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8)
- 2023(14732)
- 2022(12726)
- 2021(12061)
- 2020(9891)
- 2019(23028)
- 2018(22816)
- 2017(44055)
- 2016(24001)
- 2015(26854)
- 2014(26592)
- 2013(26233)
- 2012(23949)
- 2011(21237)
- 2010(21297)
- 2009(19249)
- 2008(18393)
- 2007(15977)
- 2006(13820)
- 2005(11780)
- 学科
- 济(99607)
- 经济(99501)
- 管理(63591)
- 业(63128)
- 企(50658)
- 企业(50658)
- 方法(46093)
- 数学(40506)
- 数学方法(39899)
- 农(28553)
- 中国(25483)
- 地方(23148)
- 业经(22295)
- 财(20298)
- 学(20160)
- 农业(19568)
- 贸(15996)
- 贸易(15986)
- 理论(15947)
- 易(15452)
- 技术(15191)
- 制(14932)
- 和(14888)
- 环境(14688)
- 产业(13558)
- 划(12784)
- 融(12325)
- 金融(12320)
- 务(12303)
- 地方经济(12256)
- 机构
- 学院(331444)
- 大学(331039)
- 管理(133012)
- 济(130716)
- 经济(127947)
- 理学(116468)
- 理学院(115105)
- 管理学(112838)
- 管理学院(112243)
- 研究(109702)
- 中国(78594)
- 京(70560)
- 科学(69783)
- 财(55758)
- 所(54240)
- 农(52986)
- 业大(50754)
- 研究所(49918)
- 中心(49877)
- 江(46919)
- 财经(45873)
- 范(45567)
- 师范(45180)
- 北京(44270)
- 经(41706)
- 农业(41415)
- 院(40221)
- 经济学(38855)
- 州(38574)
- 师范大学(36577)
- 基金
- 项目(236252)
- 科学(186125)
- 研究(172908)
- 基金(170592)
- 家(149186)
- 国家(147702)
- 科学基金(126843)
- 社会(108462)
- 社会科(102745)
- 社会科学(102717)
- 省(92966)
- 基金项目(91071)
- 自然(82664)
- 自然科(80755)
- 自然科学(80741)
- 教育(79401)
- 自然科学基金(79220)
- 划(78160)
- 编号(71262)
- 资助(70164)
- 成果(56910)
- 重点(52732)
- 部(51250)
- 发(51131)
- 创(49142)
- 课题(48890)
- 创新(45675)
- 科研(44805)
- 国家社会(44229)
- 教育部(43927)
- 期刊
- 济(139312)
- 经济(139312)
- 研究(93296)
- 中国(60799)
- 学报(52242)
- 科学(49095)
- 农(48683)
- 管理(47181)
- 财(39879)
- 大学(39499)
- 教育(37976)
- 学学(37118)
- 农业(34287)
- 技术(29347)
- 业经(23865)
- 融(23024)
- 金融(23024)
- 经济研究(21849)
- 财经(20998)
- 问题(18552)
- 图书(18173)
- 经(18027)
- 业(17718)
- 科技(16872)
- 资源(16144)
- 技术经济(16109)
- 版(15415)
- 统计(15271)
- 理论(15206)
- 现代(14787)
共检索到469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杰杰 聂影
本文运用泰尔熵指数法,对1988~2013年中国家具产业地区差异进行了综合测算。得出结论:(1)1988~2013年间家具产业地区差异不断在缩小。26年间家具产业地区差异的演变路径为,区内差异主导——区间差异主导——区内的差异主导历程;(2)近年家具产业一方面表现为需求异质型引致的向西南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表现沿海家具产业向彼临的生产成本更为低廉的内陆省份转移。(3)沿海区域的家具产业可通过产品内分工等外包或直接企业迁移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其在本国区域产业链治理能力。(4)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虽然已较为明显,但产业依然具有东倾的特征,呈现出区域转移滞缓的现象。
关键词:
家具产业 地区差异的演变 泰尔熵指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鲁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及其特征,指出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部地区应立足现实,正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解决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突出问题,采取超常规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蒋炳蔚
经济新常态下,为有效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我国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出口退税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6~2015年的三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月度出口数据,采用干预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出口退税率与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额占比正向相关;出口退税率的政策边际效果逐渐减弱;出口退税率对提高纺织纺线及织物和鞋类的出口占比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通过调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进而促进其产业增长的政策目的难以实现,反而客观上延缓了我国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整步伐。建议整体降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细化产业出口退税率、积极寻求其他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相对较低的出口退税率"倒逼"生产资源的合理流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勇
我国一方面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好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抓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该文探讨了两种产业类型的性质和梯度关系,指出前者是一种漂流型产业,后者是一种配套和服务型产业,后者具有随前者转移而转移的特点,并以世界鞋类产业活动为实证。这种产业特点特别值得我国及各地区的产业规划者重视,以免错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良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勇 张倩倩
运用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估了东部地区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筛选出应当优先转移的产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目标行业的承接地进行承接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上升,亏损加剧;江苏纺织服装制造业,浙江家具制造业,上海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应当率先转移;中西部各省份应选择性地进行产业承接,重庆对家具制造业具有承接优势,四川在承接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曲玥
在分析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和劳动力成本冲击的基础上,采用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测算并分析在刘易斯转折点前后,制造业以及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转变,并分别分析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制造业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经历在从二元经济模式向新古典经济模式的转变,优先发展的沿海地区会更早地经历劳动供给的短缺而面临"用工荒",吸引制造业向沿海地区集中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然式微;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人口红利较东部沿海地区可能维系更长的时间,引导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要素成本效应则逐渐增强;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京卫 周应堂
伴随着SA8000标准在全球范围的逐步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本文力求分析SA8000标准可能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的多种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SA8000 劳动密集型产业 影响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爱英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分析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经济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和赶超型、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内需增长型、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露曦 张向前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从能力、资源相对优势和环境条件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提出包括企业、行业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开展技术的国际合作、提高交易技巧、加强行业协作等方面的策略,旨在提高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际竞争力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传志 张彩云 余兴发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候鸟经济"的特征,不断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迁徙。日韩等国的经验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国际转移发生在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的阶段。我国沿海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现象逐渐增多。这标志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和实施国际化战略都将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同产业走出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传志 张彩云 余兴发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候鸟经济"的特征,不断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迁徙。日韩等国的经验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国际转移发生在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的阶段。我国沿海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现象逐渐增多。这标志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和实施国际化战略都将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同产业走出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勇
本文研究主要定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研究。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比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高度更高,具有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服务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种漂流型产业,配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有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大致经历原产地产业衰落、新产地产业后发、新产地产业聚集三个阶段。但在转移的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随劳动密集型转移的次序和程度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规划资本密集型产业时要考虑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保林
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两种趋势,其中产业升级在先,产业结构升级在后。在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遭遇到成本上涨巨大压力的今天,实现产业升级是明智选择。产业升级有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三种主要形式,企业需要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和条件选择产业升级模式。
关键词: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景新 王云峰
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本文创新研究方法,首次将脱钩理论应用到区域产业转移的定量研究中,采用弹性分析法构建了产业动态脱钩指数,提出了区域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判断标准。以四大经济发展区域为空间尺度,对1993-2011年我国三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3-2011年间,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四大区域发展中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现象。其中,在1993-2005年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明显;在2006-2011年从东部地区向外扩散,向中、西、东北地区集聚趋势明显;2005年成为我国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分水岭。
关键词:
经济地理 产业集聚 脱钩理论 时空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