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2)
- 2023(5995)
- 2022(4999)
- 2021(4685)
- 2020(3756)
- 2019(8589)
- 2018(8168)
- 2017(16956)
- 2016(9106)
- 2015(9853)
- 2014(9582)
- 2013(9535)
- 2012(8818)
- 2011(7912)
- 2010(8049)
- 2009(7480)
- 2008(7458)
- 2007(6810)
- 2006(6400)
- 2005(5837)
- 学科
- 济(35179)
- 经济(35141)
- 管理(27430)
- 业(27223)
- 税(21811)
- 税收(20373)
- 企(20210)
- 企业(20210)
- 收(20201)
- 财(14923)
- 方法(14173)
- 农(13121)
- 数学(13053)
- 数学方法(12886)
- 中国(11268)
- 农业(8595)
- 贸(8548)
- 贸易(8546)
- 易(8385)
- 策(7987)
- 制(7754)
- 业经(7255)
- 务(7106)
- 财务(7092)
- 财务管理(7085)
- 企业财务(6740)
- 财政(6646)
- 地方(6564)
- 银(5992)
- 银行(5984)
- 机构
- 学院(125284)
- 大学(122683)
- 济(59097)
- 经济(58033)
- 管理(48553)
- 理学(41686)
- 研究(41370)
- 理学院(41332)
- 管理学(40790)
- 管理学院(40547)
- 财(34652)
- 中国(32749)
- 财经(25612)
- 京(24201)
- 经(23303)
- 科学(21808)
- 所(20233)
- 江(19993)
- 经济学(19280)
- 财经大学(18816)
- 中心(18755)
- 研究所(17614)
- 经济学院(17559)
- 农(17198)
- 北京(15382)
- 州(15127)
- 院(14803)
- 业大(14723)
- 范(14325)
- 师范(14230)
- 基金
- 项目(78347)
- 科学(63141)
- 研究(60187)
- 基金(58727)
- 家(49883)
- 国家(49476)
- 科学基金(43259)
- 社会(40326)
- 社会科(38554)
- 社会科学(38547)
- 基金项目(29682)
- 省(29028)
- 教育(27172)
- 自然(26186)
- 自然科(25642)
- 自然科学(25636)
- 自然科学基金(25193)
- 资助(25086)
- 编号(24724)
- 划(24668)
- 成果(20973)
- 部(18309)
- 国家社会(17297)
- 重点(17009)
- 发(16735)
- 性(16724)
- 课题(16588)
- 教育部(16302)
- 创(16239)
- 制(16147)
共检索到198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饶晓辉 刘亮亮
本文将劳动力市场摩擦引入标准经济周期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考虑劳动搜寻行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两种调整政策的经济动态效应,并对税收政策的福利成本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的单独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相反的,而且都会导致劳动生产力与工资之间的缺口扩大。同时,实施减税并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可以促进就业,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收入不平等。此外,从福利成本的角度看,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的同向调节对社会福利有非对称的放大作用,而且结合政府支出增加的税收组合调节政策会带来更高的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石峰
在包含劳动搜寻匹配摩擦的封闭经济中,Thomas (2008)发现货币政策与名义工资黏性有关。存在工资黏性时,央行应增加价格波动,反之则需保持价格稳定。但本文发现:在开放经济中,即使不存在工资黏性,最优货币政策也应增加价格波动。这是因为贸易条件能改变生产厂商的匹配成功价值,内生增加实际工资黏性,减少家庭收入和消费。因此,央行需在稳定价格和平滑消费间权衡。价格波动率上升能够抑制实际工资和消费对其有效路径的偏离,改进福利。
关键词:
搜寻匹配摩擦 贸易条件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殷波
本文在存在劳动市场摩擦的DSGE模型框架下考察机会主义货币政策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当经济中存在显著的工资粘性、雇佣成本和搜寻匹配摩擦时,实行灵活通胀目标的机会主义货币政策在社会福利效果上优于以稳定通胀和产出缺口为目标的标准泰勒规则,并接近无约束最优政策的福利效果。因此在这些条件下,机会主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合理的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洪源 肖海翔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保增长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实际来看,收入分配失衡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根由所在,并且在收入分配失衡背景下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在收入分配失衡背景下,应对不同收入人群消费需求做好目标定位,并采取差别化的税收政策措施来刺激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关键词:
居民消费需求 税收政策 不同收入人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莹
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理论对于就业和失业选择有着很强的解释力。运用搜寻匹配理论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同样存在着显著的"失业"和"空岗"并存现象。过高的期望和家庭保障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匹配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技能低、盲目搜寻、保留工资提高等则是导致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民工潮和民工荒并存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其他劳动力市场中也有着明显体现。
关键词:
搜寻匹配 大学生 农民工 劳动力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全良
本文通过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在假定货币政策遵循拉姆齐规则,以最大化经济人社会福利的前提下,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摩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生产率和政府支出水平的增加,能强化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性,从而能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摩擦会引致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消失,从而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三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劳动力市场存在空缺职位而失业者又找不到合适职位的现象方面所做出的理论贡献。本文在简要介绍他们的学术生涯和主要著述后,着重阐述他们有关搜寻摩擦市场的学术贡献以及搜寻市场分析框架、搜寻与匹配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最后对他们的理论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进行简要的评价,以飨国内读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腾飞 柯善咨
