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2)
2023(3876)
2022(3409)
2021(3185)
2020(2960)
2019(7051)
2018(7009)
2017(14279)
2016(7802)
2015(8531)
2014(8515)
2013(8308)
2012(7583)
2011(6743)
2010(6916)
2009(6565)
2008(6388)
2007(5614)
2006(4884)
2005(4335)
作者
(21338)
(18135)
(17940)
(16884)
(11225)
(8404)
(8200)
(7106)
(6688)
(6433)
(5950)
(5950)
(5869)
(5658)
(5461)
(5403)
(5143)
(5131)
(5120)
(4984)
(4553)
(4293)
(4228)
(4147)
(4098)
(3946)
(3940)
(3677)
(3584)
(3518)
学科
(40360)
经济(40334)
管理(26637)
(25701)
方法(25031)
数学(23426)
数学方法(23099)
(21464)
企业(21464)
(9578)
中国(8409)
(7958)
(6991)
财务(6974)
财务管理(6967)
企业财务(6782)
人事(6188)
人事管理(6187)
农业(5722)
(5625)
贸易(5624)
(5527)
劳动(5510)
(5460)
业经(5452)
理论(5386)
(5329)
关系(4949)
地方(4894)
技术(4644)
机构
大学(113017)
学院(110838)
(49849)
经济(49073)
管理(47763)
理学(42810)
理学院(42401)
管理学(41330)
管理学院(41156)
研究(32876)
中国(24575)
(22084)
(21909)
科学(18925)
财经(18497)
(16955)
(16188)
业大(15654)
经济学(15541)
(15019)
中心(14724)
研究所(14713)
(14593)
财经大学(14111)
经济学院(14063)
北京(13753)
商学(13534)
商学院(13406)
(12542)
师范(12426)
基金
项目(76451)
科学(62523)
基金(59447)
研究(52331)
(51368)
国家(50994)
科学基金(45476)
社会(35703)
社会科(34009)
社会科学(33999)
基金项目(31217)
自然(31207)
自然科(30683)
自然科学(30679)
自然科学基金(30154)
(28451)
资助(26289)
教育(25798)
(24390)
编号(19702)
(17890)
重点(16607)
教育部(16065)
(15667)
人文(15527)
成果(15118)
科研(14995)
国家社会(14811)
大学(14811)
创新(14521)
期刊
(47593)
经济(47593)
研究(29141)
中国(18664)
管理(18489)
(16565)
学报(15614)
科学(15511)
大学(12447)
(12317)
学学(11983)
技术(10057)
财经(9437)
统计(9080)
(8910)
金融(8910)
农业(8265)
(8256)
经济研究(8199)
教育(8134)
(8000)
决策(7537)
技术经济(6874)
问题(6624)
业经(6506)
国际(5868)
(5818)
商业(5043)
理论(4885)
(4713)
共检索到153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文智  陈金龙  胡三嫚  
以劳资互信和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对组织绩效的积极作用为背景,以中国民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为例,基于中国情境设计相应的测量量表,通过对中国28个省75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借助SPSS和LISREL统计软件,研究劳动契约、员工参与、纵向信任与劳资相互投入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契约对员工的超额付出有积极作用,员工参与对企业的额外投入有积极作用。加入纵向信任后,劳动契约对认知信任、员工参与对情感信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纵向信任在劳动契约、员工参与与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之间具有部分的中介作用。因此,实现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需要外部社会保障系统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双管齐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世英  
目前 ,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经理人员的激励问题 ,而忽视了经理层之外的一般员工激励问题。作者概括地介绍了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契约与员工激励的观点 ,并从不完全劳动契约的视角论述了员工激励的成因和方式以及其与公司治理深化的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移风  宋学锋  
劳动合同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心理契约则是双方精神上的依恋与融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芳  
由于我国社会习俗、文化、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不匹配,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非正式约束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关系经济降低了正式劳动合约的作用;集体主义制约了正式契约关系的拓展;等级制不利于建立平等的劳动契约关系;人治不利于劳动契约按法律的手段有效实施。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契约化中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不相适应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它将影响我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影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其效果;它使劳动合同的作用难以发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继魁  
劳动关系的建立既包括经济契约,也包括心理契约,即存在着双重契约。当前,我国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主要采用经济契约,劳动合同是其主要实现形式。但是,经济契约并不能涵盖劳动关系的所有方面,也无法完全解决日益复杂化的劳动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契约成为新时期我国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因此,本文将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功能,详细剖析员工心理契约动态变化过程,探讨基于心理契约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攀艺  尹君  
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传统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不能作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基础上的公平偏好引入劳动关系,并研究其如何影响劳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公平偏好可以显著提高其与企业之间心理契约的稳定性,进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并通过经验性分析揭示了公平偏好改善劳动关系的微观传导机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帅光  
