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1)
- 2023(9821)
- 2022(8732)
- 2021(8356)
- 2020(6979)
- 2019(16317)
- 2018(16281)
- 2017(31689)
- 2016(17168)
- 2015(19235)
- 2014(19187)
- 2013(19101)
- 2012(17362)
- 2011(15514)
- 2010(15239)
- 2009(13813)
- 2008(13325)
- 2007(11446)
- 2006(9802)
- 2005(8311)
- 学科
- 济(65477)
- 经济(65396)
- 管理(50687)
- 业(48688)
- 企(39946)
- 企业(39946)
- 方法(33289)
- 数学(28831)
- 数学方法(28523)
- 农(18649)
- 中国(17072)
- 财(16379)
- 学(14571)
- 业经(14483)
- 农业(12986)
- 地方(12593)
- 贸(11845)
- 贸易(11841)
- 理论(11600)
- 易(11508)
- 务(11196)
- 和(11186)
- 财务(11133)
- 财务管理(11116)
- 环境(10745)
- 技术(10717)
- 企业财务(10586)
- 制(10350)
- 划(9808)
- 教育(9267)
- 机构
- 大学(240637)
- 学院(238258)
- 管理(100274)
- 济(91672)
- 经济(89609)
- 理学(87849)
- 理学院(86938)
- 管理学(85501)
- 管理学院(85087)
- 研究(75054)
- 中国(54733)
- 京(50821)
- 科学(47585)
- 财(40941)
- 所(36788)
- 业大(36324)
- 农(35817)
- 中心(34154)
- 财经(33825)
- 研究所(33735)
- 江(32512)
- 北京(32156)
- 范(31503)
- 师范(31249)
- 经(30854)
- 农业(28053)
- 院(27533)
- 州(26917)
- 经济学(26528)
- 商学(25721)
- 基金
- 项目(169853)
- 科学(133486)
- 研究(124630)
- 基金(123547)
- 家(106867)
- 国家(105954)
- 科学基金(91716)
- 社会(77293)
- 社会科(73200)
- 社会科学(73182)
- 基金项目(66682)
- 省(65562)
- 自然(60881)
- 自然科(59398)
- 自然科学(59385)
- 自然科学基金(58295)
- 教育(57013)
- 划(55229)
- 编号(51681)
- 资助(51029)
- 成果(41228)
- 部(37458)
- 重点(36972)
- 创(34931)
- 发(34802)
- 课题(34444)
- 科研(32586)
- 创新(32467)
- 教育部(32301)
- 项目编号(32259)
共检索到332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欢
能否被认定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受到劳动基准保护,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其判断标准一直与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相捆绑。一方面,现行法律面临大量劳动者被排除在劳动关系之外却又需给予劳动基准保护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网络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准从属性"劳动者应否纳入劳动基准保护也成为热门话题。对劳动者的判断,应回归到"从属性"标准,并扩大非典型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认定范围;将"主体"标准作为劳动合同订立、解除的合法性判断条件,而非劳动关系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
劳动基准 劳动者 劳动关系 主体资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闫冬
英国的劳动基准法律已相对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底线性权利"体系,涉及劳动合同、信息保护制度、工资制度、工时制度、解雇保护制度、反就业歧视制度等方面。这不仅体现了政府主动参与社会与经济管理的治国理念,而且体现了权利至上的社会法原则。
关键词:
英国 劳动基准 集体谈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文珍 黄昆
劳动基准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尤其是在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中的我国现阶段,由于劳资双方经济实力不对等、实际地位不均衡,集体谈判和个人协商还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体现国家强制力的劳动基准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劳动基准基本上呈现为分散规定的模式。法律文件多头,法律位阶较低,出台时间久远,劳动基准规定的缺失和不明确、劳动基准的地区差异、劳动基准间的相互冲突现象时有可见。2011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完成了《劳动基准立法面临的任务和对策》项目。课题研究报告通过对劳动基准的理论分析和中外比较研究,对我国劳动基准立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峰 刘文华
劳动基准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而制定的、关于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劳动基准是劳动法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经历了行政公法化到社会法的发展阶段,尚存在基准体系混乱、差异化实施和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研究劳动基准法律规制,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符合我国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实际需求的规制理念、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
劳动基准 法律规制 法治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峰 刘文华
劳动基准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而制定的、关于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劳动基准是劳动法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经历了行政公法化到社会法的发展阶段,尚存在基准体系混乱、差异化实施和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研究劳动基准法律规制,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符合我国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实际需求的规制理念、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
劳动基准 法律规制 法治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尚元
