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7)
- 2023(12982)
- 2022(11364)
- 2021(10781)
- 2020(8950)
- 2019(20693)
- 2018(20598)
- 2017(40574)
- 2016(22225)
- 2015(24593)
- 2014(24787)
- 2013(24489)
- 2012(22537)
- 2011(20157)
- 2010(20135)
- 2009(18230)
- 2008(17740)
- 2007(15582)
- 2006(13583)
- 2005(11922)
- 学科
- 济(84136)
- 经济(84035)
- 管理(63295)
- 业(62757)
- 企(50111)
- 企业(50111)
- 方法(39928)
- 数学(34903)
- 数学方法(34453)
- 农(25743)
- 财(25426)
- 中国(23145)
- 学(18850)
- 业经(18403)
- 农业(17644)
- 地方(16554)
- 贸(15681)
- 制(15678)
- 贸易(15677)
- 易(15267)
- 务(14413)
- 财务(14346)
- 理论(14328)
- 财务管理(14322)
- 企业财务(13615)
- 策(13588)
- 技术(13440)
- 和(13365)
- 银(13323)
- 银行(13282)
- 机构
- 大学(310039)
- 学院(309352)
- 管理(124660)
- 济(123939)
- 经济(121217)
- 理学(108454)
- 理学院(107286)
- 管理学(105462)
- 管理学院(104894)
- 研究(103382)
- 中国(75772)
- 京(65430)
- 科学(64340)
- 财(57732)
- 所(51782)
- 农(50075)
- 研究所(47299)
- 业大(46501)
- 中心(46500)
- 财经(46173)
- 江(44688)
- 经(42139)
- 北京(41296)
- 范(40985)
- 师范(40628)
- 农业(39187)
- 院(37715)
- 经济学(36920)
- 州(36175)
- 财经大学(34468)
- 基金
- 项目(213980)
- 科学(168302)
- 研究(156921)
- 基金(155605)
- 家(135254)
- 国家(134110)
- 科学基金(115269)
- 社会(98076)
- 社会科(92926)
- 社会科学(92903)
- 省(82772)
- 基金项目(82373)
- 自然(75629)
- 自然科(73874)
- 自然科学(73857)
- 自然科学基金(72512)
- 教育(72070)
- 划(70049)
- 资助(64987)
- 编号(64292)
- 成果(52682)
- 部(47533)
- 重点(47270)
- 发(44915)
- 创(44014)
- 课题(43943)
- 创新(40995)
- 科研(40974)
- 教育部(40811)
- 人文(39925)
- 期刊
- 济(132921)
- 经济(132921)
- 研究(91639)
- 中国(56888)
- 学报(48815)
- 农(45500)
- 科学(45084)
- 管理(44747)
- 财(42259)
- 大学(36922)
- 学学(34797)
- 教育(34786)
- 农业(31707)
- 融(27215)
- 金融(27215)
- 技术(25833)
- 财经(22023)
- 业经(21911)
- 经济研究(21335)
- 经(18693)
- 问题(17217)
- 图书(15977)
- 业(15652)
- 理论(15528)
- 科技(14800)
- 技术经济(14676)
- 实践(14281)
- 践(14281)
- 现代(14040)
- 版(13943)
共检索到446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芝
劳动收入分配影响了贫富差距,其政策的有效性影响社会的稳定。本文以劳动收入分配理论与我国劳动收入分配现状为基础,从税制结构、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和工资福利机制等四个方面分析其对劳动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
劳动收入 分配政策 政府行为 赋税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轩宇 朱梦遥 谢蓉蓉
在国家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背景下,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城市群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显著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表明城市群政策有助于优化初次收入分配制度,使员工更好地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缓解政府干预下企业对资本要素的过度投资以及增大自主研发强度,是城市群政策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作用路径。当企业所在地的行政垄断程度较高、政府干预程度较高,或者企业的劳动与资本要素互补关系较强时,城市群政策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城市群政策主要提高了普通员工而非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同时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从而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内涵。纳入城市群政策的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均得到显著提升,且不存在明显的外溢效应,这排除了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对研究结论的干扰。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城市群政策经济后果和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文献,而且对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东皇 王志华 唐炳南
收入分配结构优化是"十三五"时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基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分离视角,本文研究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上升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劳动收入占比是影响中国基尼系数的重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在劳动收入占比对基尼系数的影响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在劳动收入占比对规模性分配格局的链条中,财税政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相应的政策含义是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等措施优化功能性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东皇 王志华 唐炳南
收入分配结构优化是"十三五"时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基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分离视角,本文研究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上升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劳动收入占比是影响中国基尼系数的重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在劳动收入占比对基尼系数的影响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在劳动收入占比对规模性分配格局的链条中,财税政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相应的政策含义是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等措施优化功能性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宗省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并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中国劳动收入分配的整体状况。结合中国国情,对贸易自由化发展对居民劳动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居民的劳动收入分配差距随之扩大,但在对中国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依次进行分析后发现,进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会在整体上导致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但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会逐渐缩小这一差距。因此,进出口贸易发展对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分配有着反向且互相协调的作用,必须区别对待。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劳动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秦芳
