力劳动力。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 ,人们购买它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教育可使科技价值转移给众多的人 ,从而使其价值翻许多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学技术市场化才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 ,但其所有者可得到报酬 ,其原因是因为有多种所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翁智刚  刘丹萍  张平  
服务劳动是生产劳动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传统劳动价值理论容纳不了服务劳动,必须重新诠释新经济背景下的服务劳动,建构新的服务劳动范式,将价值焦点从交换价值回到使用价值,把总体生产劳动工人的范围从生产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扩展到整个社会价值创造网络,包括顾客作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重新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益明  谢新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胜利  
活劳动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脑力的耗费。活劳动的价值量区别于劳动力的价格,前者指劳动力的耗费量,后者指劳动者获得的报偿。活劳动的价值量是一切价值量活的源泉。物化劳动价值量是活劳动价值量物化形式的结晶。在劳动过程中,活劳动的价值量与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量共同形成劳动的价值量。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果否认了活劳动的价值量,就否认了劳动的价值量,从而也就否认了劳动结果———商品或产品的价值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俊  
本文从脑力劳动、科学劳动和管理劳动对价值的创造及其分配两个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探讨了脑力劳动、科学劳动和管理劳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途径及具体形式 ,针对这三种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特性和重要性 ,提出了创新其分配方式的相关设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关柏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具有价值,这是从现实出发得出的结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根本性创新。从这一认识出发就能够使工资反映劳动的价值,实现按劳分配方面的原则,使劳动者成为市场的主体,使尊重劳动成为普遍的现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文中指出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的理论与方法 ;澄清传统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更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念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扩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性劳动的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