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4)
- 2023(5227)
- 2022(4376)
- 2021(4266)
- 2020(3333)
- 2019(7814)
- 2018(7523)
- 2017(15481)
- 2016(8374)
- 2015(9362)
- 2014(9420)
- 2013(9248)
- 2012(8725)
- 2011(7996)
- 2010(8205)
- 2009(7778)
- 2008(7709)
- 2007(7246)
- 2006(6674)
- 2005(6169)
- 学科
- 济(35598)
- 经济(35566)
- 业(23993)
- 管理(23668)
- 企(17955)
- 企业(17955)
- 方法(15525)
- 数学(14369)
- 数学方法(14214)
- 农(11932)
- 中国(11007)
- 贸(9480)
- 贸易(9473)
- 财(9360)
- 易(9267)
- 策(8259)
- 制(7926)
- 农业(7321)
- 融(7208)
- 金融(7208)
- 银(7150)
- 银行(7145)
- 行(6933)
- 业经(6623)
- 市场(5907)
- 及其(5854)
- 政策(5687)
- 劳(5565)
- 劳动(5548)
- 地方(5295)
- 机构
- 学院(121041)
- 大学(120358)
- 济(59328)
- 经济(58164)
- 管理(47031)
- 研究(41773)
- 理学(39285)
- 理学院(38945)
- 管理学(38460)
- 管理学院(38214)
- 中国(36193)
- 财(29820)
- 京(24520)
- 财经(22916)
- 经(20866)
- 所(20391)
- 科学(20229)
- 中心(19626)
- 经济学(19514)
- 江(18946)
- 研究所(17712)
- 经济学院(17447)
- 财经大学(17074)
- 北京(16082)
- 农(15580)
- 融(15276)
- 金融(15071)
- 州(14801)
- 院(14636)
- 范(14552)
- 基金
- 项目(70138)
- 科学(56403)
- 研究(54831)
- 基金(52394)
- 家(43611)
- 国家(43235)
- 科学基金(37818)
- 社会(36096)
- 社会科(34243)
- 社会科学(34235)
- 基金项目(25872)
- 教育(25608)
- 省(25240)
- 资助(23555)
- 自然(23033)
- 编号(22737)
- 自然科(22552)
- 自然科学(22548)
- 自然科学基金(22182)
- 划(21705)
- 成果(19815)
- 部(17004)
- 课题(15733)
- 教育部(15298)
- 重点(15168)
- 性(15059)
- 人文(14750)
- 国家社会(14653)
- 发(14624)
- 策(14187)
共检索到199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殷波
本文在存在劳动市场摩擦的DSGE模型框架下考察机会主义货币政策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当经济中存在显著的工资粘性、雇佣成本和搜寻匹配摩擦时,实行灵活通胀目标的机会主义货币政策在社会福利效果上优于以稳定通胀和产出缺口为目标的标准泰勒规则,并接近无约束最优政策的福利效果。因此在这些条件下,机会主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合理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石峰
在包含劳动搜寻匹配摩擦的封闭经济中,Thomas (2008)发现货币政策与名义工资黏性有关。存在工资黏性时,央行应增加价格波动,反之则需保持价格稳定。但本文发现:在开放经济中,即使不存在工资黏性,最优货币政策也应增加价格波动。这是因为贸易条件能改变生产厂商的匹配成功价值,内生增加实际工资黏性,减少家庭收入和消费。因此,央行需在稳定价格和平滑消费间权衡。价格波动率上升能够抑制实际工资和消费对其有效路径的偏离,改进福利。
关键词:
搜寻匹配摩擦 贸易条件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全良
本文通过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在假定货币政策遵循拉姆齐规则,以最大化经济人社会福利的前提下,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摩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生产率和政府支出水平的增加,能强化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性,从而能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摩擦会引致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消失,从而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本文构建了包含商业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银行风险承担等因素引起的住房信贷摩擦为主要途径,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决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1)商业银行住房信贷结构性摩擦的存在显著放大了央行货币政策通过房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在此环境下,考虑房价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关键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性并提高社会福利;(3)在住房市场调控的背景下,包含房价的货币政策能够使因住房信贷摩擦而长期偏离稳态的消费、社会总产出、房价向长期均衡收敛。最后,本文指出将住房市场风险等因素内生化于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过程之中是实现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本文构建了包含商业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银行风险承担等因素引起的住房信贷摩擦为主要途径,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决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1)商业银行住房信贷结构性摩擦的存在显著放大了央行货币政策通过房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在此环境下,考虑房价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关键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性并提高社会福利;(3)在住房市场调控的背景下,包含房价的货币政策能够使因住房信贷摩擦而长期偏离稳态的消费、社会总产出、房价向长期均衡收敛。最后,本文指出将住房市场风险等因素内生化于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在一个包含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通过搜寻与匹配摩擦将失业引入,并考察中国货币政策盯住目标的选择问题。基于外生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函数,发现在包含多部门的模型中,政策制定者仍面临着稳定产出缺口与稳定劳动力市场的权衡取舍。而基于社会福利损失角度,相对于不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而言,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无论是对工资膨胀率还是对失业做出反应,均引起较小的社会福利损失。这一结论意味着在当前中国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及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相对较小的背景下,采用对劳动力市场直接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有利于实现缓和社会就业形势与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的"双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文章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重新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经济的DSGE模型,并模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不同类型冲击时对经济的调控绩效。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所面临的冲击种类和政府的政策意图,但是就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数量型工具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价格型工具。我国政府应当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并合理地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对经济起到调控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文章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重新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经济的DSGE模型,并模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不同类型冲击时对经济的调控绩效。