在数字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第二,融资约束效应、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及内部控制效应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存在行业、所有制、科技属性方面的异质性,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产生明显偏好;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效应,实现了员工福利与企业发展的互利共赢。研究结论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提供关于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证据,为新时期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东 张钰 王笑楠
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对新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0—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从生产要素分配理论视角入手,采用多期DID考察自贸区试点这一推动开放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自贸区试点通过扩大企业实物资本投资和就业规模,加强了资本与劳动报酬之间的互补关系,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研究发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积极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西部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现阶段应坚持扩大开放,重点支持边缘、弱势企业的调整升级,并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以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长庚 王宇航 王玉喜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产业政策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问题值得关注。在理论阐述产业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6—201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2009年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和可负担性,缓解其流动性约束,扩大雇佣规模,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内向型企业、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企业的影响更大,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差异较小。研究结果不仅识别出产业振兴规划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机制,也为重新审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旭东 郑明波 张森
基于200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反垄断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竞争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反垄断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反垄断法》通过提高普通职工平均工资、扩大劳动雇佣规模和抑制有偏技术进步,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反垄断法》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国有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武玲玲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但是居民的贫富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这不仅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居民的幸福感。利用财税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可有效降低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间居民的收入差距。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学敏 田晓伟
劳动是创造和分配社会财富的基础,而中国社会在实现劳动创造财富的同时却忽视了劳动在财富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收入分配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为此,国家提出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政策,力图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困局。教育是提高劳动效率和提升劳动复杂程度的重要手段,在财富创造和分配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在国家实施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政策中教育也应该是大有所为的。要使教育发挥好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的作用,国家和教育部门须在端正教育思想、协调完善政策和规范引导办学行为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
劳动 劳动收入 占比政策 教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荀关玉 白妍
本文根据我国现有的相关数据构建我国劳动力贡献模型,以此为依据测算我国劳动力合理收入比例,并与我国现实劳动力收入比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劳动力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必须提高劳动在国民生产总值分配中的比重。本文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收入分配理论,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劳动收入 合理比例 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舒鸿
不同技能劳动的划分一直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也是难点之一。文章创新性地采用模糊聚类方法测算了我国第二产业中各行业的劳动高技能性,推算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的工资比率,并进一步实证分析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的工资比率、FDI等因素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高技能劳动一般与资本结合得更为紧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工资比率的提高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2)FDI引入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也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晓烨 迟巍
中国近20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被誉为"中国奇迹",但劳动者对这一经济成果的分享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近年来,GDP中劳动报酬占比的逐年下降引起了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幅员辽阔的国家,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经济结构都不尽相同。劳动收入份额的地区差异成为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采用1997~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首先描述了劳动收入份额及其演变的地区差异,发现平均劳动报酬较高的地区有着较低的劳动收入份额;其后,建立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模型,对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所有制构成。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劳动收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黄泰岩
我国脑力劳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建立新的收入分配体制,克服目前存在的脑体收入倒挂和脑力劳动部门内部严重的平均主义这两大问题。 一、解决脑体收入倒挂与中华民族的崛起 脑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高于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脑体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美国政府规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年7000—8000美元,一般商店及政府从业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