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2)
2023(3588)
2022(3080)
2021(2961)
2020(2518)
2019(5763)
2018(5720)
2017(10745)
2016(6193)
2015(6770)
2014(6546)
2013(6641)
2012(6511)
2011(5965)
2010(5877)
2009(5390)
2008(5141)
2007(4586)
2006(4301)
2005(3996)
作者
(19799)
(16540)
(16468)
(15654)
(10473)
(8009)
(7331)
(6402)
(6378)
(5908)
(5720)
(5604)
(5505)
(5426)
(5402)
(5247)
(4950)
(4942)
(4769)
(4769)
(4245)
(4165)
(4152)
(3885)
(3864)
(3812)
(3588)
(3462)
(3446)
(3376)
学科
(24300)
经济(24266)
管理(16155)
(15794)
(11655)
企业(11655)
方法(11268)
数学(10094)
数学方法(9977)
中国(7975)
(7706)
(7191)
(5601)
劳动(5584)
(5503)
农业(5359)
(4913)
(4476)
贸易(4475)
(4358)
业经(4271)
人事(3866)
人事管理(3865)
地方(3601)
(3490)
金融(3490)
(3414)
(3327)
(3310)
银行(3290)
机构
大学(87842)
学院(85280)
研究(37347)
(35755)
经济(35113)
管理(29068)
中国(28251)
理学(25077)
科学(24876)
理学院(24685)
管理学(24002)
管理学院(23857)
(21315)
(20792)
(20547)
研究所(19548)
农业(16880)
(15986)
中心(15711)
业大(15588)
(13766)
北京(13378)
(13278)
财经(12521)
(12172)
科学院(11912)
(11597)
经济学(11326)
(11234)
师范(10987)
基金
项目(58834)
科学(45837)
基金(44079)
(41705)
国家(41389)
研究(37102)
科学基金(33663)
自然(24681)
自然科(24106)
自然科学(24096)
自然科学基金(23699)
社会(23033)
基金项目(22609)
社会科(21717)
社会科学(21710)
(21130)
(19928)
资助(19487)
教育(17188)
重点(14210)
(13400)
编号(13334)
计划(12930)
(12189)
科研(11987)
(11699)
科技(11209)
创新(11008)
教育部(10836)
成果(10768)
期刊
(39396)
经济(39396)
研究(25545)
中国(21890)
学报(19876)
(18206)
科学(17356)
大学(14097)
学学(13395)
管理(13041)
农业(12274)
(11762)
(7932)
金融(7932)
教育(7871)
(7246)
经济研究(6948)
财经(6432)
技术(5907)
业大(5664)
(5602)
资源(5340)
业经(4966)
问题(4821)
(4740)
农业大学(4717)
世界(4695)
国际(4564)
(4267)
统计(4257)
共检索到136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文  
"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发掘殆尽,工资上涨压力增大,劳动力供给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原因,就业雇员化带来了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报酬份额提高,但这并未带来劳动报酬份额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未来面对工资上涨的压力,要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依靠市场调节工资水平;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推行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慎重使用最低工资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付保宗  
"十二五"时期以来,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型式转变的深度调整,这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长速度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基于此,工业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更加聚焦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更加重视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区域产业发展逐步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有成效。但是,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大、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或偏低、政策监管和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凸显。展望"十三五",结合国内国外经济形势,我国工业增速将持续放缓,但工业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改善;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就业比例将首次超过50%;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模糊,跨行竞争更加激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时期,尽管我国物流业成绩与问题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但其依托经济发展大势,释放改革红利,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中高速增长,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很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产业,仍将大有作为。预计行业增速将继续趋稳放缓,传统依靠成本价格竞争的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行业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物流业将加快从追求规模速度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增长转变,从铺摊子、上项目向整合资源、做优存量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程莉  安树伟  
"十二五"期间,我国四大区域经济总量表现为"东部大,中部、西部和东北小",在全国所占比重是"东部比重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上升",增速表现为"东部放慢,中部、西部和东北加快"的态势。总体看来,四大区域相对差距缩小,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积极抓住机遇,科学应对挑战,构建"4+2"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战略区域,严格环境保护,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规范经济活动调控方式,促进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小敏  于干千  
基于数据定量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本文从宏观政策、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餐饮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在经济新常态和服务业黄金发展期的背景下,餐饮业在政策环境、产业布局、市场结构、增长模式、发展思路等方面都经历着深刻转变与调整。"十三五"期间,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餐饮业有望在行业定位、创业环境、业态结构、资源配置、食品安全以及综合实力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与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于喆  王君  李红宇  杨威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结构不断演化的态势,但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产业低端化、技术空心化、市场边缘化"、"融资难、融资贵"、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红利弱化、借贷成本难以下降、创新能力提升难度加大、需求规模增速放缓的困扰,同时,也面临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机遇。总体而言,产业发展将会陷入既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快速消失、新的动力(高生产率竞争优势)难以快速形成的窘境;增速将进入次高增长阶段,比重趋势性上升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政策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郭怀英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近年来,第三产业增长领跑三次产业,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服务业主导格局形成后有助于经济稳定程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就业压力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减轻。测算表明,"十三五"规划前三年服务业年均增长8.3%左右,至少拉动GDP4.3个百分点;后两年服务业年均增长8.8%左右,至少拉动GDP4.9个百分点,只要不发生大的系统性风险,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一起就能够支撑"十三五"时期经济实现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国家宏观政策要顺应这种结构和动力上的转型,统筹推进服务业和工业的结构调整升级,着力发挥八大支撑性服务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潜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梁瑞  彭玉麒  
进入2015年以来,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低迷,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呈现前所未有的下滑态势,面临着严峻挑战。由此表明,"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环境面临着重大变化,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由注重总量规模向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时期。正确认识、客观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孙亦军  
"十一五"期间财税政策特点:及时根据经济形势和任务变化做出正确调整;坚持短期财税政策调控与长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坚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税政策要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工具密切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十二五"期间财税政策趋向:继续加强财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善财税政策,加大民生投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建丽  王欣  
"十一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在总体规模、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利用外资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本文通过剖析这些特征发现,我国在引资方式、创新导向、制度设计、产业布局和经济安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总体而言,"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资仍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面临着从规模型向效益型的转变,此外,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将更加趋向于平衡。为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问题,充分把握"十二五"时期的新机遇,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乔  汪柱旺  
"十二五"时期,为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完善财税体制自身的诉求,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税制改革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现行税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里,税制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现行的主要税种,借此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地方税体系、凸显税收公平分配功能,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霍建国  
"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最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尤其是2008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给外贸发展带来了众多变数。我国政府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  田健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重大进展与主要特点1.全国教育投入总量几近翻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教育投入,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教育经费总投入从"十五"期末(2005年)的8418.8亿元增至2009年的16502.7亿元,增幅达96%,几近翻番。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林静  
"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处在"优势交替期""动能转换期"和"目标更替期"三期并行的重要阶段,外贸发展按照"淡化增量、结构优先"的发展思路,在商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和国内外布局等方面均实现显著优化。然而,按照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目标审视,中国外贸仍存在发展的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动力短板、创新短板、制度短板和结构短板四个方面。文章提出,"十四五"时期,外贸要按照"融合发展、主体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要注重拓展"外贸+"融合度,提升外贸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力;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和扶持力度,强化外贸企业在贸易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动能增长体系,在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联通内外的纽带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