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所面临的冲击种类和政府的政策意图,但是就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数量型工具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价格型工具。我国政府应当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并合理地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对经济起到调控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文章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重新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经济的DSGE模型,并模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不同类型冲击时对经济的调控绩效。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所面临的冲击种类和政府的政策意图,但是就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数量型工具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价格型工具。我国政府应当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并合理地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对经济起到调控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曦 金钊
同业拆借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改变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行为,同业市场摩擦因而通过银行贷款决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我国同业市场的特殊性又在于,存在着具有不同流动性充裕度和信用风险的大小银行,其中大银行可看作资金批发方,小银行主要是资金拆入方。针对这些特征,本文构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我国异质性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动态优化决策模型,推导不同类型银行的贷款投放决策,探讨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结论是,同业市场摩擦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面对货币政策冲击,不同类型银行反应不一;特殊的同业市场结构进一步阻塞了政策传导——若同业风险飙升,大银行将急剧减少资金拆出规模,货币政策传导遭遇梗阻并产生类"钱荒"现象。然后使用2007—2019年间279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理论推断。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改革的建议。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货币市场运行,以及如何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本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远
当前我国经济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但主要还是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上存在问题,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在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改革上取得突破。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审慎和稳健,既要适度扩大总需求,防止出现经济短期过快下行,但又不能过度放水,防止因货币供给过多而产生的加杠杆和资产泡沫风险,需要协调好稳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战明华 徐杰灵 王石磊
以金融摩擦与国有投资比重为约束条件,在新古典的逻辑框架内,本文构建了一个既体现中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又符合主流经济逻辑且能打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黑箱"的理论模型。据此对中国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类型的传导机制与传导效应进行剖析,同时提出假说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是只要充分考虑市场的不完全性特征,新古典逻辑框架仍能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提供强有力的解释;二是市场的严重不完全,可以衍生出多重重要政策含义;三是就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含义远非是仅仅放开金融资源的价格,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关键词:
金融摩擦 国有投资比重 货币政策工具类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邓伟 唐齐鸣
本文融合"机会主义"货币政策时变中间目标和阈值效应的特征,提出了含时变产出中间目标的"机会主义"货币政策规则,并利用时变阈值的"泰勒规则"从通胀和产出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我国利率的调节同时兼顾了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且调节程度依赖于通胀、产出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程度,表现出"机会主义"货币政策策略的特征。利率对经济增长与其中间目标较小的偏离([-1.478,1.522])就会作出反应,而对通货膨胀与其中间目标较大的偏离([-2.55,2.15])才会作出反应。在我国"十二五"期间,为了实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总体目标,我国货币政策应该采取更加灵活...
关键词:
“机会主义”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时变阈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娜 郝大鹏 李力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时期,稳健的货币政策应采取“机会主义”策略,同时兼顾产出和通胀的变化以稳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本文基于1993-2014年间我国利率、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的季度数据,构建了平滑转换形式的“机会主义”货币政策规则,估计出包含产出中间目标的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并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调节实际上兼顾了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并表现出明显的门槛效应和非对称性。而且,利率的调节力度依赖于产出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程度,当产出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较小时,利率对于通胀缺口反应较温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叶正茂 王仕进
现有研究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持续性特征,厘清产生这一特征的内在经济逻辑对于货币政策的分析与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市场的重要变化,文章在新凯恩斯框架下通过引入劳动市场摩擦与工资刚性,对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劳动市场摩擦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影响: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导致经济总需求的变化,当总需求增加时,预期利润的提高使厂商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就业增加,但由于存在搜寻匹配摩擦,劳动市场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从而工作时间的变化相对平滑,这延缓了厂商边际成本的变化,由此导致通货膨胀的变化相对缓慢。(2)在引入工资刚性后,工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