破产立法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郑尚元《破产法》是1986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疾风劲雨中出台的。其立法宗旨就是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企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破产制度,给全民所有制企业走向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通过这一“威胁性”、“激将性”的举措,使企业完成走向市场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曹可安 李坤刚
案情简介王某于2014年8月7日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称其2008年4月进入某公司工作,先后签订有两份劳动合同,约定按公司制定的工资体系及其他相关规定支付工资,每月公司向其固定支付基本工资、特殊职务津贴等;另约定,根据公司规定、经营效益和劳动者个人表现和业绩发放月度、季度、年度奖金。但公司仅以王某基本工资的70%作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故要求公司向其支付加班工资差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建宇
本刊今年第1期"以案论法"栏目曾对规章制度、集体合同与劳动基准的关系问题进行过讨论。本文拟就该文讨论案例(具体案情不再赘述)及相关问题再谈一些笔者的看法。本案涉及多个较为复杂的劳动法问题,而要厘清这些问题,必须从理论、实然、应然三个层面加以分析,然而,我们通过对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目前来看又是相互抵牾的,这是此案让人颇感纠结之处。从理论层面来梳理一下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劳动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金祥 高建东
我国目前的劳动基准立法体例不同于一般的综合立法体例或分散立法体例,有其独有的特点,存在劳动基准母法缺失、形式杂乱松散且尚未进行体系化立法、立法位阶总体较低且政策性较强等问题。本文认为,劳动基准分散式立法体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选择,在分散立法体例下,需要对工资、工时和休息休假、特殊群体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基准的主要立法事项进行立法规划,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劳动基准主要事项的立法次序。
关键词:
劳动基准 立法体例 综合立法 分散立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丹
国内学界尚无统一的过度劳动程度测定标准和体系,这阻碍了过度劳动研究的进展。构建评定体系,应以过度劳动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为基础,遵循劳动者的疲劳状态和工作状态两大维度。疲劳的衡量指标、"过劳死"的病理征兆和工作状态的评定内容,为过度劳动评定体系提供了衡量指标的"内容内核",而日本的疲劳积蓄度自测量表则提供了结构框架和等级评定依据。
关键词:
过度劳动 评定体系 过劳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续铎
本文从我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现状入手,分别对过劳的内涵界定、形生机理、影响因素和规制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技术、法制、意识等各方面环境深刻影响到政府、企业、劳动者和工会等相关主体的观念和行为,并经由职场中的外推力和内促力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最终"输出"了中国社会的过度劳动问题。政府有必要从预防性措施和补救性措施两个角度对社会过劳问题进行治理,并最终树立起新的适度劳动观。
关键词:
过度劳动 过劳死 过劳成因 适度劳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欧
本文认为,由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近年大量增加以及这类劳动争议所显示出的特定性质,我国应按照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指导目标,完善相应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制度,并从根本上规范外国人的就业制度。
关键词:
在华外国劳动者 劳动争议 劳动权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车翼 王元月 马驰骋
本文运用青岛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对影响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养老金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第一,我国目前养老金覆盖率低的现状,导致有养老金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供给,这与养老金同劳动力供给成反向变动的理论假设相违背;第二,实证结果表明,养老金、年龄、性别、技术证书、教育程度对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影响显著。
关键词:
劳动供给 养老金 logistic模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韩桂君
《刑法修正案(八)》以保障民生视角重新关注劳动者权益,体现了关乎人民生活之尊严和幸福的重要价值理念,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当代刑法的保护对象不仅要超越保护单纯个人法益的目标,更要关注社会正义的实现。我国应增加关于劳动者权益侵犯的危险犯的刑法规范,预防对劳动者权益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随着社会保险制度全面覆盖所有劳动者,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是社会保险制度发挥功能的基础保障,任何危及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行为都是刑法所要防范的,应增加社会保险诈骗罪;现代社会文明价值理念之一就是保护弱者,而儿童是弱者中的弱者,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家庭、社会、国家多方面提供保护机制,尽管劳动法禁止招用...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 刑法保护 完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焱白
劳动基准具有公私法交融的社会法品格,其义务主体为用人单位,其权利主体则有国家和劳动者。当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基准义务,不仅应承担对国家的公法中的责任,还应承担对劳动者的私法中的责任。为追求实质公平、建立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以及构建与劳动基准法相匹配的责任制度,有必要在劳动基准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关键词:
劳动基准法 用人单位 惩罚性赔偿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