劳动技能匹配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并导致了行业的不同区位偏好。文章将劳动技能匹配引入Venables(2007)的理论模型,利用全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技能培训对生产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显示: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培训都能改变技能匹配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率;交通条件和企业培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城市间有明显差异。对高、中、低技术产业的计量检验还发现,改善交通条件有助于提高特大城市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促进高技术产业向特大城市集聚。
关键词:
技能匹配 交通条件 城市规模 企业生产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小坤 武琨朝
融资约束导致小微商户发展信心不足,严重影响其在稳定就业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拓展了支付匹配摩擦模型,从支付匹配摩擦和交易成本两方面解析数字支付影响小微商户融资约束的理论机理,并基于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和蚂蚁集团开展的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Osome)中2020年第三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覆盖全国31个省和337个市(区)的97097个小微商户样本数据,对数字支付提振小微商户信心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支付显著提升了小微商户的信心,有效疏解了小微商户的困境。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显示,提升消费水平、提升现金流水平、缓解融资约束是数字支付提振小微商户信心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谷彬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受转型升级的巨大影响,中国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即结构性失业问题。由于受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僵化、惰性的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调整速度相对缓慢,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新变化,从人才支撑的角度制约了转型升级的顺利实现。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视角,系统梳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搜寻匹配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不匹配引发结构性失业的传导机制及结构性失业不同来源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磊 孙宁华 钱国军
本文在包含搜寻摩擦的DSGE模型中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引致的水平冲击和不确定性冲击对劳动力市场波动的宏观影响和微观机理,量化分析不同财政政策规则“稳就业”的效果。研究表明:疫情冲击在短期内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岗位空缺下降,其中,水平冲击与不确定性冲击的交互作用是劳动力市场波动的主要驱动力;水平冲击在供需两端的叠加作用加剧了失业,其在供需两端的抵消作用则降低了工资波动;不确定冲击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抑制了总需求,加剧了劳动力市场波动;在不同财政政策中,政府购买规则在短期内“熨平”劳动力市场波动的效果优于税收规则,但也造成了对私人消费的挤出。此外,财政政策的时滞制约了其“稳就业”功能的充分发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民书
利益摩擦是影响企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资本—劳动利益摩擦的强度有所不同。企业利益摩擦与劳动力使用的数量成正比。因此 ,扩大企业规模 ,需要减少资本对劳动的依赖 ,需要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技术进步过程 ,中小企业不断从对劳动力依赖较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退出 ,同时又在更多依靠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开拓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盛丹
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摩擦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经济波动对产业结构微观机制的影响:当发生负面经济冲击时,由于差异化产品生产企业的工资无法灵活调整,这就使得密集使用差异化中间投入的产业用工需求、利润和产值的大幅下降。因此,频繁的经济波动会增加这些产业的运行成本,并降低其技术进步与产值占比。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跨国分行业数据验证了经济波动影响产业结构的现象,并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准自然实验",结合2007和2009年微观企业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核心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对于密集使用差异化中间投入的产业而言,经济波动显著降低了其技术进步与产值占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睿
就业不仅是一个劳动经济学问题,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工作搜寻匹配理论及模型包括搜寻、匹配和工资定价三个过程或模块,它综合考虑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搜寻工作的行为、雇主提供职位的行为和搜寻者与职位之间的匹配问题。本文在总结工作搜寻理论发展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工作匹配理论及工作搜寻匹配模型。应用搜寻匹配理论的思想,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特殊群体即农民工的特殊性及其工作搜寻行为特点,以加深对农民工就业特殊现象形成机理的理解,运用工作搜寻理论阐释了如何提高我国农民工就业市场的匹配效率、降低失业率并最终实现劳
关键词:
工作搜寻 均衡理论 匹配模型 农民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丽清 陈东有 周小刚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农民工"就业难"表现为"失业中年化"和"不稳定性就业"特点,企业"招工难"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季节性等特点,必须努力提高议价工资水平和改善用工环境,建立教育—市场需求—培训—就业体系,关心和帮扶老一代农民工就业,加强招用工基础平台建设。
关键词:
招工难 就业难 农民工 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