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74)
2023(18006)
2022(15431)
2021(14395)
2020(12206)
2019(27865)
2018(27142)
2017(50844)
2016(27892)
2015(30910)
2014(30335)
2013(29689)
2012(27177)
2011(24367)
2010(24171)
2009(22479)
2008(22021)
2007(19203)
2006(16321)
2005(14322)
作者
(80766)
(67610)
(67601)
(64214)
(42658)
(32478)
(30743)
(26549)
(25635)
(24046)
(22879)
(22845)
(21300)
(21030)
(20974)
(20934)
(20872)
(20109)
(19554)
(19497)
(16964)
(16493)
(16437)
(15378)
(15338)
(15060)
(15022)
(14756)
(13680)
(13539)
学科
(111340)
经济(111223)
管理(76795)
(75121)
(61304)
企业(61304)
方法(53006)
数学(46771)
数学方法(46158)
(31072)
中国(29275)
(29085)
业经(25156)
(24334)
(22350)
贸易(22344)
(21751)
地方(20624)
(20606)
农业(20597)
(18783)
财务(18729)
财务管理(18685)
企业财务(17724)
(17281)
银行(17200)
技术(17197)
理论(16986)
(16484)
金融(16480)
机构
学院(389853)
大学(389124)
(157840)
经济(154864)
管理(149127)
研究(130886)
理学(130233)
理学院(128762)
管理学(126136)
管理学院(125438)
中国(97424)
科学(84183)
(80777)
(73241)
(70028)
(66674)
业大(63744)
研究所(61398)
中心(60973)
农业(58382)
(56985)
财经(56944)
(51919)
(50052)
北京(49362)
师范(49354)
经济学(48913)
(47046)
(45120)
经济学院(44448)
基金
项目(272925)
科学(214398)
基金(199357)
研究(190864)
(177087)
国家(175667)
科学基金(149852)
社会(121678)
社会科(115537)
社会科学(115505)
(107776)
基金项目(105753)
自然(100051)
自然科(97851)
自然科学(97817)
自然科学基金(96110)
(91451)
教育(88681)
资助(81500)
编号(75758)
重点(62387)
成果(59904)
(59565)
(58503)
(57360)
科研(53806)
创新(53695)
计划(52564)
课题(51850)
国家社会(50917)
期刊
(163360)
经济(163360)
研究(104010)
中国(72019)
学报(70074)
(65415)
科学(61748)
(54995)
管理(52475)
大学(51659)
学学(49123)
农业(44523)
教育(36906)
技术(33243)
(31801)
金融(31801)
业经(28092)
财经(27579)
经济研究(27374)
(23838)
(23792)
问题(21579)
(20658)
统计(19563)
技术经济(18767)
科技(18745)
图书(18423)
(18406)
业大(18047)
商业(18034)
共检索到557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华  王慧丽  
本文充分考虑劳动异质性,利用产业人力资本结构,重新核算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程度均被高估,第二产业结构偏离被低估,进而指出"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第一产业可转出人力资本减少,第二产业需求旺盛,而第三产业由于发展不足陷入低水平均衡状态。最后通过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解决我国结构偏离和就业问题的重点在于优化需求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全面推进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关键更在于释放农村消费市场巨大潜力和全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禄峰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之一。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历史纵向演进分析和国际横向比较,得出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水平与国际标准基本吻合,但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结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黄显乔  朱震锋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振东  金景仲  王小红  
本研究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中国三次产业和工业产业内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配置情况,以确定在三次产业与工业内部劳动和资本转移中是否存在"结构红利"现象。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存在阶段性的"结构红利"现象;工业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存在"结构负利"现象。综合来看,劳动从第一产业流向二、三产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向第二产业中生产率较低的行业流动,降低了工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悦  李志烽  
本文通过对2006-2013年我国27个省市软件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软件产业的影响,发现研发投入和专利授权量对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根据我国现阶段软件产业出现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蕊  何珊  王晓娟  
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蕊  何珊  王晓娟  
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李亚光  
本文在测算了产业结构变动值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市的产业结构变动值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人力资本、最终消费、投资和外资因素具有正向影响作用;R&D强度有负向影响作用;外贸、城市化、区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较弱,并且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武军  黄炳南  
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低于西部的"塌陷"危机。笔者运用偏离—份额法及其空间与时间拓展模型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区域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演进需要政策的强力引导。据此,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应制定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引导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磊  陈建国  
文章利用全国和江西省2003年到2010年产业从业人数,着眼全国,立足江西省,运用国外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偏离—份额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的产业结构并不存在"偏差",目前江西省尚未完成工业化,制造业是江西省的战略产业,江西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在于产业组织及产业整合困难。从而得出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加速江西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步伐:一是以江西省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三是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做优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传谌  王艺璇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是受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无形而有力地推动。本文梳理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文献后,构建了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2001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下分析了实证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贸、投资和外资因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具有正向作用;最终消费有负向影响作用;R&D因素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豫新  帅林遥  王睿哲  
本文研究发现,1978—2000年,新疆产业结构依左旋模式升级,即三次产业按"一三二"的顺序依次占据区域经济主体地位,而2000年以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右旋模式特征也越发明显,即第二产业比重快速增长并迅速占据区域经济主体地位;城市化发展水平、投资供给、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政策是促进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而就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其升级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外向性和劳动力素质对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明元  陈维宣  
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效率贡献的差异需要从结构演进方向上进行研究。本文将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分解为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以劳动和资本要素生产率为基础重新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建立普通模型、增长模型与弹性模型实证检验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具有显著影响,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降低显著地抑制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且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者之间差距的扩大有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负效应,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上升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正向效应。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产业政策的趋向应重点引导改变不合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柏喆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是探究收入均衡分配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路径,使用省级层面面板数据,通过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测算省级技术进步偏向,并在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偏向促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作用的基础上,重新探究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效应、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发生的逆转作用。结果显示:第一,技术进步偏向通过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各省份资本与劳动的相对边际产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整体上,1990-2016年技术进步偏向不仅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趋势,而且能够解释2007年以来劳动收入份额出现的上升趋势。第二,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是使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键要素,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稳定负相关关系。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稳定正相关关系。第三,基于产业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进一步考察再次表明产业结构是作用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