理解契约执行效率改善对工资增长和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并存的影响机制,对于改善收入分配、提振内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发现契约执行效率通过影响要素价格而提升劳动边际产出,从而提高工资水平,契约执行效率提升还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导致劳动报酬份额下降。此外,本文还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1997—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契约执行效率对工资和劳动报酬份额影响的经验证据,并得到与理论模型一致的实证结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江林  石金涛  
经营者人力资本定价是目前理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基于对经营者人力资本构成的多维性和调用的主动性两个关键特征的考察 ,从劳动契约的微观角度对经营者人力资本定价进行分析 ,并充分考虑劳资双方的特定状态 ,进一步探讨影响经营者人力资本价格的权变因素 ,认为经营者人力资本定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 ,应该从可重新谈判的动态角度把握定价的精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宪  
劳动契约是典型的不完全契约,一般认为自利的工人仅仅只会做出最低程度的努力水平,而近年来的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发现工人的选择并不完全符合自利的假设,工人的努力程度还会受到其公平偏好的影响,由于工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获利状况,故企业在制定工资水平时应该考虑工人对公平的诉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芳  
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经历30年,劳动合同制从最初在个别重点城市的试点企业试验到在全国范围铺开,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制度,30年中,劳动合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合约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契约关系越来越复杂,本文概括了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契约演变的特点,并从市场化、产权变迁、法治化及国际化多角度分析我国劳动契约演变的原因与动力,以及我国《劳动合同法》出台的必然性及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镰田耕一  田思路  
在日本就业形态多样化的发展中,个人外包、业务委托型就业者人数不断增加,形态呈现多样。从历史发展脉络可见,在明治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雇佣、外包、委任等合同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二战"以后,日本确立了劳动者、自营业者的两分法,并以使用从属关系为基准定义劳动者,结果,委托型就业者作为外包、委任合同的另一方当事者成为自营业者,不适用劳动法。由于自营业者与劳动者的法律地位不同,所以缺乏劳动法的保护。在劳动关系多元化的社会变革中,应该明确个人外包、业务委托型就业者的概念和判定基准,对在民事法合同与劳动法合同之间的"契约劳动者",制定特别的法律适用规定,在劳动灾害、损害赔偿、合同更新与解除等方面比照劳动法实...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邑早   陈艳   刘家镇   岳新茹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是优化宏观经济要素配置与提升微观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相较于契约参照点的得益越少,企业劳动投资效率越低,且上述影响主要存在于垂直参照点和水平参照点维度。此外,相较于得益区域,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损失区域更高。进一步,高管薪酬垂直参照点效应的影响显著高于水平参照点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劳动投资不足,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更易导致企业劳动投资过度;相较于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影响在劳动密集度低的企业更大。此外,完善的监督机制(分析师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与激励机制(高管晋升预期)能够显著缓解上述影响。本文的结论能够从薪酬契约治理角度为改善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中伦  陈万明  沈春光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尝试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中,并将组织内信任作为联接心理契约与劳动关系的桥梁,从理论层面比较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心理契约、组织内信任与和谐劳动关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筑了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我国私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吕梦捷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员工参与的多元理论基础、员工参与的类型辨析和衡量以及员工参与机制的实施效果及影响三个方面对员工参与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整合。本文认为对比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对于员工参与的研究存在两大问题。其一,一元主义视角的研究多为"就事论事",难以从制度发展角度深入讨论员工参与机制的设置环境、实践过程以及它们对参与效果的影响;其二,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研究存在"假设偏狭",仅仅将员工参与是做劳资之间控制与反抗的争夺地带,易有失客观。只有在劳动关系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情境下员工参与机制中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行为逻辑以及各主体对这一机制的认知和反应,才能更加客观地挖掘员工参与对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德球  胡晴  梁媛  
法律制度是影响信贷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是否会改变原有因素对信贷资源配置的作用效果?文章以新《劳动合同法》来界定劳动保护水平的变化,以2003-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对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契约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强劳动保护提高了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契约的标准,企业获得的借款规模和长期借款比例降低,而借款成本和担保借款比例提高,这种影响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保护水平与银行借款契约标准之间的正相关性在具有政治关系、终极产权为国有股权以及法律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会降低。劳动保护影响企业融资契约的可能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